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21世紀的朝陽產業,隨著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消費升級進程使得國內旅游行業景氣度持續升溫。“十五”期間國內旅游業收入年復合增長率為11.4%,而同期GDP的年復合增長率則為9.2%。按照旅游行業發展規律,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旅游消費呈現觀光(人均GDP1000美元)——休閑(人均GDP2000美元)——度假(人均GDP3000美元)漸次升級的模式。2006年我國人均GDP約為1970美元,正處于從觀光游到休閑游的過渡階段。但我國現階段的國情決定了大多數旅游者仍然以觀光消費為主。
旅游資源供給分析
從供給方面來說,截至2007年底,我國共有A級景區2492個(2007年國家旅游局取消“海南熱帶海洋世界”國家4A級旅游景區資格),其中:1A級景區130個,2A級景區927個,3A級景區511個,4A級景區858個,5A級景區66個。相對于我國廣袤的土地和龐大的人口,優質景區資源仍然顯得非常稀少,平均每百萬人僅擁有1.8個A級景區和0.6個4A級景區。此外我國還有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87個,國家自然保護區2395個,國家森林公園627個(我國共建立各類森林公園1928處,其中國家級森林公園627處),國家地質公園138個,工農業旅游示范點500多家,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文化遺產35個。而另有統計數據表明,目前全國縣級以上的自然、人文和人造景區約20000萬家,星級飯店12751家、各類旅行社17957家、優秀旅游城市247個,旅游景區在旅游資源里占了一大半。
圖表 12001年~2007年我國各級別景區數量統計
單位:個
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01~07年數量總和
1A級423124--33----
4A級
5A級------------
圖表 22007年底自然保護區類型結構
類型數量面積
總數量(個)占總數(%)總面積(萬公頃)占總面積(%)
自然生態系統類159366.5110366.
森林生態系統類型120550.313362.
草原與草甸生態系統類型451.88319.
荒漠生態系統類型251.043966.
內陸濕地和水域生態系統25010.442616.
海洋生態系統類型682.84101.
野生生物類66927.934609.
野生動物類型51121.344318.
野生植物類型1586.6290.
自然遺跡類1335.55177.
地質遺跡類型1014.22125.
古生物遺跡類型321.3452.
合計
旅游景區是旅游業發展的最核心要素,是旅游消費活動的最終載體。旅游景區的數量和品質直接影響到一個地區或者國家旅游業的發展水平和在國內國際上的競爭力。與酒店、旅行社和交通工具等旅游要素相比,景區具有較強的不可替代性。在觀光游階段,景區勿庸置疑是第一主角,也是最為受益的旅游子行業;在休閑度假游階段,景區的角色分量雖然會有所弱化,但也是決定該休閑度假區域是否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關鍵條件。因此某一地區或某一國家要想發展旅游產業必須要在開發旅游景區資源上下足夠的功夫,而那些先天就擁有優質自然景觀的地區或者國家無疑是含到了“金湯匙”。
旅游經濟發展分析
中國已是全球最大的國內旅游市場之一,中國旅游業將在相當一個時期內仍處于發展的黃金期。隨著人均GDP跨越3000美元,旅游消費需求將大幅提升,進入爆發性增長期。20世紀90年代初,旅游業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產業,總收入超過了石油和軍火工業。目前在世界旅游業的排名中,中國已經從1978年的40名之后,躍升至世界第4位。2007年,中國旅游外匯收入419億美元,國內旅游收入7771億元人民幣,是全球最大的國內旅游市場之一,出境旅游4095萬人次,繼續位居亞洲第一。在目前全球局部地區并不太平的形勢下,中國仍保持了安全的旅游目的形象,中國旅游業并將在相當一個時期內仍處于發展的黃金期。
一個國家人均GDP達到3000-5000美元時,將進入旅游消費的爆發性增長期,目前,中國旅游市場規模是在人均GDP達到2456美元的條件下形成的,隨著人均GDP向3000美元跨越,消費市場、消費結構、產業結構都將發生顯著的變化,旅游消費需求將大幅提升。基于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旅游業在全球增長最快、大眾化旅游猛增,以及國家經濟強大、基礎設施的大幅改善,中國旅游業目前正處于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期。目前,中國人均國內旅游次數僅有1次,韓國已經達到9次之多,遠低于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預計2010年中國人均出游將達2次以上,在交通、鐵路、公路等相關基礎設施建設應配套發展,確便體支撐條件跟得上,充分適應旅游業快速發展的需求。我們的研究表明,2005年國內游收入增速超過GDP增速,值得投資者關注。隨著未來消費在經濟增長中的貢獻度上升,國內旅游業收入增速高于GDP增速的情況將在一段較長時間內延續下去。
圖表 32001年~2008年我國GDP增速與國內游收入增速對比
我們旅游業總收入逐年快速增長,其速度也已經超過GDP增速。2007年我國旅游業總收入達到1.09萬億元,幾乎是2003年旅游業總收入的兩倍,增速之快令人驚訝。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均GDP水平的提高,未來幾年我國旅游業的總收入還會快速增長。
圖表 42001年~2008年我國旅游業總收入增長趨勢圖
在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十一五”規劃與樹立科學發展觀等重大利好因素刺激下,我們認為,中國旅游業正大步邁向黃金發展期。預計“十一五”期間,國內旅游收入年均增長率將保持在16.0%以上。世界旅游組織預測,到202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國家。
《2008年~2010年中國景區景點旅游業市場調研深度分析報告》詳盡描述了中國景區景點旅游行業運行的環境,重點研究并預測了其下游行業發展以及對景區景點需求變化的長期和短期趨勢。針對當前行業發展面臨的機遇與威脅,提出了我們對景區景點旅游行業發展的投資及戰略建議。本報告以嚴謹的內容、翔實的數據、直觀的圖表幫助景區景點企業準確把握行業發展動向、正確制定企業競爭戰略和投資策略。我們的主要數據來源于國家統計局、國家旅游局、國家信息中心、海關總署和中國旅游行業協會等業內權威專業研究機構以及我中心的實地調研。本報告整合了多家權威機構的數據資源和專家資源,從眾多數據中提煉出了精當、真正有價值的情報,并結合了行業所處的環境,從理論到實踐、宏觀與微觀等多個角度進行研究分析,其結論和觀點力求達到前瞻性、實用性和可行性的統一。這是我中心經過市場調查和數據采集后,由專家小組歷時一年時間精心制作而成。它是業內企業、相關投資公司及政府部門準確把握行業發展趨勢,洞悉行業競爭格局、規避經營和投資風險、制定正確競爭和投資戰略決策的重要決策依據之一,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第一章 2008年中國旅游消費市場現狀分析
第一節 宏觀經濟及居民消費現狀
一、GDP增長有所放緩
二、旅游占GDP的比重分析
三、人均GDP同旅游行業相關性分析
四、人均可支配收入分析
五、居民恩格爾系數
第二節 中國旅游市場需求的變化
一、旅游消費群體變化
二、旅游消費功能變化
轉自:http://www.qdlaimaiche.com/R_2008-12/2008nian2010jingqujingdianlvyouyeshi.html
三、旅游消費結構變化
第三節 旅游消費處于爆發性增長前夜
第四節 國內在線旅游消費群趨于穩定
第五節 旅游市場繁榮為景區業發展提供了前提
一、中國旅游業處于加速上升階段
二、觀光游為主導的旅游消費市場成就了景區業高人氣
三、景區資源是旅游產業的最核心要素
第二章 景區旅游市場現狀及動態分析
第一節 中國旅游景區的數量巨大
第二節 中國旅游景區經濟效益豐厚
第三節 中國旅游景區的分類
一、自然類的旅游景區
二、人文類的旅游景區
三、主題公園類
四、社會類的旅游景區
第四節 中國景區資源現狀分析
一、中國景區資源規模
二、中國的世界遺產
三、中國5A級旅游景區分析
第五節 中國旅游景區景點的現狀與發展
一、旅游景區景點概述及分類
二、旅游景點歷史發展演變模式
三、影響旅游景區發展的主要因素
四、我國旅游景區的發展歷程及趨勢
第六節 中國旅游景區景點市場化的態勢
一、供給分析
二、需求分析
第七節 中國旅游景區景點市場化的發展
一、四層次競爭
二、四個適應性
三、國際化發展
第八節 中國景區價格分析
一、我國旅游景區景點的門票價格發展的歷程:
二、中國旅游景區景點門票價格管理現狀
三、中國旅游景區景點門票價格發展現狀
四、五大原因造成我國景區門票持續漲價
五、景區價格上漲的合理性分析
六、2008年發改委應對旅游景區景點門票漲價
第九節 旅游景區的競爭力分析
一、中國旅游市場格局的變化
二、旅游景區產銷結構的變化
三、景區三力競爭理論
四、從產品力、銷售力和形象力構建景區競爭力
第十節 中國旅游景區產品結構存在的問題分析
第三章 旅游景區投資盈利分析
第一節 旅游收入模式簡析
一、旅游景區收入規模分析
二、景區收入結構
三、影響旅游收入的主要因素
第二節 景區盈利模式選擇
一、景區產業價值鏈
二、拓寬景區產業價值鏈
三、延伸景區產業價值鏈
第三節 景區收益鏈分析
一、基礎性收益節點
二、支持性收益節點
三、延伸性收益節點
第四章 中國旅游景區周邊產業分析
第一節 旅游交通業
一、旅游交通的定義
二、旅游交通的主要方式
三、中國旅游交通運輸網的空間分布特征
四、我國旅游交通存在的問題
第二節 旅游餐飲業
一、開辟旅游飯店餐飲經營的社會化、大眾化道路
二、富有特色的菜品是飯店餐飲在市場競爭中戰勝對手的有力武器
三、合理的價格是贏得大眾就餐者的重要因素
四、服務程序設計也是影響服務水準的重要因素
五、增加餐飲文化內涵,提高飯店餐飲品位
六、建立復合式多角經營方式,挖掘多種經營渠道
七、注重餐飲經營的社會效益,保證競爭能力的持久性
第三節 旅游商貿業
第四節 旅游住宿業
一、旅游住宿業概念及發展
二、旅游住宿企業的種類
三、中國未來旅游住宿業的發展
第五章 熱點景區分析-紅色旅游
第一節 紅色旅游現狀分析
一、紅色旅游的概述
二、中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
三、紅色旅游規劃綱要分析
第二節 紅色旅游資源特點分析
一、巨大的數量
二、內容和主題
三、分布廣泛與地區性
四、多種多樣的類型構成
第三節 2008年紅色旅游成績分析
一、紅色旅游繼續保持快速健康發展
二、紅色旅游的教育功能更加突出
2008 to 2010, China's scenic spots tourism -depth analysis of market research report
三、紅色旅游促進了革命老區經濟社會發展
四、紅色旅游區域合作與融合發展成為新趨勢
第四節 2008年紅色旅游發展進入“大提速”階段
第六章 熱點景區分析-西藏旅游
第一節 西藏旅游優勢分析
一、自然生態環境比較優勢
二、宗教人文環境比較優勢
三、產業政策環境比較優勢
四、旅游資源比較優勢
五、旅游產業比較優勢
第二節 西藏旅游特性深度分析
一、西藏旅游市場規模
二、西藏交通成本分析
三、西藏旅游客源格局分析
四、西藏旅游交通方式
五、西藏客源群體層次分析
第三節 2008-2009年西藏旅游分析
一、西藏旅游各項指標皆創歷史新高
二、西藏旅游業三大亮點
三、青藏鐵路與西藏旅游發展
四、西藏旅游業受3?14事件的影響
第七章 熱點景區分析—奧運旅游
第一節 奧運旅游正式啟動
第二節 中國旅游業的奧運經濟
一、挑戰大于機遇
二、重新定位方能規避風險
三、利用奧運平臺樹品牌
第三節 承德旅游盛宴攜手奧運經濟
第四節 奧運旅游業穩賺狂歡金幣
一、最大商機60天
二、三大前哨戰
三、住宿資源決定份額
三、餐飲、酒店、車隊盈利最大
四、天津、山東、河北受益
五、國外奧運會旅游工作經驗
第五節 奧運主題精品旅游路線推薦
一、北京周邊
二、水上項目線路
三、長途路線1(大約5~7天)
四、長途路線2(大約7~9天)
第六節 奧運游熱將延至2009年
第八章 熱點景區分析—農業旅游
第一節 中國農業旅游的發展歷程
一、農業旅游的范圍界定
二、我國農業旅游的發展歷程
第二節 中國農業旅游發展的特點
一、我國農業旅游市場需求旺盛,發展潛力巨大
二、我國農業旅游產品開發的資源類型多且開發成本較低
三、農業旅游項目廣布全國,主要分布在城市周邊地區
四、多以資源依托型為主,且類型豐富
五、消費以中低檔次為主
六、尚處于發展的初期階段
第三節 中國農業旅游在促進發展中的作用
一、有效促進了農業產業鏈的延伸和新的產業面的形成
二、增加了農民的收入,加快了農民致富的步伐
三、豐富了我國旅游產品的類型和內涵
四、解決了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
五、促進了農村環境面貌的變化
六、進一步挖掘和保護了當地文化
七、有效緩解了“黃金周”各傳統旅游景點的壓力
第四節 我國農業旅游發展現存的問題
一、缺乏科學、合理的旅游發展規劃
二、管理體制混亂,阻礙了農業旅游的發展
三、缺乏統一的管理規范和標準
四、.項目分散、內容單一,沒有形成規模和品牌一方面
五、旅游產品開發深度不夠,缺少創新理念
六、各項基礎設施較差、配套服務設施落后
七、旅游經營服務的理念落后
八、農業旅游的特色不突出
第五節 我國開發農業旅游項目前景廣闊
一、開發農業旅游前景廣闊
二、開發農業旅游意義深遠
第九章 熱點旅游景區分析—工業旅游
第一節 我國工業旅游發展歷程及現狀
一、工業旅游的概念
二、我國工業旅游發展歷程
三、我國工業旅游發展現狀分析
第二節 我國工業旅游的特點
一、工業旅游的出現受到工業發展和旅游發展的雙重制約
二、工業旅游具有多效益性
三、青少年是工業旅游的主力軍
第三節 我國工業旅游的開發模式
一、專業型開發模式
二、公園型開發模式
三、綜合型開發模式
四、特定型開發模式
第四節 我國工業旅游典型案例分析
一、海爾集團工業旅游
二、青島啤酒工業旅游
2008年~2010年中國景區景點旅遊業市場調研深度分析報告
三、山東青島港工業旅游
四、蘇州工業園區試水“工業旅游”新模式
五、匯源果汁集團開展工業旅游
六、吉林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工業旅游
七、我國首家電影工業旅游園在長春誕生
第五節 工業旅游的影響勝過廣告
第六節 工業遺產旅游前途光明
第七節 大力發展工業旅游的意義
一、工業旅游是游客的新看點
二、工業旅游是企業的新賣點
三、工業旅游是旅游的新熱點
四、工業旅游是城市的新亮點
第八節 對發展工業旅游的幾點建議
一、轉變守舊觀念
二、避免盲目上馬
三、注意安全問題
四、進行全面、深層開發
第十章 熱點景區分析—特種旅游
第一節 特種旅游的界定
第二節 特種旅游的特征
一、旅游生態環境和文化環境的原始自然性
二、旅游項目和線路的新奇性、探險性
三、旅游形式的自主參與性
第三節 特種旅游的類型
一、非賽事體育運動類
二、探險類
三、考察觀察類
四、其他類型
第四節 特種旅游的功能
一、產品功能
二、經濟功能
三、引導功能
四、宣傳功能
第五節 我國發展特種旅游的優勢
一、不斷擴大的國際影響力
二、豐富的旅游資源
三、日益成熟的組織接待條件
第六節 特種旅游的開發
一、線路的設計
二、行程的控制
三、規范化管理
四、協調機制
五、隊伍的專業化
第七節 我國開發特種旅游市場的策略
一、根據市場需求,設計“新”、“特”、“險”、“奇”旅游產品
二、尋求政策支持,加強聯合促銷
三、培養專業化人才隊伍,提高接待能力
四、精心準備,力爭特種旅游“零風險”
第八節 我國開發特種旅游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問 題 1 :沒有相應的制度或政策為旅行社經營者解決矛盾和困難
解決方法:
問 題 2 :安全系數低
解決方法:
問 題 3 :部分地區可進入性差
解決方法:
問題4:缺乏特種旅游專業人員
解決方法:
問題5:特種旅游的管理不夠完善
解決方法:
問題6:對外宣傳促銷尚待加強
解決方法:
問題7:特種旅游的目標群體比較狹隘有局限性
解決方法:
第九節 我國發展特種旅游的意義
一、豐富了旅游產品的種類
二、產生了積極的宣傳作用
三、帶來了相當的經濟與社會效益
四、引導了旅游產品開發
五、促進了國家間的政治、文化、經濟交往
第十一章 旅游景區營銷策略分析
第一節 營銷策略制定依據
一、景區旅游資源的特色與品位
二、景區客源市場的范圍
三、旅游產品的特殊性
第二節 旅游景區品牌傳播分析
一、品牌傳播的意義
二、品牌傳播的主體:多元社會力量參與
三、品牌傳播的內容
四、品牌傳播的方式
五、品牌傳播的媒介
第十二章 旅游景區經營企業投資分析
第一節 桂林旅游
一、企業概括
二、公司組織結構
三、2008年上半年企業經營分析
四、企業主營業務結構
第二節 峨眉山
一、企業概括
二、2003年~2008年上半年企業經營
2008 nián ~2010 nián zhōngguó jǐngqū jǐngdiǎn lǚyóu yè shìchǎng tiáo yán shēndù fēnxī bàogào
三、公司主營業務結構分析
第三節 黃山旅游
一、企業概括
二、2003年~2008年上半年企業經營分析
三、企業主營業務結構分析
第四節 麗江旅游
一、企業概括
二、2004年~2008年上半年企業經營分析
三、企業主營業務結構分析
四、公司競爭力分析
第五節 華僑城
一、企業概括
二、2003年~2008年上半年企業經營分析
三、企業主營業務結構分析
第六節 世博股份
一、企業概括
二、2008年上半年企業經營分析
三、公司競爭力分析
四、企業主營業務結構分析
第七節 西藏旅游
一、企業概括
二、公司競爭力分析
三、2008年上半年企業經營分析
四、企業主營業務結構分析
第十三章 旅游景區發展趨勢預測
第一節 我國旅游消費市場前景預測
一、人民幣持續升值對旅游業的影響
二、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
三、居民消費觀念的轉變
四、旅游消費層次將不斷提高
五、旅游消費品數量將會增多
六、旅游消費市場將更加規范
七、奧運等活動將引領旅游業快速增長
第二節 旅游景區發展趨勢預測
一、旅游景區市場發展趨勢
二、旅游景區產品發展趨勢
三、旅游景區人力資源發展趨勢
四、旅游景區運營發展趨勢
第三節 中國個人旅游消費將快速增長
第四節 2020 年前旅游業收入年均增速將達到13%以上
第十四章 旅游景區投資現狀及需求分析
第一節 旅游業投資特性分析
一、我國旅游業發展進入快速成長期
二、旅游產業資源消耗相對較小
三、我國的旅游業市場需求旺盛
四、旅游業是一個產業關聯度很高的行業
五、我國旅游市場投資環境大大改善,出現一系列投資機會
六、我國旅游市場投資前景看好,投資回報較快
第二節 旅游景區投資特性分析
一、旅游景區產業結構的特點
二、旅游景區規模經濟特性
三、旅游景區的進入退出壁壘
第三節 未來旅游投資的需求方向和投資重點
一、以中西部為重點,充分挖掘旅游資源的壟斷優勢
二、東部以都市旅游為依托,完善旅游產品結構
三、生態環境產品和休閑度假產品成為未來投資的重點領域
第四節 中^智^林-中國旅游投資的趨勢
一、繼續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
二、社會資本投資旅游業將較快增長,政府投入增長平穩
三、旅游投資產品結構日益合理,對旅游產品深度開發的旅游投資將成熱點
四、重點區域成為吸引大規模旅游投入的“磁場”
圖表目錄
圖表 1 2001年~2007年我國各級別景區數量統計
圖表 2 2007年底自然保護區類型結構
圖表 3 2001年~2008年我國GDP 增速與國內游收入增速對比
圖表 4 2001年~2008年我國旅游業總收入增長趨勢圖
圖表 5 2007年~2008年上半年我國GDP增長變化
圖表 6 2008年上半年我國三個產業GDP增長比較
圖表 7 2004年~2008年上半年我國GDP增長趨勢圖
圖表 8 2004年~2008年我國旅游業收入占GDP比重增長趨勢圖
圖表 9 2004年~2008年我國GDP 增速與國內游收入增速對比
圖表 10 2004年~2008年我國旅游業總收入增長趨勢圖
圖表 11 2004年~2008年上半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趨勢圖
圖表 12 2004年~2008年上半年農村人均純收入增長趨勢圖
圖表 13 2003年~2007年我國城鄉居民的恩格爾系數變化圖
圖表 14 2003年~2008年上半年我國旅游外匯收入增長趨勢圖
圖表 15 2003年~2008年我國國內旅游收入增長趨勢圖
圖表 16 我國各種級別景區數量統計
圖表 17 我國各類旅游區數量統計
圖表 18 2003年~2008年我國旅游景區門票收入增長速度
圖表 19 2007年我國國內旅游基本情況
圖表 20 2006年我國旅游總收入與景區景點收入比較圖
圖表 21 不同類型旅游者受景區要素影響分析
圖表 22 較為典型的旅游出行鏈示意圖
圖表 23 2007年我國各種公路數量比重分析
2010年から2008年、市場調査レポート中國の景勝地観光詳細な分析
圖表 24 2003年~2007年我國公路里程增長情況統計
圖表 25 2003年~2007年我國公路客運量和旅客周轉量統計
圖表 26 2003年~2007年我國鐵路運營里程及發送旅客人數統計
圖表 27 2003年~2007年我國水路運客量及旅客周轉量統計
圖表 28 2003年~2007年我國航空運客量統計
圖表 29 我國客運索道年建成運營數、累計數與年增長速率
圖表 30 2005年~2007年我國紅色旅游人次增長分析
圖表 31 進出西藏航空與鐵路交通費(單程)對照表
圖表 32 受調查五城市居民旅藏交通工具的選擇意向
圖表 33 去過西藏游客文化程度與全國國內游客比較
圖表 34 去過西藏游客家庭月收入調查統計與全國國內游客比較
圖表 35 2008年上半年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經營狀況分析
圖表 36 2003年~2008年上半年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營業收入增長趨勢圖
圖表 37 2003年~2008年上半年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凈利潤增長趨勢圖
圖表 38 2007年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分行業分產品經營情況分析
圖表 39 2008年上半年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
圖表 40 2003年~2008年上半年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營業收入增長情況分析
圖表 41 2003年~2008年上半年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凈利潤增長情況分析
圖表 422007年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分行業和分產品主營業務情況分析
圖表 43 2007年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分地區主營業務情況分析
圖表 44 2008年上半年黃山旅游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企業經營情況
圖表 45 2003年~2008年上半年黃山旅游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營業收入增長情況分析
圖表 46 2003年~2008年上半年黃山旅游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凈利潤增長情況分析
圖表 47 2007年黃山旅游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分行業分產品營業增長情況分析
圖表 48 2008年上半年麗江玉龍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圖表 49 2003年~2008年上半年麗江玉龍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營業收入增長趨勢圖
圖表 50 2003年~2008年上半年麗江玉龍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凈利潤增長趨勢圖
圖表 51 2007年麗江玉龍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的主營業務結構分析
圖表 52 2008年上半年深圳華僑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圖表 53 2003年~2008年上半年深圳華僑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營業收入增長情況分析
圖表 54 2003年~2008年上半年深圳華僑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凈利潤增長情況分析
圖表 55 2007年華僑城股份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圖表 562008年上半年昆明世博股份有限公司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
圖表 57 2004年~2008年上半年昆明世博股份有限公司營業收入增減趨勢圖
圖表 58 2004年~2008年上半年昆明世博股份有限公司凈利潤增減趨勢圖
圖表 59 2007年昆明世博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結構分析
圖表 60 2008年上半年西藏旅游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
圖表 61 2004年~2008年上半年西藏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營業收入增減趨勢圖
圖表 62 2004年~2008年上半年西藏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凈利潤增減趨勢圖
圖表 63 2007年西藏旅游公司分行業主要經營指標統計
圖表 64 2008年人民幣/美元匯率走勢
圖表 65 美聯儲降息過程
圖表 66 2008年上半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分析
圖表 67 2003年~2008年上半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趨勢圖
圖表 68 旅游業年均速測算表
圖表 69 2003年~2008年我國國內旅游人數增長趨勢圖
圖表 70 2003年~2008年上半年我國入境旅游游客數量增長趨勢圖
圖表 71 2003年~2008年我國出境旅游人數增長趨勢圖
http://www.qdlaimaiche.com/R_2008-12/2008nian2010jingqujingdianlvyouyeshi.html
略……
請您致電:400 612 8668、010-6618 1099、66182099、66183099
或Email至:KF@Cir.cn 【網上訂購】 ┊ 下載《訂購協議》 ┊ 了解“訂購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