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描述: | |
在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中,農業可持續發展占有極重要的地位。我國政府審時度勢,早在1994年就推出了《中國21世紀議程》,在農業可持續發展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就。然而,由于具體國情,制約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消極因素也很多,目前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問題仍相當嚴重。農業能否可持續發展,直接決定了我國“三農”問題能不能得到根本解決,幷保持其長期繁榮。因此,我們必須明確認識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關系,減少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盲目性,避免抉擇上的重大失誤。 | |
通過對國內外生態農業觀光園的比較分析,結合國內農業園建設模式的選擇,從長遠看,應注重農業的經濟功能與生態、文化功能的完美結合,采取“三重功能”幷重模式;從目前看,考慮到我國農業園發展還處于摸索階段,各地的經濟發展水平、資源蘊藏特點不同,近期應以深化經濟功能為主,兼顧生態和社會文化功能,走發展內涵挖潛為主、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的土地開發道路。 | |
農業觀光園是以農業為基礎,以農村特有的生活風情和田園風光為資源,從事觀光農業生產經營活動,農業觀光屬于產業觀光的一部分,是一種將農業與旅游業相結合的消遣性生態旅游活動,利用規劃地有利的自然條件通過規劃設計建成各種活動場所,如風景游覽、水面垂釣、鮮果采摘、狩獵捕撈、農村風俗體驗等活動來吸引游客,帶動城郊或鄉村旅游業的發展。農業觀光項目在我國是一項新興產業,是與旅游業相結合的一種消遣性農事活動。雖然農業觀光在國外發展已久,但是在我國卻剛剛初具規模。農業觀光的出現,不僅給鄉鎮農村帶來了可觀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更加促進了區域旅游業的多元發展。 | |
第一章 農業觀光園相關理論綜述 |
產 |
第一節 相關概念界定 |
業 |
一、農業 | 調 |
二、觀光 | 研 |
三、觀光農業和農業觀光 | 網 |
四、農業觀光園 | w |
第二節 農業觀光園的類型 |
w |
全文:http://www.qdlaimaiche.com/R_2010-01/2010nongyeguanguangyuanchanyefazhany.html | |
第三節 農業觀光園的特征 |
w |
第四節 農業觀光園的功能 |
. |
一、觀賞、品嘗、購物的功能 | C |
二、娛樂及參與功能 | i |
三、療養、度假的功能 | r |
四、增長知識的功能 | . |
第五節 農業觀光園開發的意義 |
c |
第六節 發展農業觀光園帶來的負面影響及對策 |
n |
一、農業觀光園帶來的負面影響 | 中 |
二、降低開發農業觀光園帶來負面影響的對策 | 智 |
第七節 農業觀光園的開發原則 |
林 |
一、因地制宜的原則 | 4 |
二、市場導向原則 | 0 |
三、突出特色原則 | 0 |
四、多樣性原則 | 6 |
五、參與性原則 | 1 |
六、可持續發展原則 | 2 |
第二章 我國農業觀光園發展研究 |
8 |
第一節 我國農業觀光園產生背景分析 |
6 |
第二節 我國農業觀光園發展現狀分析 |
6 |
第三節 我國農業觀光園發展問題分析 |
8 |
第四節 國內典型地區農業觀光園發展分析 |
產 |
Industry Development Report 2010, China's agricultural sightseeing garden | |
一、中國臺灣的農業觀光園 | 業 |
二、北京的農業觀光園 | 調 |
三、廣東的農業觀光園 | 研 |
四、張家界的農業觀光園 | 網 |
第三章 國外農業觀光園發展概況 |
w |
第一節 國外農業觀光發展歷程概述 |
w |
第二節 歐洲的農業觀光 |
w |
第三節 美國的農業觀光 |
. |
第四節 亞洲的農業觀光 |
C |
第四章 農業觀光園結構要素的綜合評價 |
i |
第一節 農業觀光園結構要素綜合評價的目的與原則 |
r |
第二節 農業觀光園結構要素綜合評價的基本公式與步驟 |
. |
第三節 農業觀光園各類要素的旅游功能評價 |
c |
第四節 農業觀光園各類要素的產業功能評價 |
n |
第五節 農業觀光園各類要素的綜合評價結果 |
中 |
第六節 綜合評價結果的意義與局限 |
智 |
第七節 農業觀光園結構要素的優化選擇 |
林 |
第五章 農業觀光園的規劃內容 |
4 |
第一節 總體定位 |
0 |
一、區域地位 | 0 |
二、資源分析 | 6 |
三、發展模式 | 1 |
2010年中國農業觀光園產業發展研究報告 | |
四、發展目標 | 2 |
第二節 功能分區 |
8 |
一、功能的設置 | 6 |
二、功能分區的原則 | 6 |
三、功能分區的要點 | 8 |
四、典型功能分區 | 產 |
第三節 道路交通規劃 |
業 |
一、外部引導線規劃設計 | 調 |
二、出入口規劃設計 | 研 |
三、內部道路規劃設計 | 網 |
四、內部交通組織 | w |
第四節 景觀結構規劃 |
w |
一、景觀結構規劃 | w |
二、豎向規劃 | . |
三、水系規劃 | C |
第五節 生產栽培規劃 |
i |
一、裸露地栽培規劃 | r |
二、設施栽培規劃 | . |
2010 nián zhōngguó nóngyè guānguāng yuán chǎnyè fāzhǎn yán jiù bàogào | |
三、園林種植規劃 | c |
四、服務設施規劃 | n |
五、旅游規劃 | 中 |
第六章 我國農業觀光園的開發模式研究 |
智 |
第一節 我國農業觀光園的開發模式分類 |
林 |
一、原生型農業觀光園 | 4 |
二、高新技術農業觀光園 | 0 |
三、“農家樂”式農業觀光園 | 0 |
四、主題公園式農業觀光園 | 6 |
第二節 我國農業觀光園的開發模式研究 |
1 |
一、原生型農業觀光園開發模式研究 | 2 |
二、高新技術農業觀光園開發模式研究 | 8 |
三、“農家樂”式農業觀光園開發模式研究 | 6 |
四、主題公園式農業觀光園開發模式研究 | 6 |
第三節 我國農業觀光園開發模式的對比 |
8 |
一、產品的對比 | 產 |
二、目的與功能比較 | 業 |
三、投資者與投資規模對比 | 調 |
四、開發地點對比 | 研 |
五、建設周期對比 | 網 |
六、存在的缺點對比 | w |
産業開発報告書2010 、中國の農業観光園 | |
第七章 我國觀光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
w |
第一節 我國觀光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
w |
一、項目單純模仿,品種單一 | . |
二、缺乏政府正確引導和支持 | C |
三、缺乏科學規劃,管理體制不健全 | i |
四、硬件設施不完善,沒有形成產業規模 | r |
五、地區發展不平衡,東西部差異大 | . |
六、人員素質低下,營銷宣傳不力 | c |
第八章 我國發展觀光農業的對策 |
n |
第一節 中?智?林? 我國發展觀光農業的對策研究 |
中 |
一、政府職能 | 智 |
二、經濟職能 | 林 |
三、調控職能 | 4 |
四、政策扶持 | 0 |
http://www.qdlaimaiche.com/R_2010-01/2010nongyeguanguangyuanchanyefazhany.html
……
如需購買《2010年中國農業觀光園產業發展研究報告》,編號:036728A
請您致電:400 612 8668、010-6618 1099、66182099、66183099
或Email至:KF@Cir.cn 【網上訂購】 ┊ 下載《訂購協議》 ┊ 了解“訂購流程”
請您致電:400 612 8668、010-6618 1099、66182099、66183099
或Email至:KF@Cir.cn 【網上訂購】 ┊ 下載《訂購協議》 ┊ 了解“訂購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