本研究咨詢報告在大量周密的市場調研基礎上,主要依據國家統計局、國家海關總署、國家發改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科技部、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電動車協會、國內外相關報刊雜志的基礎信息,立足于全球及各國電動汽車行業整體發展大勢,對我國電動汽車行業發展情況、研制和技術狀況、政策、法規、產業化及運行模式、示范運營等進行了分析及預測,并對電動汽車發展趨勢及前景進行探討和研判,最后在前面大量分析、預測的基礎上,提出了未來電動汽車業應采取的發展戰略、投資策略,為電動汽車企業以及計劃投資電動汽車行業的機構全面把握行業發展趨勢、準確了解市場運行情況、正確制定企業競爭戰略和投資策略提供決策依據。
第一部分 行業發展分析
第一章 國際電動汽車的發展概況
第一節 國際電動汽車發展概況
一、2009年眾車企尋求新能源代步工具
二、2009年全球“零排放”汽車步入“決戰期”
三、2009年美國金融風暴威脅下的新能源汽車突圍
四、2009年各國圍繞電動汽車蓄電池開發的激烈競爭
五、2009年各方就電動汽車通用充電插頭標準達成一致
六、2009年汽車零部件企業加快布局新能源領域
七、2009年電動汽車正待跨越“充電檻”
第二節 主要國家和地區電動汽車發展概況
一、美國電動汽車的發展
二、歐洲電動汽車的發展
三、以色列電動汽車的發展
四、日本電動汽車的發展
五、韓國電動汽車的發展
六、印度韓國電動汽車的發展
第三節 全球主要電動汽車企業發展概況
一、雷諾日產
二、現代
三、通用
四、豐田
五、福特
六、其他
第二章 我國電動汽車發展環境分析
第一節 電動汽車發展的環境分析
一、緩解石油能源短缺
二、緩解城市大氣環境惡化
三、增強中國汽車工業國際競爭力
四、增強汽車廠商競爭力
五、期待中的電動車引爆點
第二節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是汽車發展的戰略導向
一、汽車能源面臨的嚴峻挑戰和對策
二、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是汽車工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三、節能減排和產業結構調整
四、節能汽車日漸受到青睞
五、混合動力汽車:油耗與排放兼顧
六、我國新能源動力汽車發展前景展望
第三節 面對能源短缺與環保需求的可持續交通策略
一、可持續交通面對的問題
二、應對策略——電動汽車
第四節 實現交通領域節能減排 電動汽車大有作為
一、國際電動汽車技術研發與商業化提速
二、純電動汽車面臨新發展機遇
三、混合動力汽車已初步商業化
四、燃料電池汽車技術研究更加深入
五、我國電動汽車產業化條件與政策環境已具備
第五節 電力工業與純電動轎車發展的相關性考證
一、電力工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二、純電動轎車運營的經濟性分析
三、對純電動轎車用電量的預測分析
四、發展純電動轎車的基礎設施投入小
五、發展純電動轎車能夠實現國家、企業和用戶的多贏
第六節 車用能源及新型動力車的發展與研究
一、國外車用能源及新型動力車的發展狀況及戰略
二、我國車用能源及新型動力車的發展現狀
三、我國車用能源及新型動力車的未來發展趨勢
第七節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新能源汽車環境影響評估
一、全生命周期分析和新能源汽車概述
二、新能源汽車對環境影響評估
第三章 我國電動汽車發展概況
第一節 我國具備將電動汽車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條件
一、我國電動汽車的研發取得重要進展
二、我國具有明顯的成本優勢和資源保障能力
三、發展電動汽車符合我國能源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四、發展電動汽車需注意的幾個問題
五、政策建議
第二節 我國電動汽車發展現狀
一、我國電動汽車發展概況
二、整車開發進展情況
三、電動車關鍵零部件開發進展情況
四、專利、標準與規范的進展情況
五、電動車示范運行情況
第三節 我國電動汽車發展優勢及前景
一、我國電動汽車發展優勢
二、電動汽車及與內燃機汽車的比較優勢
三、電動汽車與內燃機汽車的比較劣勢
四、我國電動汽車市場或潛力無窮
第四節 中國電動汽車波特競爭模型分析
一、行業原有競爭者分析
二、潛在競爭者分析
三、替代者分析
四、消費者討價還價能力分析
五、供應者討價還價能力分析
第五節 目前電動汽車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續駛里程有限
二、蓄電池使用壽命太短
三、蓄電池尺寸和質量的制約
四、電動汽車價格昂貴
五、間接污染嚴重
第四章 2009年我國電動汽車發展分析
第一節 2009年我國電動汽車的發展情況分析
一、電動汽車“三縱三橫”布局顯效
二、2009年我國電動汽車市場分析
三、2009年新能源車銷售情況分析
四、2009年電動汽車企業進入情況分析
五、2009年中國電動汽車商業化程度分析
六、2009年上海國際車展純電動車分析
七、2009年比亞迪電動車上市新車分析
八、2009年電動/混合動力汽車用電池行業發展情況分析
九、2009年電動汽車充電站網絡布局情況分析
十、2009年電動汽車行業標準最新制定情況
十一、2009年電動車量產存在的困難
第二節 2009年國內主要省市電動汽車發展綜述
一、2009年地方政府新能源汽車消費者補貼政策破局
二、2009年深圳市電動汽車產業及市場發展情況
三、2009年長春市全力推動電動汽車及配件規劃建設
四、2009年天津市建汽車充電站推動電動汽車發展
五、2009年合肥市電動汽車產業及市場發展情況
六、2009年華中唯一國家級電動汽車產業化試點基地落戶武漢
七、2009年江西省將加大對電動汽車產業的扶持力度
八、2009年“山東造”電動汽車正式推向國內市場
九、2009年安凱純電動公交第三代產品批量投放上海市場
十、2009年電動汽車生產基地在南京開建
十一、遼寧省首批家用電動汽車2010年初上市
十二、唐山電動汽車城2010年客車產量達20萬輛
十三、北京計劃三年建成世界一流電動汽車研發中心
十四、河南十項計劃推動電動汽車產業發展
第五章 2009年不同類型電動汽車發展分析
第一節 2009年純電動汽車發展分析
一、純電動汽車概述
二、世界純電動汽車發展概況
三、中國純電動汽車發展概況
四、2008年我國純電動汽車研究取得重大進展
五、2009年國內首款純電動汽車正式下線
六、純電動汽車發展方向
七、小結
第二節 2009年混合動力電動汽車發展分析
第三節 中國輕型電動車發展情況分析
一、輕型電動車多項技術領先世界水平
二、中國電動車業呼喚強勢品牌
三、我國發展輕型電動車的優勢分析
四、電動車企業:突出重圍的五大戰略法則
第四節 超微型電動汽車市場現狀分析
第五節 燃料電池電動汽車發展概況
一、燃料電池電動汽車的發展慨況
二、燃料電池電動汽車結構布置
三、燃料電池的類型
四、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PEMFC)
第二部分 政策、技術分析
第六章 政策、法規對電動汽車的影響分析
第一節 發達國家采用的政策
一、經濟上扶持
二、政策優惠
三、法規上強制
第二節 我國政府對電動汽車的政策與支持體系
一、國家“863”計劃
二、國家“973”計劃
三、國家電動汽車試驗示范區
四、中國政府的采購
五、《新能源汽車生產準入管理規則》及解讀
第三節 標準經濟條件下的電動汽車產業化標準框架構建
一、標準經濟的內涵與作用
二、標準經濟與電動汽車產業化
三、我國電動汽車標準現狀
四、電動汽車標準框架構思
第四節 2009年我國政府對電動汽車的政策與支持
一、汽車消費稅調整對新能源汽車的影響
二、《混合動力電動汽車類型和定義》行業標準征求意見
三、《純電動乘用車技術條件》國家標準已進入征求意見階段
四、2009年新能源汽車鼓勵政策最新發展情況
五、2009年關于開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工作的通知
六、2009年我國已有近10款新能源車拿到“準生證”
七、中國將持續不斷地實施新能源汽車戰略
八、扶持政策正在制定中 電動汽車發展前景可期
第五節 我國電動汽車迅速發展還需政府支持
一、政策政府支持是關鍵
二、政策要能引導和鼓勵消費
三、政策需要細化和有連續性
四、新能源汽車成本偏高需要政策支持
第六節 我國政府出臺電動汽車產業政策尤為必要
一、電動汽車的發展簡況
二、政府推動電動汽車技術發展的功能
三、政府關于電動汽車產業化的政策
第七節 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政策發展分析
一、發達國家鼓勵混合動力汽車開發的政策
Chinese electric vehicle industry research and investment forecast report 2010-2015
二、我國混合動力汽車相關政策及現狀
三、我國HEV開發與國外水平的差距
第八節 我國電動汽車產業發展的政策建議
一、制定促進電動汽車產業發展的政策
二、有效運用經濟激勵政策
三、簡化設施建設、規劃、審批等方面的審批手續
四、實施電動汽車牌照、稅收、購置費等稅賦優惠
五、健全技術研發體系
六、強化立法措施,限制排放超標汽車
七、加強公眾宣傳與參與,提高社會環保意識
第七章 電動汽車的研制和技術狀況分析
第一節 電動汽車關鍵技術發展綜述
一、電池技術
二、電力驅動及其控制技術
三、電動汽車整車技術
四、能量管理技術
第二節 2009年我國電動汽車技術發展情況分析
一、電動車新技術面臨多項抉擇
二、中國已具備電動汽車整車研發和生產能力
三、2008年我國純電動汽車攻克技術難關
四、2008年我國建立自主產權電動汽車電機研發平臺
五、2009年我國電動車研發情況分析
六、2009年我國純電動汽車研究獲突破一次充電可跑300公里
第三節 2009年純電動汽車電子的技術發展動態
一、鋰離子電池技術
二、超快充電技術
三、電池與電容相結合技術
四、CTC電車蓄電池和360°聚光太陽能電池車載充電技術
五、電動輪技術
第四節 混合動力電動汽車中主要技術的發展情況分析
一、概述
二、國內外混合動力汽車的主要廠商
三、混合動力主要技術
四、雙向大功率DC-DC變換器技術現狀
五、電機驅動技術現狀
六、能量管理系統
七、UAES公司在混合動力技術開發方面的積極努力
八、小結
第八章 我國企業、高校和研究所的電動汽車項目
第一節 我國企業的電動汽車項目
一、一汽集團
二、東風汽車集團
三、上汽集團
四、奇瑞汽車有限公司
五、長安汽車公司
六、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七、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
八、湖南長豐汽車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九、深圳五洲龍汽車有限公司
十、舜天電動車技術發展公司
十一、雷天電動源(深圳)公司
十二、明華集團
十三、鉅華集團
十四、天津清源電動車輛有限責任公司
十五、北京捷恒信能源公司技術公司
十六、北京時光科技有限公司
十七、萬向集團
十八、洛陽乾元純電動車制造有限公司
十九、湘潭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二十、力帆
二十一、陜汽集團
二十二、南京依維柯汽車有限公司
二十三、哈飛賽豹純電動車
第二節 中國高校和研究所的電動汽車項目
一、清華大學
二、北京理工大學
三、同濟大學
四、哈爾濱工業大學
五、合肥工業大學
六、廣東省電動汽車研究重點實驗室
第九章 我國電動汽車零部件工業進展情況分析
第一節 電動汽車蓄電池供應商
一、湖南神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青島澳柯瑪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
三、江蘇春蘭制冷設備股份有限公司
四、雷天綠色電動源(深圳)有限公司
五、深圳中星汽車制造公司
第二節 電動汽車燃料電池供應商
一、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
二、上海博能同科燃料電池系統有限公司
三、北京世紀富原燃料電池有限公司
四、大連新源動力股份有限公司
五、珠海亞特龍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第三節 電動汽車電機供應商
一、中科院電工研究所
二、啟特動力(上海)有限公司
三、蘭州環電科技有限公司
四、深圳市大地和電氣有限公司
五、清華大學
六、北京三環新材料高技術公司
第四節 電動汽車超級電容器供應商
一、上海奧威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二、北京集星聯合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三、石家莊高達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第五節 電動汽車充電機供應商
一、北京機電研究所
二、北京核心動力科技有限公司
三、深圳市強能電氣有限公司
四、撫順市望花恒源智能充電機設備廠
五、北海中電動科技有限公司
第六節 結論
第三部分 產業化分析
第十章 我國電動汽車產業化現狀
第一節 我國電動汽車產業發展概況
一、我國電動汽車初步具備產業化條件
二、新能源汽車產業化漸行漸近
三、我國電動汽車產業化尚須過三關
四、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瓶頸待破
五、政府作用舉足輕重
六、我國將加速電動汽車產業化進程
第二節 我國不同類型電動汽車產業化情況分析
一、油電混合動力汽車
二、蓄電池電動汽車
三、燃料電池汽車
第三節 2009年我國電動汽車的研制和產業發展現狀
一、全球最大純電動汽車產業化基地在天津建成投產
二、關鍵零部件技術獲得突破
三、官、產、學、研相結合的發展模式成果
2010-2015年中國電動汽車行業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第十一章 我國電動汽車產業化發展途徑與構想
第一節 電動汽車產業化的途徑
一、依靠市場拉動,促進電動汽車市場走向成熟
二、依靠政府主導力量,促進電動汽車市場產業化
三、順應傳統汽車產業發展規律,促進汽車產業結構優化
第二節 純電動汽車產業化新途徑
一、制定專門標準
二、純電動汽車的機會
三、有益的政策探索
四、向小型化發展
第三節 從產業經濟的角度分析我國電動汽車產業化中的關鍵點
一、發展規律
二、與我國國情相結合
三、與國際電動汽車產業接軌
第四節 混合動力電動公交車產業化構想
一、混合動力電動汽車發展概述
二、混合動力電動車城市公交客車產業化分析
三、混合動力電動城市公交客車產業化建議
第五節 中國電動汽車產業化中心城市的選擇
一、建設中國電動汽車產業化中心城市的現實意義
二、產業化中心城市的區位因子分析
三、產業化中心城市評價選擇模型的建立
四、建設電動汽車產業化中心城市的戰略實施建議
第六節 基于鉆石體系的電動汽車產業化制約因素分析
一、電動汽車產業化制約因素分析
二、各制約因素間的互動作用分析
三、促進我國電動汽車產業化的對策建議
第十二章 我國電動汽車商業化運行模式探析
第一節 電動汽車商業化運行的功能定位
一、電動汽車商業化運行的意義
二、電動汽車商業化運行的政府職能性質
三、電動汽車商業化運行的服務屬性
四、政府行為在電動汽車商業化運行的促進作用
五、電動汽車商業化運行的特征
第二節 電動汽車商業化運行模式探析
一、電動汽車商業化運行模式研究
二、不同模式的優缺點
三、三種模式適用條件的比較分析
第三節 我國電動汽車商業化運營模式探討
一、電動汽車運營實體構成
二、電動汽車商業化運營車型選擇
三、電動汽車運營方案
四、國家優惠政策
五、小結
第四節 純電動汽車運營模式及經濟性探討
一、國內外電動汽車運營模式
二、電動汽車運營基本模式及其特點分析
三、我國發展純電動汽車以及運營模式的探討
四、電動汽車使用經濟技術分析
五、小結
第五節 我國電動汽車產業共生模式研究
一、共生的概念及共生模式的分類
二、影響電動汽車產業共生模式的因素
三、電動汽車產業共生模式選擇
四、小結
第十三章 我國電動汽車示范運營現狀及發展趨勢
第一節 我國電動汽車示范運營現狀及發展趨勢研究
一、我國電動汽車示范運營現狀
二、電動汽車示范運營的發展趨勢
第二節 2009年電動汽車示范運行項目情況
一、2009年“十城千輛”電動汽車示范工程啟動
二、武漢電動車示范化運營情況
三、2009年鄭州百輛零排放無污染的電動汽車開始正式運行
四、大連啟動電動汽車示范項目
五、天津市自主開發混合動力公交車投入示范運行
六、深圳市將啟動新能源汽車示范項目
第四部分 趨勢及策略分析
第十四章 2010-2015年電動汽車的發展趨勢及前景展望
第一節 2010-2015年電動汽車發展環境
一、電動汽車發展將繼續得到國家的大力支持
二、相關政策、標準和法規的實施將為電動汽車的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三、重大國際和國家活動將為電動汽車的初期市場培育和市場導入提供良好的 契機
四、發展環境不斷完善
第二節 2010-2015年電動汽車的市場前景預測
一、世界電動汽車產業的市場前景預測
二、我國電動汽車產業的市場前景預測
第三節 2010-2015年全球電動汽車發展預測分析
一、新能源汽車進入主流消費市場尚需時日
二、2009-2012年電動車市場預測分析
三、2020年混合動力車全球銷量預計
四、電動車將開啟下一輪車市爭霸戰
五、全球車企未來能源方向預測分析
第四節 2010-2015年中國電動汽車發展預測分析
一、中國將成為電動汽車中心
二、中國有望領先全球電動汽車市場
三、2009年我國電動汽車市場發展預測分析
四、2010年將成為“中國電動汽車發展元年”
五、2010年電動汽車市場發展預測分析
六、2012年我國新能源車預測分析
七、2012年6萬輛新能源車將進入公交領域
八、2015年中國純電動車產量預測分析
九、“十一五”引導環保汽車 重點城市發展電動車
第五節 2010-2015年電動汽車的發展趨勢
一、新能源汽車近期方向預測分析
二、純蓄電池驅動的超微型汽車
三、驅動電機呈多樣性發展
四、混合動力汽車
五、燃料電池汽車成為競爭的焦點
第六節 “十一五”期間電動車產業發展的戰略定位與若干重大取向
一、我國加速發展輕型電動車的基本定位
二、我國電動車產業發展的重大戰略取向
三、加速電動車產業發展的幾點建議
第十五章 2010-2015年電動汽車研制與技術發展趨勢
第一節 電動汽車技術發展趨勢及前景
一、概述
二、純電動汽車(PEV)
三、混合動力電動汽車(HEV)
四、外接充電式混合動力汽車
五、燃料電池電動汽車
六、電機及電動車輪
七、小結
第二節 電動汽車用驅動電機系統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一、概述
二、電動汽車用驅動電機系統的特點及分類
三、電動汽車用驅動電機系統的研究現狀
四、發展趨勢
第三節 混合動力電動汽車研究開發及前景展望
一、發展混合動力電動汽車的可行性
2010-2015 nián zhōngguó diàndòng qìchē hángyè diàoyán jí tóuzī qiánjǐng yùcè bàogào
二、混合動力電動汽車分類及其特點
三、我國的混合動力電動汽車研發需要解決的問題和關鍵技術
四、混合動力汽車已初步商業化
五、混合動力汽車的前景展望
六、2010年中國混合動力汽車市場將進入快速增長期
七、小結
第四節 超級電容電動汽車的研究進展與趨勢
一、概述
二、超級電容器的機理及特點
三、超級電容器在混合能源電動汽車中的作用研發情況
四、以超級電容器為唯一能源的電動汽車研發情況
五、以超級電容器為唯一能源的電動汽車的特點及存在的問題
六、小結
第五節 鋰電池研究進展與趨勢
一、鋰離子動力電池成市場熱點
二、新日鋰電池電動車助力環保奧運
三、鋰離子電池電解液在電動汽車上的應用分析
四、日本一些大企業合力開發新一代汽車鋰電池
五、鋰電池大戰 中國跨越戰略再受考驗
六、鋰離子電池材料研發取得重大突破
七、磷酸鐵鋰電池讓電動汽車看到新的希望
八、鋰電池將是未來中國電動車的發展重點
九、2012年新能源汽車鋰電池產值預測分析
第十六章 2010-2015年電動汽車發展策略
第一節 電動汽車的市場定位策略分析
一、定位標準
二、定位依據
第二節 國外電動汽車發展策略及對我國的啟示
一、國外促進電動汽車發展的策略
二、國外電動汽車發展對我國汽車產業的啟示
第三節 我國電動汽車發展的優劣勢與對策
一、我國電動汽車發展的優勢和不足
二、我國電動汽車發展對策探討
三、降低成本將成關鍵
四、幾點建議
第四節 電動汽車的示范運行推廣策略
一、概述
二、電動汽車推廣的條件分析
三、電動汽車推廣應著重解決的問題
四、電動汽車推廣的措施
五、電動汽車推廣的方法——兼析產業發展布局方案設計
第五節 我國混合動力電動汽車發展策略
一、混合動力車成為突破口
二、存在的若干問題
三、一切需穩步前進
第十七章 2010-2015年電動汽車投資策略
第一節 電動汽車投資策略與建議分析
一、新能源汽車將貫穿09年投資主題
二、全球電動汽車產業及中國市場的投資機會
第二節 [.中.智.林]電動汽車高成本因素與策略分析
一、高成本原因
二、新的思路
圖表目錄
圖表 Nissan Electric Vehicle
圖表 Nissan Hybrid Vehicle
圖表 Nissan鋰電池
圖表 電動汽車能源的多樣化
圖表 各種汽車的綜合效率比較
圖表 電動車相對傳統內燃機汽車的成本變化
圖表 電池純電動車與燃料電池汽車的變化
圖表 電動汽車發展的因素
圖表 部分國家汽車擁有量
圖表 部分國家汽油價格
圖表 美國能源消耗分配
圖表 純電動轎車運營的經濟性分析的基礎數據
圖表 2010-2020年中國汽車、電動轎車等預測情況1
圖表 2010-2020年中國汽車、電動轎車等預測情況2
圖表 1971-2030年世界能源需求量增加趨勢
圖表 歐洲替代燃料使用率預測分析
圖表 我國車用替代能源技術發展情況分析
圖表 醇類燃料與汽油理化性能比較
圖表 生物柴油可能引起的問題
圖表 較常見的新能源汽車
圖表 新能源汽車全生命周期成本與溫室氣體排放評估
圖表 新能源汽車全生命周期成本與臭氧前驅物(NOx和NMHC)排放評估
圖表 新能源汽車全生命周期成本與顆粒物排放評估
圖表 新能源汽車全生命周期成本與能源轉換效率評估
圖表 幾種典型新能源汽車環境影響分析和比較
圖表 我國動力電池技術與國際水平比較
圖表 動力電池成本的國際比較
圖表 2006年世界鋰資源儲量和儲量基礎(金屬量)
圖表 新能源汽車的不同技術路線
圖表 不同技術路線的全過程能源消耗對比
圖表 不同技術路線的全過程CO2排放對比
圖表 電動汽車與內燃機汽車的比較
2009上海車展之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一覽
圖表 09底特律車展新車之比亞迪電動車E6
圖表 幾種常見燃料電池的性能與特點
圖表 中國汽車產業區域競爭力評價系統指標體系
圖表 各國電動車發展的經濟優惠政策
圖表 各國電動車市場推廣政策
圖表 各國電動車技術研發政策
圖表 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準入條件及考核要求
圖表 我國電動汽車標準
圖表 公共服務用乘用車和輕型商用車示范推廣補助標準(單位:萬元/輛)
圖表 十米以上城市公交客車示范推廣補助標準(單位:萬元/輛)
圖表 年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財政補助資金申請表
圖表 年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財政補助資金申請匯總表
圖表 2002財政年度日本政府對電動汽車補助的最高限額
圖表 國外針對混合動力汽車的相關鼓勵政策
圖表 各種車用電池的性能比較
圖表 電動汽車用電動機及驅動系統的性能比較
圖表 電動汽車再生制動控制系統的結構圖
圖表 國外主要的混合動力汽車產品
圖表 國內主要生產和研究混合動力汽車的廠商
圖表 混合動力系統結構圖
圖表 混合動力用電動機性能對比
圖表 BLDCM工作特性
圖表 電解電容、超級電容以及鉛酸電池的性能比較
圖表 聯合汽車電子有限公司混合動力汽車項目開發歷程
圖表 代號為LC-E的3門版純電動的熊貓車型
圖表 代號為LC-E的3門版純電動的熊貓車型
圖表 120KW第3代燃料電池大巴發動機特性參數
圖表 120KW第3代燃料電池大巴發動機
圖表 第3代燃料電池轎車發動機特性參數
圖表 第3代燃料電池轎車發動機
圖表 30KW轎車燃料電池發動機
圖表 50KW城市客車燃料電池發動機
中國の電気自動車産業の研究と投資予測レポート2010年から2015年
圖表 東博會上的中巴車
圖表 中巴車燃料電池系統集成
圖表 燃料電池轎車發動機系統
圖表 中科院電工研究所研制的環保型電動中巴車
圖表 中科院電工研究所研制的燃料電池電動汽車
圖表 中科院電工研究所研制的電動汽車概念車
圖表 太陽電直流有刷永磁電機
圖表 DFEV電動汽車專用充電機
圖表 SBCM蓄電池綜合管理系統
圖表 廢氣零排放的混合動力環保概念車
圖表 國內混合動力電動公交客車研發情況
圖表 各城市智力密集因子得分排序
圖表 各城市開發性技術條件因子得分排序
圖表 各城市汽車產業基礎誘發的集聚因子得分排序
圖表 各城市現有電動汽車基礎因子得分排序
圖表 各城市基礎設施因子得分排序
圖表 各城市政策因子得分排序
圖表 各城市經濟體制因子得分排序
圖表 各城市生活、生產與社會文化環境因子得分排序
圖表 各備選城市綜合得分表
圖表 鉆石體系理論分析框架
圖表 四面體模型
圖表 受政府影響的需求條件帶來模型的變化結果
圖表 電動汽車對比車型
圖表 電動汽車使用成本構成對比
圖表 電動汽車對比結果分析
圖表 2002-2006年我國鋰離子電池與97號汽油價格趨勢圖
圖表 基于組織角度的4種共生模式特征比較
圖表 形成期各因素影響表
圖表 成長期各因素影響表
圖表 成熟期各因素影響表
圖表 衰退期各因素影響表
圖表 2005年-2009年10月普銳斯在中國銷量(09年5月停產、7月停止銷售)
圖表 各種電池的主要性能/價格參數
圖表 美國USABC鋰離子電池技術發展目標
圖表 國內外各種純電動車輛數量/性能和價格/性能曲線
圖表 混合動力汽車的節油率與汽車功率的混合度和汽車的生產成正比上升
圖表 豐田Prius與Corrolla對比實際節油率汽車
圖表 國外四種典型城市工況下汽車制動消耗能量(油耗)所占比例
圖表 1.4萬美元乘用車改為HEV和PHEV后的性能與價格
圖表 四種不同類型乘用車,它們的蓄電池容量與汽車價格、燃油消耗及尾氣排放的對比關系
圖表 燃油內燃機與鋰離子電池隨著技術進步和產量的擴大其能耗費用的變化曲線
圖表 四類電機比較
圖表 美國“影子”串聯式渾厚動力越野車主要技術參數
圖表 美國“影子”串聯式渾厚動力越野車主要技術參數曲線圖
圖表 國家“十五”電動汽車重大專項布局示意
圖表 電機比較
圖表 工業用與汽車用驅動電機系統的主要差別
圖表 串聯式混合動力電動車基本結構圖
圖表 并聯式混合動力電動車基本結構圖
圖表 混聯式混合動力電動車基本結構圖
圖表 不同混合動力系統中電動機與發動機的功率分配情況
圖表 超級電容器工作原理
圖表 儲能元件能量密度、功率密度比較
圖表 混合電動汽車及其超級電容器組
圖表 日本本田汽車公司生產的超級電容器組
圖表 超級電容器組規格
圖表 2001年超級電容器機動車市場需求
(如需詳細目錄,請來電索取)
http://www.qdlaimaiche.com/R_2010-01/2010_2015diandongqichexingyediaoyanj.html
……
如需訂購《2010-2015年中國電動汽車行業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編號:036A313
請您致電:400 612 8668、010-6618 1099、66182099、66183099
Email:KF@Cir.cn 【網上訂購】 | 下載《訂購協議》 | 了解“訂購流程”
請您致電:400 612 8668、010-6618 1099、66182099、66183099
Email:KF@Cir.cn 【網上訂購】 | 下載《訂購協議》 | 了解“訂購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