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汽車行業節能和環保理念的普及,全球柴油機顆粒過濾器的市場前景良好。由于柴油發動機由于比汽油發動機節油30%,二氧化碳排放量低30%-45%,柴油化成為汽車行業的重要發展方向。解決柴油發動機顆粒物、氮氧化物排放的柴油顆粒過濾器(DPF)的應用也得到各國的重視。歐洲于2008年開始針對小汽車和輕型商用卡車實施歐Ⅴ排放標準,DPF已被要求作為柴油動力車輛的標準配置;美國日益嚴格的環保法規也促使顆粒過濾器在汽車上安裝。到2010年,世界柴油機顆粒過濾器的市場規模將達到45億美元。2010年中國要執行歐Ⅳ排放標準,并將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汽車市場。因此到2010年中國柴油顆粒過濾器的潛在市場巨大。
利潤高、前景好、但市場需求有限是當前國內柴油機顆粒過濾器市場的特點。目前由于國內柴油機汽車的比例有限,中國的柴油機顆粒過濾器以政府采購為主,市場需求有待于進一步發展成熟。但顆粒過濾器價格較高,北京于2007年初首批采購的DPF平均單價高達5萬元人民幣,對于廠商來說有較大的利潤空間。然而國內對于DPF的材質和DPF的再生問題尚未得到實質性進展,基本無法提供具有成熟應用的DPF產品,市場被康明斯、天納克、康寧等外資壟斷。未來內資企業要想進入這一高端領域獲取高額利潤,仍需長期的技術發展和適時的政策扶植。
《2009年中國汽車柴油顆粒過濾器(DPF)行業研究報告》,全面總結汽車柴油顆粒過濾器行業概況;深入分析了我國汽車柴油顆粒過濾器市場的需求和供給態勢以及主要汽車柴油顆粒過濾器生產企業經營狀況;并對中國汽車柴油顆粒過濾器行業發展趨勢及投資形勢做了預測與分析。本報告有助于各贏利方全面的了解該行業在國內的發展現狀與趨勢,發現行業的投資機會,解決經營中存在的問題,為管理者與投資者提供借鑒。
第一章 柴油顆粒過濾器(DPF)概述
1.1 柴油顆粒過濾器(DPF)概念
1.2 政策影響因素分析
1.2.1 柴油車的歐洲排放標準
1.2.2 缺乏好油品柴油 推進柴油技術刻不容緩
1.2.3 為何柴油車不如汽油車經濟
1.3 汽車柴油機尾氣排放技術分析
1.3.1 車用柴油機的尾氣排放控制技術概述
1.3.2 柴油機尾氣排放的危害和生成機理
1.3.3 柴油機控制尾氣排放的機內主要凈化措施
1.3.4 噴油系統的優化
轉?載自:http://www.qdlaimaiche.com/R_2009-10/2009qichechaiyoukeliguolvqixingyeyan.html
1.3.5 燃燒室的結構和參數優化
1.3.6 燃油的改質
1.3.7 排氣后處理技術——機外凈化措施
1.4 國外柴油發動機環保措施
1.5 對顆粒過濾器的要求
第二章 主要影響因素分析
2.1 國內汽車排放標準分析
2.1.1 國Ⅳ汽車排放標準
2.2.2 國內柴油機技術還很難達到排放要求
2.2 柴油車排氣后處理裝置標準出臺
2.3 歐盟擬再次提高汽車排放標準
2.4 油品品質開始趨向提高
2.5 機動車排放污染及控制現狀
2.5.1 我國機動車排放污染的現狀
2.5.2 我國有關機動車污染排放的法規與政策
2.6 柴油轎車顆粒過濾器的新材料
第三章 柴油顆粒過濾器(DPF)上下游產業分析
3.1 汽車行業
3.1.1 08年汽車工業總體情況
3.1.2 08年總體汽車市場增速創近年新低
3.1.3 12月汽車銷量未創下半年新高
3.1.4 歷年汽車大類車型走勢對比
3.1.5 07-08年汽車月度增長分析
3.1.6 07-08年汽車主力車型月度銷量走勢
3.1.7 汽車主力車型月度產銷走勢
3.1.8 08年汽車銷售結構
3.2 2008汽車零部件業發展分析
3.2.1 國Ⅲ排放與變速器技術路線之爭
3.2.2 世貿裁定中國進口零部件關稅敗訴
Industry Report 2009 China's auto 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 ( DPF )
3.2.3 外資開始進入商用車領域的零部件配套
3.2.4 新能源汽車給零部件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機會
3.2.5 金融風暴下零部件產業格局在改變
3.2.6 2008年汽車零部件企業面臨的形式
3.3 稀土產業
3.3.1 稀土在三元催化轉化器上
3.3.2 法國羅地亞集團
3.3.3 我國稀土資源分析
3.4 石油行業分析
3.4.1 導致此輪油價大幅下調的主要原因
3.4.2 下半年國際油價走勢及國內市場預測分析
3.4.3 國際、國內油品市場存在的變數分析
3.4.4 北京歐IV標準油將實現產銷價格平衡
3.5 鉑鈀在汽車中用量上升
3.6 柴油轎車顆粒過濾器的新材料
第四章 柴油顆粒過濾器(DPF)需求分析
4.1 市場需求分析
4.1.1 總體需求分析
4.1.2 重型柴油機市場需求分析
4.1.3 中型柴油機市場需求分析
4.1.4 輕型柴油機市場需求分析
4.2 SUV領域DPF需求分析
4.2.1 SUV市場分析
4.2.2 SUV領域DPF市場需求分析
4.3 輕卡DPF需求分析
4.3.1 輕卡產銷分析
4.3.2 輕卡DPF市場需求分析
4.4 大中型卡車DPF需求分析
4.4.1 重卡市場發展趨勢
2009年中國汽車柴油顆粒過濾器(DPF)行業研究報告
4.4.2 大中型卡車DPF市場需求分析
4.5 中國汽車DPF加裝市場概況
4.5.1 乘用車售后市場用DPF器市場分析
4.5.2 商用車車售后市場用DPF器市場分析
4.5.3 客車售后市場用DPF器市場分析
第五章 柴油顆粒過濾器(DPF)市場分析
5.1 國外DPF市場分析
5.1.1 國外總體市場分析
5.1.2 歐洲市場分析
5.1.3 美國市場分析
5.2 .國內DPF市場特點
5.3 .國內DPF主要企業分析
5.4 2008年發動機市場競爭分析
第六章 國外主要柴油顆粒過濾器(DPF)生產企業分析
6.1 佛吉亞汽車配件公司(FAURECIA)
6.2 莊信萬豐(上海)化工有限公司
6.3 博薩爾集團
6.4 日本揖斐電集團(IBIDEN)
6.5 康寧(CORNING)
6.6 天納克
6.7 瑪涅蒂-馬瑞利集團
6.8 BP公司
6.9 日本愛三工業
第七章 (中:智:林)柴油顆粒過濾器(DPF)行業投融資分析
7.1 企業投資情況分析
7.2 投資機會分析
7.3 投資趨勢預測
7.4 柴油顆粒過濾器DPF在我國發展前景
圖 形
2009 nián zhōngguó qìchē cháiyóu kēlì guòlǜ qì (dpf) hángyè yán jiù bàogào
圖 1 2003-2008年乘用車表現對比分析 單位 萬臺,%
圖 2 2004-2008年中國汽車廠家銷售走勢
圖 3 2005-2008年汽車各大類車型近年走勢對比
圖 4 2007-2008年中國汽車月度總體走勢特征
圖 6 2008年12月汽車主力車型月度產銷特征
圖 7 2001-2008年SUV市場銷量及增長率走勢圖
圖 8 2005年與2010年SUV各級別銷量分布對比
圖 9 2005-2010年我國SUVDPF市場預測(單位:萬臺)
圖 10 2001-2008年輕卡銷量走勢圖(單位:萬輛)
圖 11 2006-2010年我國輕型卡車DPF市場預測(單位:萬臺)
圖 12 2007-2010年大中型卡車DPF需求預測(單位:萬臺)
圖 18 2008年發動機產量構成
圖 19 2008年發動機分機型銷量情況表 單位:臺,%
圖 20 2008年發動機銷量構成
圖 21 2008年發動機銷售企業排名前10家情況及所占市場份額
圖 22 2005-2008年柴油發動機排放標準升級途徑
圖 23 柴油發動DPF市場份額估計
圖 24 汽油車尾氣凈化器市場份額估計
表 格
表 1 汽車歐洲標準排放標準與實施日
表 2 機動車排氣控制趨勢
表 3 中國的零配件企業的主要有四種類型
表 4 過濾器材料及性能
表 5 不同檔次SUV汽車對比分析表
表7 2004-2007中國乘用車保有量
産業レポート2009中國の自動車ディーゼル微粒子フィルター( DPF)
表9 2004-2007中國商用車保有量
表10 2008-2020年中國商用車保有量預測分析
表11 2004-2020年客車保有量及預測分析
表12 2004-2020年大中型客車保有量及預測分析
表13 國外柴油車市場未來預測分析
表14 2008年發動機分機型生產情況表 單位:臺,%
表15 2008年發動機企業排名前10家情況表 單位:臺,%
表16 2008年柴油發動機企業銷量排名前10家情況表 單位:臺,%
《2009年中國汽車柴油顆粒過濾器(DPF)行業研究報告》節選
近年來隨著我國對環境保護越來越嚴格,一批排放控制法規相繼出臺。針對汽車柴油機排放污染物的控制成了當前汽車排放實現達標的主要問題。目前,控制汽車柴油機排放污染物主要是通過機內控制和機外處理兩種技術模式。機外處理技術主要是在柴油車上加裝顆粒過濾器(DPF),實現對排放污染物的控制。
歐洲,柴油車在新車市場中占了40份額,在不久的將來,極有可能達到50份額。其原因是在過去幾年里柴油車的舒適性得到了改善。此外,燃油耗較低以及行駛性能的改善也使柴油轎車獲得了成功。由于歐洲于 2008年開始針對小汽車和輕型商用卡車實施歐Ⅴ排放標準,柴油顆粒過濾器(DPF)將被要求為柴油動力車輛的標準配置。歐洲Ⅴ號排放標準嚴格規定了顆粒排放水平——在歐Ⅴ排放標準下,顆粒的排放標準比以前歐Ⅳ的標準下降80%,其焦點在于它對于顆粒的排放標準要求超過了對氮氧化物的排放標準(歐Ⅳ—25毫克/公里,歐Ⅴ—5毫克/公里)。受此項政策的影響,歐洲目前的柴油顆粒過濾器市場保持著良好的增長趨勢。越來越多的汽車零部件公司開始將重金投向柴油技術的開發,尤其明顯的是柴油顆粒排放技術。同時,柴油車具有耗油低、性能穩定等特點,并且在過去幾年里柴油車的舒適性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因此柴油車在歐洲發展很快。目前,柴油車在歐洲新車市場中占有率達到了50%,瑞典甚至達到了70%。2002年以來,歐洲汽車制造商一直是按自愿的原則采用DPF。首先是法國,德國緊隨其后。2000年歐洲DPF市場收入僅為1000萬美元,到2005年激增至8.73億歐元,2006年該市場產生了14億歐元的收益,在歐Ⅴ排放標準的影響下,到2010年其市場容量還將增大到31億歐元。歐洲于 2008年開始針對小汽車和輕型商用卡車實施歐Ⅴ排放標準,DPF將被要求作為柴油動力車輛的標準配置,歐洲各整車廠已經紛紛推出加裝DPF的轎車,這必然會增加歐洲市場對DPF的需求。2007年電裝宣布與德國博世(Bosch)合資,在波蘭設立開發、生產DPF的合資廠,該廠將制造低成本高效益的堇青石柴油顆粒過濾器。
由于看好美國DPF市場的發展前景,國外一些整車廠和汽車零部件生產商也相繼投入到DPF的研發和生產。2006年10月,大眾、奧迪、寶馬和奔馳四家公司宣布,將建立聯盟來共同分享由德國博世公司和奔馳公司聯合開發的一整套先進柴油機尾氣后處理技術——Bluetec。Bluetec的技術已經相當成熟,根據美國環保局公布的測試數據,采用Bluetec技術的柴油機微粒排放物降低了98%,有害氣體排放降低了80%。奔馳之所以要與另外三家公司分享這一成果,主要看好美國的DPF市場。目前4家公司都已公布了在2008年投放美國市場的車型,包括大眾Tiguan SUV、新奧迪Q7、新寶馬X5 以及大切諾基,這些車型都將采用Bluetec技術。在美國,柴油機的前景被普遍看好。據預測,到2015年,美國柴油車的市場份額將由今天的3.2%上升到12.8%。
我國DPF市場處于起步階段。我國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就開始了DPF問題的探索和研究工作,但進展緩慢。直到2000年,國家才開始對DPF的研究工作給予了一定的支持。二十多年過去了,我國研究DPF的人員越來越多,技術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是,對于DPF的材質和DPF的再生問題仍然沒有得到實質性進展。目前,我國從事研發和生產DPF的企業不多,國內基本無法提供具有成熟應用的DPF產品,還處于邊摸索邊生產階段。2007年初,北京市在實行“北京市在用柴油車排放改造治理示范項目”中,首批采購了100臺DPF產品,安裝在公交、環衛、郵政等系統的柴油車上,開了在中國批量應用DPF的先河。北京的這次采購對DPF生產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個利好前景,一些國外DPF企業加大了市場推廣力度。
目前主要是政府采購市場。據了解,目前除北京外,沈陽也采購了DPF進行試驗,深圳也有這方面的試驗計劃。國內多數城市都期待北京示范項目的試驗效果。但北京采購的第一臺DPF于2007年5月才裝車,現在還無法對DPF應用狀況做出一個明確的評價。同時,采購價格過高制約了政府采購規模的進一步發展,北京首批DPF采購平均單價高達人民幣5萬元。2010年上海舉行世博會,廣州舉辦亞運會,這兩個城市也會有采購DPF的意愿。
DPF技術在我國并不重視。我國在2008年開始全面實施國Ⅲ標準,北京在2008年率先實行國Ⅳ標準,這對DPF來說是一個發展的機遇。但通過對發動機企業的采訪發現,多數企業基本上排除了采用DPF的可能性。據了解,要達到國III的排放標準,柴油車可以通過加裝氧化催化轉化器(DOC)就可以達到排放標準的要求,而且DOC的價格要比DPF的價格便宜。至于國IV標準,有兩種技術路線可供選擇:其一是SCR(選擇性催化還原)技術路線,它是通過優化噴油和燃燒過程,盡量在機內控制微粒的產生,在機外后處理過程,采用尿素溶液對氮氧化物進行選擇性催化還原;其二是EGR+DPF(廢氣再循環加顆粒過濾器)技術路線,它以廢氣再循環為基礎,在機內抑制氮氧化物的產生,在機外后處理過程中采用顆粒過濾器對微粒進行微粒捕捉。兩種技術路線各有優缺點,但綜合各種因素的考慮,目前國內各柴油機生產企業基本上達成在國IV上采用SCR技術路線的基本共識。因此,在未來排放控制技術要求的選擇上,DPF技術在我國并未把它置于比較重視的地位。
DPF在中國的市場未來看好。由于DPF采購價格比較昂貴,只能在一些有財政實力的城市才能實現采購。從北京的采購情況來看,90%的產品應用將應用到排放水平為國I、國II的車輛上,而國III僅占10%。隨著國III、國IV標準的實施,排放水平為國I、國II的公用車輛將快速退出經濟比較發達的城市,主要將應用在一些經濟實力欠佳的城市上,這些城市的財政實力在很大程度制約了對DPF采購需求。據了解,出于試驗目的,北京首期采購 100臺DPF共有7家企業中標,全部為外資企業,平均一家企業只有不到15臺的數量,僧多粥少的局面同樣讓DPF生產企業感覺到市場的無奈。但是,2020年我國汽車保有量將達到1.5億輛,其中柴油轎車的比例將由目前的0.2%在2020年上升至30%,柴油車市場前景廣,這將為DPF在中國的發展提高較大的保證。
車用柴油機行業未來預測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長,2010年市場需求達到270萬臺。預計2008年全年車用柴油機行業的銷售增長率將會在10%左右,全年的銷售量將會達到223萬臺左右;2007年,隨著一些柴油機新產品的正式投產,車用柴油機行業所增加的新產品都是大排量、大功率的柴油機產品。
2008年以來,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中國汽車市場結束了保持多年的高速增長,增長率減緩為6.7%,預計未來2009年中國汽車市場的增長率仍在10%以內。由于柴油發動機的市場規模與柴油汽車的市場規模變動的趨勢基本一致,2008年的增長速度也有媛媛縣的30%左右下降到15%左右。因此保守預計柴油發動機未來幾年市場規模平均增長率會在10%左右。
http://www.qdlaimaiche.com/R_2009-10/2009qichechaiyoukeliguolvqixingyeyan.html
省略………
請撥打:400 612 8668、010-6618 1099、66182099、66183099
Email:KF@Cir.cn 下載《訂購協議》 ┊ 【網上訂購】 ┊ 了解“訂購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