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三大石油巨頭對LNG建設熱情不減的同時,綠色環保的伴生型能源LNG冷能利用也引起了各界的廣泛注意,特別是國際油價在120美元以上居高不下以及電力成本大幅提高的情況下,LNG冷能利用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日益凸顯。隨著國際石油價格暴漲,能源和電力成本大幅度增加,液化天然氣(LNG)冷能利用開始進入人們的視線。對人均能源資源只有世界一半的中國而言,LNG冷能利用更顯得必要。每噸LNG的氣化過程,相當于釋放了830兆至860兆焦耳的冷能,同樣的制冷方式需要850千瓦時電能,如果將冷能用于其他項目,每噸LNG可節電500至700千瓦時。特定的歷史機遇使中國LNG冷能具備了綜合集成條件,利用好這個機遇,我國LNG冷能利用一定能實現技術、管理機制和市場運作等各方面的突破。 | |
約零下162攝氏度的LNG由液態氣化為天然氣時會釋放大量冷能。據測算,每噸LNG氣化過程相當于釋放830兆-860兆焦耳的冷能,將這大量的冷能進行回收,可以用于發電、化工等諸多領域,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同時,在LNG冷能開發使用過程中幾乎沒有任何污染物排放,是一種綠色環保能源。一個300萬噸/年的LNG接收站扣除消耗于高壓外輸氣體的壓力能后可利用的冷功率為76兆瓦,折合電能約10億千瓦時。預計到本世紀中葉,若中國消耗天然氣5000億立方米/年,其中進口LNG1000億立方米/年,或以7700萬噸/年(相當于日本目前的進口量)計,可用冷能折合電力257億千瓦時/年,相當于一個600萬千瓦電站的年發電量。根據中海油規劃,2007-2010年,將在莆田?寧波?大鵬和上海等四個LNG接收站相繼建成空氣分離項目和民用取冷項目,2010-2015年將完成中海油各LNG接收站冷能綜合利用的全面建設與開發。 | |
隨著國際石油價格暴漲,能源和電力成本大幅度增加,LNG冷能利用越來越顯得珍貴和必要。對人均能源資源只有世界一半的中國而言,尤其明顯。此外,中國正處在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經濟結構加快調整的歷史時期,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新型工業化、循環經濟、節能減排等重大舉措,構成了中國大規模利用LNG冷能的歷史機遇。就目前的情況看,中國有可能把每個大型LNG接收站都規劃為包括冷能利用產業鏈、天然氣冷熱電聯供的工業能源循環經濟鏈,以及輕烴分離用作化工原料產業鏈的循環經濟園區。同時,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LNG冷能綜合優化利用技術,使LNG冷能得到科學和充分的集成優化利用。 | |
特定的歷史機遇使中國LNG冷能具備了綜合集成條件,在充分汲取各國成熟技術基礎上,通過自主集成創新,利用好這個機遇,中國LNG冷能利用一定能實現技術、管理機制和市場運作等各方面的突破。樂觀預計,到2020年中國LNG冷能綜合利用率可達70%以上,有效能利用率可達到30%-40%,居于世界前列。 | |
本研究報告依據國家統計局、國資委、國家信息中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民經濟景氣監測中心、中國石化協會等提供的大量資料,對我國LNG產業鏈成本、國際國內LNG冷能利用現狀及我國LNG冷能利用市場和發展前景等進行了分析。 | |
第一章 中國LNG產業鏈成本分析及定價策略 |
產 |
第一節 LNG產業鏈各環節成本分析 |
業 |
一、LNG產業鏈各環節成本構成 | 調 |
1、LNG開采和凈化、液化環節費用及其與國際市場FOB價格的關系 | 研 |
2、LNG的運輸費用(增加海運成本的分析) | 網 |
3、接收站和汽化、管輸費用 | w |
二、利用冷能降低汽化成本 | w |
三、用濕氣源LNG冷量分離輕烴降低下游供氣成本 | w |
四、利用揮發的LNG做槽車燃料降低運輸成本 | . |
第二節 LNG下游用戶的定價策略 |
C |
一、聯合循環電站用戶 | i |
二、城市民(商)用燃氣用戶 | r |
三、規模化的城市/工業園區分布式能源系統用戶 | . |
轉~載~自:http://www.qdlaimaiche.com/R_2009-12/2009_2013yehuatianranqilengnengliyon.html | |
四、煉油石化等企業用戶 | c |
五、車用燃料(LNG/CNG加氣站)用戶 | n |
六、槽車運輸所拓展的衛星站用戶 | 中 |
第三節 LNG冷能分析 |
智 |
第二章 國際LNG冷能利用與利用層次劃分 |
林 |
第一節 主要國家LNG冷能利用情況 |
4 |
一、日本 | 0 |
二、韓國、中國臺灣及澳大利亞等 | 0 |
第二節 LNG冷能利用層次 |
6 |
一、高技術附加值產業 | 1 |
二、低技術附加值產業 | 2 |
第三章 中國LNG冷能利用基本背景資料 |
8 |
第一節 LNG冷能利用基本情況 |
6 |
一、新型能源支柱LNG | 6 |
二、三大石油公司較量LNG | 8 |
三、LNG的政策瓶頸與資源瓶頸 | 產 |
四、天然氣行業的競爭格局 | 業 |
第二節 LNG項目冷能利用領域 |
調 |
一、LNG冷能發電 | 研 |
二、LNG冷能冷凍食品及倉庫 | 網 |
三、LNG冷能低溫干燥與粉碎 | w |
四、LNG冷能液化二氧化碳 | w |
五、LNG冷能分離空氣 | w |
第三節 中國LNG項目冷能綜合利用 |
. |
一、中國LNG冷能利用的測算 | C |
二、中國LNG冷能利用尚處于研究階段 | i |
三、中國LNG接收終端規劃分布 | r |
1、接收站地域分布 | . |
2、接收站規模分布 | c |
第四節 LNG冷能利用的原理及方法 |
n |
一、利用LNG冷能的注意事項 | 中 |
1、利用過程的溫度要求 | 智 |
2、用量的限制 | 林 |
3、工廠位置的限制 | 4 |
4、安全限制 | 0 |
5、間接利用的限制 | 0 |
2009-2013 China LNG (liquefied natural gas) cold energy utilization research report | |
二、利用LNG冷能的方法 | 6 |
1、直接利用法 | 1 |
2、間接利用開發 | 2 |
三、LNG汽車冷能回收 | 8 |
1、LNG冷藏運輸車冷能回收 | 6 |
2、LNG汽車空調 | 6 |
第四章 中國LNG冷能利用現狀 |
8 |
第一節 發展LNG已是大勢所趨 |
產 |
第二節 中國LNG發展正在起步 |
業 |
第三節 LNG冷能利用仍待加溫 |
調 |
第四節 中國實施首個LNG冷能利用空分項目 |
研 |
第五節 LNG冷能的利用技術填補中國空白 |
網 |
第六節 利用LNG冷能發展循環經濟拓展旅游資源 |
w |
第七節 中國海油LNG冷能利用 |
w |
一、中國海油LNG冷量價值 | w |
二、中國海油LNG冷能利用戰略原因 | . |
三、LNG冷能利用產業地域分布和時間安排 | C |
四、中國海油LNG冷能利用項目 | i |
1、廣東大鵬項目 | r |
2、福建莆田項目 | . |
3、浙江寧波項目 | c |
第八節 冷能利用面臨的難題 |
n |
第五章 關聯產業發展分析 |
中 |
第一節 油氣勘探及石油市場 |
智 |
第三節 煤炭 |
林 |
第四節 電力 |
4 |
第五節 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清潔能源 |
0 |
一、風能 | 0 |
二、太陽能 | 6 |
三、生物質能 | 1 |
第六節 冷凍冷藏冷庫 |
2 |
第七節 氣體、液體分離設備制造 |
8 |
第六章 中國LNG冷能利用市場評估 |
6 |
第一節 中國能源及消費結構分析 |
6 |
第二節 發展宏觀環境分析 |
8 |
第三節 未來中國LNG冷能利用市場發展評估結果 |
產 |
2009-2013年中國LNG(液化天然氣)冷能利用研究報告 | |
第四節 (中^智^林)我國LNG冷能利用發展前景預測 |
業 |
附錄: |
調 |
附錄一:《中國能源發展“十一五”建設重點》 | 研 |
附錄二:《能源發展十一五規劃》 | 網 |
圖表 1 中海油LNG冷量價值 | w |
圖表 2 廣東LNG總體項目示意圖 | w |
圖表 3 各種一次能源利用情況及前景的對比 | w |
圖表 4 2000-2009年全球油氣儲量變化 | . |
圖表 7 2000-2009年全球天然氣儲量增長趨勢圖 | C |
圖表 9 2008年底全球石油探明儲量分布圖 | i |
圖表 10 2008年底全球石油探明儲量前十位國家及地區對比圖 | r |
圖表 11 2003-2007年不同水深的油氣平均產量統計表 | . |
圖表 12 2008年世界最大石油公司前十企業排名表 | c |
圖表 19 2002-2008年全球主要國家平均單井日產量 | n |
圖表 20 各石油公司開采成本變化率對比 | 中 |
圖表 21 世界主要油井提高采收率計劃項目技術一覽表(1) | 智 |
圖表 22 世界主要油井提高采收率計劃項目技術一覽表(2) | 林 |
圖表 23 世界主要油井提高采收率計劃項目技術一覽表(3) | 4 |
圖表 24 美國各類提高采收率法的在用方案數 | 0 |
圖表 26 2008年底歐佩克主要成員國石油探明儲量對比圖 | 0 |
圖表 27 2000-2008年全球原油儲量及歐佩克儲量統計表 | 6 |
圖表 29 中國油田主要分布圖 | 1 |
圖表 30 2002-2008年中石油原油產量變化 | 2 |
圖表 31 2002-2008年中石油天然氣產量變化 | 8 |
圖表 32 2002-2008年中石油油氣產量變化 | 6 |
圖表 33 2002-2008年中石油單井產量變化 | 6 |
圖表 34 2002-2008年中石油原油平均實現價格變化 | 8 |
圖表 37 2002-2008年中石油油氣發現成本變化 | 產 |
圖表 39 2002-2008年中石油億方天然氣產能建設投資 | 業 |
圖表 40 2002-2008年中石化原油產量增長趨勢圖 | 調 |
圖表 41 2002-2008年中石化天然氣產量增長趨勢圖 | 研 |
圖表 42 2002-2008年中石化油氣產量變化 | 網 |
圖表 43 2002-2008年中石化油氣價格變化 | w |
圖表 44 2002-2008年中石化天然氣價格變化 | w |
圖表 47 2002-2008 年中海油油氣產量增長趨勢圖 | w |
圖表 49 2002-2008年中海油油氣產量變化 | . |
2009-2013 nián zhōngguó lng(yèhuà tiānránqì) lěng néng lìyòng yán jiù bàogào | |
圖表 54 截至2007 年底我國各省(市、區)煤炭查明資源儲量情況 | C |
圖表 55 1999~2008 年我國原煤產量及增長情況 | i |
圖表 58 1999~2008 年我國能源生產、消費總量中煤炭所占比重 | r |
圖表 59 2000~2008年我國煤炭采選業企業景氣指數 | . |
圖表 61 煤炭出口關稅稅率 | c |
圖表 63 2000~2008 年我國煤炭進口數量及增長情況 | n |
圖表 65 2002~2008 年我國煤炭主要進口國統計 | 中 |
圖表 66 2000~2008 年我國煤炭出口數量及增長情況 | 智 |
圖表 68 2000~2008 年我國煤炭進口價格變動情況 | 林 |
圖表 69 2000~2008 年我國煤炭出口價格變動情況 | 4 |
圖表 70 2000~2008 年我國煤炭出口價格月度走勢圖 | 0 |
圖表 71 2001-2009年國際油價與國際國內煤價(原始單位) | 0 |
圖表 72 2001-2009年國際油價與國際國內煤價(元/噸標準煤) | 6 |
圖表 73 2001-2009年國際油價與國際煤價比值(熱值統一) | 1 |
圖表 74 2001-2009年國際油價與國內煤價比值(熱值統一) | 2 |
圖表 76 秦皇島及全國平均周煤炭價格 | 8 |
圖表 77 2001-2009年國際國內煤價價差(元/噸) | 6 |
圖表 79 2008年中國電力生產結構圖 | 6 |
圖表 80 2008年新增發電裝機容量對比圖 | 8 |
圖表 88 2008年中國各地區海上風電場規劃 | 產 |
圖表 89 中國內資企業海上風電機組研發情況 | 業 |
圖表 90 2004-2008年全球光伏裝機量增長趨勢圖 | 調 |
圖表91 2008年全球太陽能電池排名表 | 研 |
圖表 92 2004-2008年中國光伏市場新增及累計裝機容量 | 網 |
圖表 93 按國家分類的冷藏庫容量一覽表 | w |
圖表 94 全球25大冷藏庫排行榜 | w |
圖表 95 中國冷庫市場容量分布圖 | w |
圖表 96 冷凍食品需求發展不同階段的主要驅動因素 | . |
圖表 97 2006-2009年8月中國氣體、液體分離設備制造企業數量增長趨勢圖 | C |
圖表 99 2005-2009年8月中國氣體、液體分離設備制造行業利潤總額增長趨勢圖 | i |
圖表 100 2005-2009年8月中國氣體、液體分離設備制造行業銷售利潤率走勢圖 | r |
圖表 101 2005-2009年8月中國氣體、液體分離設備制造行業銷售毛利率走勢圖 | . |
圖表 102 2005-2009年8月中國氣體、液體分離設備制造行業總資產利潤率指標統計表 | c |
圖表 103 2005-2009年8月中國氣體、液體分離設備制造行業總資產利潤率走勢圖 | n |
圖表 104 2005-2009年8月中國氣體、液體分離設備制造行業總資產利潤率走勢圖 | 中 |
圖表 107 1970-2030年全球各種能源消費量及預測趨勢圖 | 智 |
2009-2013中國LNG (液化天然ガス)冷熱利用研究報告書 | |
圖表 109 2008年中國不同能源消費量增長對比圖 | 林 |
圖表 110 2010-2020年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預測 ( ) | 4 |
圖表 111 2006-2009年中國季度GDP增長率對比 | 0 |
圖表 112 2009年上半年主要宏觀經濟經濟數據 | 0 |
圖表 119 2006-2009年5月中國主要消費品CPI月度走勢圖 | 6 |
圖表 120 1978-2008中國城鄉居民恩格爾系數對比表 | 1 |
圖表 121 1978-2008中國城鄉居民恩格爾系數走勢圖 | 2 |
圖表 122 2003-2009年中國貨物出口額走勢圖 | 8 |
圖表 123 2003-2009年中國貨物進口額走勢圖 | 6 |
圖表 124 2008-2009年中國進出口增長率變化統計表 | 6 |
圖表 127 2005-2009年中國貿易增速變化趨勢圖 | 8 |
圖表 129 “十五”時期能源發展主要指標 | 產 |
圖表 130 主要產品(工作量)單位能耗指標 | 業 |
圖表 131 主要耗能設備能效指標 | 調 |
圖表 132 十一五重點發展的先進適用技術 | 研 |
圖表 133 十一五重點發展的前沿技術研究 | 網 |
圖表 134 公司業務相關資格證書-全國市場研究行業協會會員證 | w |
圖表 135 公司業務相關資格證書-競爭情報協會會員證書 | w |
圖表 136 公司業務相關資格證書-涉外社會調查許可證 | w |
http://www.qdlaimaiche.com/R_2009-12/2009_2013yehuatianranqilengnengliyon.html
略……
如需購買《2009-2013年中國LNG(液化天然氣)冷能利用研究報告》,編號:0363789
請您致電:400 612 8668、010-6618 1099、66182099、66183099
或Email至:KF@Cir.cn 【網上訂購】 ┊ 下載《訂購協議》 ┊ 了解“訂購流程”
請您致電:400 612 8668、010-6618 1099、66182099、66183099
或Email至:KF@Cir.cn 【網上訂購】 ┊ 下載《訂購協議》 ┊ 了解“訂購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