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 關 |
|
我國煤層氣資源豐富,與常規天然氣資源基本相當。據新一輪全國煤層氣資源評價結果,我國煤層氣地質資源總量為36.8萬億立方米。其中,埋深1500米以淺的可采資源量為10.9萬億立方米。地質資源量大于1萬億立方米的盆地(群)有9個,總資源量為31萬億立方米,占全國的81%。其中,鄂爾多斯盆地資源量9.9萬億立方米,占全國的27%。2007年是我國煤層氣產業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根據中國煤炭學會煤層氣專業委員會最新統計,2007年全國共鉆煤層氣井1073口,其中生產井701口,當年地面進口煤層氣產量達到3.3億立方米。到2007年底,全國累計鉆煤層氣井2446口。目前主要在沁水盆地、阜新盆地和鄂爾多斯盆地南部的韓城地區初步實現了煤層氣的商業性生產、銷售和利用。建成小型煤層氣壓縮站7座,壓縮能力129.6萬立方米;煤層氣液化站3座,生產能力155萬立方米。預計2008年將超過10億立方米。目前,地面煤層氣開發規模較大的國內企業主要有中聯煤、中石油、晉城煤業集團藍焰煤層氣公司等。參與合作勘探開發煤層氣的國外企業主要有美國格瑞克公司、遠東能源公司等。先后有沁南潘莊、沁南潘河、沁南棗園和遼寧阜新4個煤層氣示范項目進入商業化開發階段。 | |
圖表 2005年~2008年我國煤層氣地上開采量增長分析 | |
近幾年來,由于煤炭資源供需緊張,我國煤礦區瓦斯抽采非常活躍。2005年我國產煤21.1億噸,井下瓦斯抽采18.7億立方米;2006年產煤23.8億噸,井下抽采32億立方米;2007年產煤25.23億噸,井下抽采44億立方米,年均增幅54%。年抽采量超過1億立方米有陽泉、晉城、淮南、雞西、松藻、盤江、水城、淮北、寧煤、撫順等10個礦區。目前,國有重點煤礦共有高瓦斯和瓦斯突出礦井286處,已建立瓦斯抽放系統的為264處,占92.3%。目前,國有重點煤礦共有高瓦斯和瓦斯突出礦井286處,已建立瓦斯抽放系統的為264處,占92.3%。2006年,全國煤礦瓦斯釋放量為200億立方米,瓦斯抽放率為16%。其中,國有重點煤礦瓦斯釋放量為72億立方米,瓦斯抽放率為36.3%。 | |
圖表 2005年~2008年我國煤層氣井下抽采量增長分析 | |
目前,煤層氣開發已列入了"十一五"期間的16個重大專項中。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煤層氣(煤礦瓦斯)抽采利用的意見》和《全國煤層氣(煤礦瓦斯)開發利用" 十一五"規劃》的出臺,為我國煤層氣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政策導航。根據規劃,2010年全國煤層氣產量將達到100億立方米,2015年達到300億立方米,2020年超過500億立方米。這預示著我國煤層氣產業將要迅猛崛起。 | |
《2008年中國煤層氣行業投資與發展分析報告》詳盡描述了中國煤層氣行業運行的環境,重點研究并預測了其下游行業發展以及市場需求變化的長期和短期趨勢。針對當前行業發展面臨的機遇與威脅,提出了我們對煤層氣行業發展的投資及戰略建議。本報告以嚴謹的內容、翔實的數據、直觀的圖表幫助煤層氣企業準確把握行業發展動向、正確制定企業競爭戰略和投資策略。我們的主要數據來源于國家統計局、國家信息中心、海關總署、中國煤炭學會等業內權威專業研究機構以及我中心的實地調研。本報告整合了多家權威機構的數據資源和專家資源,從眾多數據中提煉出了精當、真正有價值的情報,并結合了行業所處的環境,從理論到實踐、宏觀與微觀等多個角度進行研究分析,其結論和觀點力求達到前瞻性、實用性和可行性的統一。 | |
它是業內企業、相關投資公司及政府部門準確把握行業發展趨勢,洞悉行業競爭格局、規避經營和投資風險、制定正確競爭和投資戰略決策的重要決策依據之一,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 |
第一章 煤層氣概況 |
產 |
第一節 煤層氣成分、成因及其特征 |
業 |
第二節 煤層氣的利用途徑 |
調 |
一、燃料 | 研 |
二、化工原料 | 網 |
第三節 煤層氣開發影響因素分析 |
w |
一、煤層氣利用技術及可行性 | w |
二、煤層氣開發的意義分析 | w |
第二章 世界煤層氣開發現狀 |
. |
第一節 世界煤層氣儲量分布概況 |
C |
第二節 世界煤層氣發展利用情況分析 |
i |
一、世界煤層氣開發利用現狀 | r |
二、世界主要國家煤層氣開發政策 | . |
第三節 主要國家地區開發現狀 |
c |
一、美國煤層氣開發利用現狀 | n |
詳:情:http://www.qdlaimaiche.com/R_2008-12/2008meicengqixingyetouziyufazhanfenx.html | |
二、英國煤層氣開發利用現狀 | 中 |
三、俄羅斯煤層氣開發利用現狀 | 智 |
四、澳大利亞煤層氣發展現狀 | 林 |
第三章 中國煤層氣產業綜合分析 |
4 |
第一節 中國煤層氣開發的契機 |
0 |
一、煤層氣空排將付高代價 | 0 |
二、《京都議定書》與CDM的機遇 | 6 |
三、科技進步力推煤層氣產業發展進步 | 1 |
四、“西氣東輸”給煤層氣輸出機會 | 2 |
第二節 中國開發煤層氣的必要性 |
8 |
一、國內常規天然氣資源相對缺乏 | 6 |
二、煤層氣開發利用的經濟效益可觀 | 6 |
三、利用煤層氣有利改善煤礦安全性 | 8 |
四、煤層氣是不可多得的替代能源 | 產 |
第三節 中國煤層氣產業發展現狀 |
業 |
一、中國煤層氣開發利用狀況回顧 | 調 |
二、中國煤層氣產業發展現狀 | 研 |
三、煤層氣產業的基本規模與分布 | 網 |
四、中國煤層氣開發的優勢 | w |
第四節 煤層氣開發產業化探討 |
w |
一、國內煤層氣產業化開發獲得突破 | w |
二、煤層氣產業化的利益歸屬分析 | . |
三、國內煤層氣產業化發展將提速 | C |
四、中國出臺新政促進煤層氣產業化發展 | i |
第五節 煤層氣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
r |
一、煤層氣產業尚需解決的關鍵點 | . |
二、中國煤層氣開發的三大薄弱點 | c |
三、開采權重疊使煤層氣開發陷入困境 | n |
四、煤層氣開采技術研究待加強 | 中 |
五、中國煤層氣開發的誤區分析 | 智 |
第六節 煤層氣產業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
林 |
一、整裝煤層氣資源區塊應整裝開發利用 | 4 |
二、系統化開發煤層氣產業的建議 | 0 |
三、引導煤層氣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 | 0 |
四、政策扶持助推煤層氣發展 | 6 |
第四章 煤層氣產業的市場化分析 |
1 |
第一節 勘探服務工程的市場化 |
2 |
一、中油領先煤層氣測井技術市場 | 8 |
二、中原油田煤層氣工程服務市場壯大 | 6 |
三、中石油煤層氣鉆井市場優勢多 | 6 |
第二節 國內煤層氣產業商業化動態 |
8 |
一、商業化利用煤層氣的大好機會來臨 | 產 |
二、中國陸采煤層氣開始實現商品化 | 業 |
三、煤層氣商業化化工的利用情況分析 | 調 |
2008 China 's CBM industry investment and development analysis | |
第三節 煤層氣開發的國際合作動態 |
研 |
一、中美企業合作開發山西煤層氣 | 網 |
二、中加合作開發新疆煤層氣資源 | w |
三、貴州與國外公司合作開發煤層氣資源 | w |
四、美國RDT與黑龍江省合作開發煤層氣 | w |
五、中美合作江西煤層氣資源開發項目 | . |
第五章 中國煤層氣產業SWOT分析 |
C |
第一節 優勢 |
i |
一、國內常規天然氣資源相對缺乏 | r |
二、煤層氣開發利用的經濟效益可觀 | . |
三、利用煤層氣有利改善煤礦安全性 | c |
四、煤層氣是未來重要的替代能源 | n |
第二節 劣勢 |
中 |
一、煤層氣開采技術分析 | 智 |
二、煤層氣開采缺少區域規劃 | 林 |
三、煤層氣管網建設滯后 | 4 |
四、煤層氣勘探開發投入相對較低 | 0 |
五、開采權重疊影響產業發展 | 0 |
第三節 機會 |
6 |
一、煤層氣列入國家能源規劃 | 1 |
二、政策支持 | 2 |
三、煤層氣產業化發展顯現 | 8 |
四、煤層氣產業商業化發展 | 6 |
五、國際對華煤層氣援助政策 | 6 |
第四節 威脅 |
8 |
一、投資額度較大 | 產 |
二、國外企業不斷進入 | 業 |
三、中小煤層氣企業開發安全問題 | 調 |
第六章 煤層氣重點企業分析 |
研 |
第一節 中聯煤層氣有限責任公司 |
網 |
一、公司發展概況 | w |
二、2009年對外合作開發情況分析 | w |
三、2009年煤層氣液化發展情況分析 | w |
四、企業煤層氣開發規劃 | . |
第二節 中國神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C |
一、企業概況 | i |
二、煤層氣領域發展情況分析 | r |
三、2009年經營發展情況分析 | . |
四、2009年財務分析 | c |
第三節 山西國陽新能股份有限公司 |
n |
一、企業概況 | 中 |
二、煤層氣領域發展情況分析 | 智 |
三、2009年經營發展情況分析 | 林 |
四、2009年財務分析 | 4 |
2008年中國煤層氣行業投資與發展分析報告 | |
第四節 貴州盤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 |
0 |
一、企業概況 | 0 |
二、煤層氣領域發展情況分析 | 6 |
三、2009年經營發展情況分析 | 1 |
四、2009年財務分析 | 2 |
第五節 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8 |
一、企業概況 | 6 |
二、公司主營業務 | 6 |
三、2009年經營發展情況分析 | 8 |
四、2009年財務分析 | 產 |
第六節 山西西山煤電股份有限公司 |
業 |
一、企業概況 | 調 |
二、煤層氣領域發展情況分析 | 研 |
三、2009年經營發展情況分析 | 網 |
四、2009年財務分析 | w |
第七節 陽煤集團公司 |
w |
一、公司發展概況 | w |
二、煤層氣及相關領域項目建設情況 | . |
第七章 煤層氣產業化發展因素分析 |
C |
第一節 煤層氣勘探工業 |
i |
一、中國煤層氣勘探取得進展 | r |
二、煤層氣勘探開發技術水平 | . |
三、中國煤層氣勘探工業展望 | c |
第二節 煤層氣開采技術研究進展 |
n |
一、國內外煤層氣技術研究進程 | 中 |
二、中國煤層氣勘探開發的技術成果 | 智 |
第三節 煤層氣液化市場分析 |
林 |
一、發展煤層氣液化技術的動因 | 4 |
二、煤層氣液化技術的主要優點 | 0 |
三、國內外煤層氣液化技術情況分析 | 0 |
四、中國煤層氣液化發展現狀 | 6 |
第四節 煤層氣發電分析 |
1 |
一、我國煤層氣發電規模 | 2 |
二、我國煤礦區煤層氣發電技術及潛力分析 | 8 |
第五節 煤層氣關聯產業發展對該產業影響綜述 |
6 |
第八章 中國煤層氣CDM項目分析 |
6 |
第一節 煤層氣領域的CDM進展情況 |
8 |
第二節 我國煤礦區煤層氣CDM項目的開發現狀與潛力 |
產 |
一、國際COM項目的管理模式 | 業 |
二、CDM項目管理 | 調 |
三、煤礦區煤層氣CDM項目進展 | 研 |
四、項目機會 | 網 |
第三節 煤礦區煤層氣CDM項目發展前景 |
w |
一、我國可能的CDM運行機制 | w |
2008 nián zhōngguó méicéng qì hángyè tóuzī yǔ fāzhǎn fēnxī bàogào | |
二、國際目前支持CDM的資金機構 | w |
三、我國煤礦區煤層氣CDM項目 | . |
第九章 煤層氣產業投資分析 |
C |
第一節 投資機會與投資渠道 |
i |
一、中國煤層氣產業蘊含巨大商機 | r |
二、中西部地區煤層氣開發商機無限 | . |
三、煤層氣項目的投融資渠道 | c |
第二節 安徽煤層氣開發項目可行性分析 |
n |
一、安徽煤層氣開發項目的意義 | 中 |
二、煤層氣開發項目基礎與條件 | 智 |
三、煤層氣開發項目的目標與產出 | 林 |
四、煤層氣開發項目的進展 | 4 |
五、煤層氣開發項目的投入與收益 | 0 |
第十章 煤層氣產業前景與未來 |
0 |
第一節 煤層氣產業發展前景 |
6 |
一、2009年中國煤層氣利用將大幅增長 | 1 |
二、2009年中國煤層氣開啟大規模商業化 | 2 |
三、中國煤層氣開發利用的未來展望 | 8 |
四、中國煤層氣產業發展規模預測分析 | 6 |
五、中國各地區煤層氣資源潛力 | 6 |
第二節 煤層氣產業“十一五”規劃 |
8 |
一、中國煤層氣“十一五”規劃的編制 | 產 |
二、“十一五”國內煤層氣儲量預測分析 | 業 |
三、山西“十一五”煤層氣勘探投資過千億 | 調 |
四、貴州“十一五”將加速煤層氣產業化 | 研 |
第三節 典型礦區煤層氣開發前景 |
網 |
一、甘肅靖遠寶積山煤層氣資源開發前景 | w |
二、內黃隆起東緣斜坡帶煤層氣利用可期 | w |
三、貴州盤江礦區煤層氣資源開發展望 | w |
四、貴州亦資孔盆地煤層氣資源與開發前景 | . |
五、新疆準噶爾盆地煤層氣勘探開發前景 | C |
第十一章 煤層氣行業投資風險分析與策略建議 |
i |
第一節 煤層氣行業投資價值分析與總結 |
r |
第二節 中~智~林~-煤層氣行業投資風險分析 |
. |
一、政策風險 | c |
二、經營風險 | n |
三、技術風險 | 中 |
四、進入退出風險 | 智 |
圖表目錄 | 林 |
2008年の中國のCBM業界の投資と開発の分析 | |
圖表 中國主要煤層氣聚氣區含氣量 | 4 |
圖表 中國煤層煤層氣理論含氣飽和度 | 0 |
圖表 中國煤層氣區劃、資源和前景示意圖 | 0 |
圖表 中國主要煤層氣聚氣區的煤層氣資源豐度 | 6 |
圖表 全國以及各聚氣區煤層氣資源分布 | 1 |
圖表 各單位評價區域內煤層氣資源量統計表 | 2 |
圖表 煤層氣溫度、壓力和爆炸上限的關系 | 8 |
圖表 煤層氣濃度和產量概率曲線 | 6 |
圖表 長輸管道建設規劃 | 6 |
圖表 2009-2010煤層氣地面開發規劃(億m3) | 8 |
圖表 全國具有開采潛力的煤層氣資源地區排行 | 產 |
圖表 三方合資煤層氣生產柴油的股權比例 | 業 |
圖表 2000-2020年山西及周邊市場煤層氣需求狀況及預測分析 | 調 |
圖表 陜甘寧盆地石炭——二疊系和侏羅系煤層氣資源量初步估算結果 | 研 |
圖表 試井設計參數表 | 網 |
圖表 注入時間與調查半徑和滲透率對照表 | w |
圖表 滲透率與最大注入排量對照表 | w |
圖表 中聯公司自營勘探項目分布圖 | w |
圖表 安徽兩淮煤田煤層氣資源量 | . |
圖表 兩淮煤田煤層氣開采項目開采規模對比 | C |
圖表 寶積山礦區煤層氣含量成分 | i |
圖表 亦資孔盆地與國內外煤層氣煤層氣資源豐度對比表 | r |
圖表 準噶爾盆地深部煤層含氣性預測結果 | . |
圖表 準噶爾盆地煤層氣總資源量統計表 | c |
圖表 煤層氣測定儀器-密封罐 | n |
圖表 煤層氣解吸速度測定裝置 | 中 |
http://www.qdlaimaiche.com/R_2008-12/2008meicengqixingyetouziyufazhanfenx.html
…
相 關 |
|
如需購買《2008年中國煤層氣行業投資與發展分析報告》,編號:039A730
請您致電:400 612 8668、010-6618 1099、66182099、66183099
或Email至:KF@Cir.cn 【網上訂購】 ┊ 下載《訂購協議》 ┊ 了解“訂購流程”
請您致電:400 612 8668、010-6618 1099、66182099、66183099
或Email至:KF@Cir.cn 【網上訂購】 ┊ 下載《訂購協議》 ┊ 了解“訂購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