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西會展業迎來重要發展機遇 |
(一)國內外會展業強勁的擴張勢頭,必然會有力推動山西會展業蓬勃發展 |
從國際情況看,在會展業已經成熟的國家,其行業的產值約占其國內生產總值的0.2%左右,美國和德國則達到了1%。以世界頭號會展強國德國為例:每年全球著名的國際性、專業性貿易展覽會,有三分之二在德國舉辦,吸引世界各地的參展商近20萬家。世界上現有五大知名展覽中心,四個在德國。到德國參展已成為許多國家企業的一種習慣,這不僅是去尋找與德國產業界的貿易合作,而且是尋找廣泛的國際合作。德國展覽已成了全球采購的貿易港口。其中西南部城市科隆每年定期舉辦40多個國際性展覽,吸引120多個國家的3.4萬家參展商、200多萬名采購商和專業觀眾,這些客商每年在科隆的消費達15億歐元,其中6億歐元用于旅店和餐飲,3億歐元用于交通和購物,會展業對當地經濟起到了強勁的支撐作用。這些國家會展業的蓬勃發展,為山西發展會展業提供了寶貴的可資借鑒的范例。 |
轉自:http://www.qdlaimaiche.com/R_2009-07/2009nianshanxihuizhanyefenxi.html |
從國內情況看,目前我國會展業的區域性格局已經基本形成。我國會展業作為都市型服務業,已在一些經濟水平較高、基礎設施完善、第三產業發達的城市迅速崛起,區域性格局已經基本形成,出現以北京、上海、廣州、大連、成都、西安、昆明等為會展中心城市的環渤海會展經濟帶、長三角會展經濟帶、珠三角會展經濟帶、東北會展經濟帶以及中西部會展經濟帶五大會展經濟產業帶框架。這些經濟產業帶通過準確的功能定位,逐步形成相互協調、各具特色、梯級發展的互動式會展經濟發展格局。山西即可參與環渤海會展經濟帶,更是作為中西部會展經濟帶的一員,只要措施得力,勢必會從中受到較大的益處。 |
(二)國家對發展會展業高度重視并采取了重要扶持舉措,山西會展業必然會受到相關政策的益處 |
我國會展業的發展壯大和促進經濟發展的獨特作用引起圍務院的關注,2008年底,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搞活流通擴大消費和保持對外貿易穩定增長的政策措施。會議指出,搞活流通是促進消費、擴大內需的重要切入點,必須進一步完善政策,采取有力措施,積極擴大國內消費,切實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在隨后下發的相關文件中,明確提出整合社會資源,因地制宜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消費促進活動,促進會展業發展,帶動相關的住宿、餐飲、交通、通信等消費。這是會展業發展首次列入國務院常務會議議題,足見國家對會展業的重視和期待,山西必然會受到相關支持政策的益處。 |
(三)山西各級政府從政策和制度上都對發展會展業提供了有效的支撐,必然會大力助推會展業的快速發展 |
山西省政府《關于促進物流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要求:推進現代商務服務業的發展,要大力發展會展業;加強與全國行業協會、國際會展機構的交流合作,積極承辦全國煤炭訂貨會等國內會議;發展國際化、專業化、貿易型為主的會展,培育面向世界的會展業知名品牌,舉辦具有產業和地方特色的常設性會展;建設具有國際水準的大型會展中心,改造提升會展業設施水平;擴大會展經濟規模,加強會展業與交通、餐飲、旅游等相關行業的融合,延伸產業鏈。 |
2009年1月,太原市人民政府也下發了《關于加快會展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了關于努力拓展和繁榮會展市場、增強會展主體的核心競爭力、營造會展業發展的良好環境、建立健全會展業管理和協調機制等方面的多項具體措施,并出臺具體辦法對太原會展行業提供政策、人力、物力上的支持,為規范會展市場、推動會展業發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證。 |
Analysis of the 2009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industry in Shanxi |
(四)高速鐵路的開通以及得天獨厚的人文旅游資源和煤炭資源優勢,使山西會展業的發展蘊藏著巨大潛力 |
2009年4月份太原到北京、太原到鄭州高速鐵路的開通,拉近的不僅是京晉、晉豫地理上的距離,更將為山西會展業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北京擁有全國大部分有實力的展覽主辦者和行業資源,其會展業的發展空間不可限量,而鄭州作為中國最具潛力的會展新銳城市,近年來其會展業發展勢頭非常迅猛。隨著高速鐵路的開通,山西便利的交通區位優勢使山西會展業發展正當其時。近幾年來,以平遙國際攝影大展與華夏文明看山西系列展覽為龍頭,山西先后創辦了“侯馬.新田春秋古都文化節”等近20個獨具地域特色的文化活動。悠久的歷史文化給山西留下了豐富的人文旅游資源,古建、石雕、彩塑、壁畫藝術,五臺山古建宗教文化、黃河根祖文化、晉商大院文化等等,都為山西會展業提供了素材。而山西得天獨厚的煤炭能源優勢,小雜糧、干鮮果、草食畜和反季節蔬菜等發展迅猛的特色生態農業資源也為會展活動提供了豐富的內容。 |
二、山西會展業運行特點分析 |
(一)山西會展業相對于全國而言,整體發展蘊藏著空間較大 |
海南的博鰲,從一個貧窮的小漁村變成世界聚焦的會議中心,會展業毫無保留地向國人展示了自己獨特而強大的魅力。“廣交會”、“高交會”、“廈洽會”等等,一個個“金字招牌”為各城市經濟發展注入了令人驚詫的活力。山西是世界公認的“煤都”,目前雖然在省城太原舉辦過兩屆規模較大的“煤博會”,但影響較為有限。據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資料顯示,2004年全省會展業營業收入1779.7萬元,占全省文化產業營業收入的0.07%,會展業增加值僅占全省GDP的0.03%,不足全國平均水平(0.07%)的50%,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非常有限。因此,山西會展營業收入占全國的份額也就比較低,只占0.16%,排在青海、寧夏、內蒙、貴州和甘肅五省前面,與重慶比較接近。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山西會展業相對于全國而言,蘊藏著較大的上升空間 |
(二)地域展館均衡性不足,展館使用效率有待大幅提高 |
2009年山西會展業分析報告 |
山西多數展館主要集中在省城太原,其余地市則寥寥無幾,整體上不具競爭力,無法適應會展業快速發展的客觀需要。第一次經普資料顯示,2004年全省的36個會展單位中,僅太原就擁有25個,其他11個會展單位零散分布在陽泉、晉城等9個市。省會太原成為全省會展業的龍頭,直接收入占全省87.9%。不僅如此,還有相當一部分城市展館使用率十分低下,展館閑置率較高,絕大多數展覽館平均使用率只有10%左右,運行效率偏低。從增速看,近年來展館數量和面積的年遞增率要高于展覽項目的年遞增率,展覽場館平均每平方米建筑面積的收入呈下降的趨勢。 |
(三)單個場館規模較小,難以滿足現代展會的要求 |
作為當今世界展覽業發展最好的國家――德國,其全國展覽面積雖然只有250萬平方米,但其單個展館的面積卻很大,展館的平均面積在10萬平方米以上。山西屈指可數的會展場館中,值得一提的也只有兩個,一個是省展覽館,另一個是煤博展覽館。山西省展覽館,建筑面積2.6萬平米,18個展廳,可容國標展位700個,加上1.5萬平米的室外展場,算省內規格最大的展覽館了。煤博展覽館,建筑面積5000平米,可容國標展位300個,室外展場3000平米,位列第二。展館設施落后,根本無力承擔高檔次的會展。而在中國三大優秀會展城市之一的廣州,其國際會展中心面積達16萬平米,標準展位10200個。承辦了APEC的上海國際會議中心,僅一張會議圓桌就占地256平米。 |
(四)專業會展人才較為短缺,專業技能和管理水平落后 |
優秀的策展人能策劃出很有品位的展會,而不僅僅是賣東西。能挖掘出城市的深厚文化內涵,讓會展真正成為城市名片。作為綜合性很強的行業,會展業需要各類人才,從策展人、設計師、組展人,到搭建工人、管理人員、后勤人員等等,很多人才共同合作才能辦好一次展會。目前我國展覽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能和管理水平與展覽發達國家相比,人員的素質總體來看有較大差距,而山西還不及全國平均水平。統計資料顯示,2004年全省會展業法人單位共有從業人員433人,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學歷人員占1.85%,具有高級技術職稱人員占3.46%,高級技師占0.92%,而全國分別為1.96%、1.85%和0.18。 |
三、加快山西會展業發展的思考 |
2009 nián shānxī huìzhǎn yè fēnxī bàogào |
(一)從戰略高度充分認識和重視會展業對山西轉型發展的深遠意義,真正把會展業作為一項重大產業來抓 |
山西省、2009年のコンベンションや展示會業界の分析 |
會展業素有“觸摸世界的窗口”之稱,因其對相關行業巨大的拉動作用,又被冠以“城市面包”之美名。有人這樣描述會展的魅力:對一個城市來說,舉辦一個會展,就好像是一架飛機在城市上空撒錢。因此,山西一定要從戰略高度充分認識和重視會展業對山西轉型發展的深遠意義,對山西現代服務業中強大的帶動作用,真正把會展業作為山西一個重大產業來抓。當前山西的會展經濟正面臨著中部崛起、擴大開放及產業結構調整等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因此,宜乘勢而為,充分發揮山西承東啟西、縱貫南北的區位優勢和旅游資源優勢,結合山西高速公路、高速鐵路、太原機場擴大等便利條件和優勢,力爭使山西會展業發展有大的突破,實現場館現代化、服務國際化、市場規范化、人才專業化,使會展業成為帶動山西經濟的重要增長點。 |
(二)全方位統籌規劃山西會展業的發展格局,建設一批主題突出、特色鮮明、聚集和輻射功能強大的現代化會展場館 |
對于山西會展業的發展,一定要高標準、嚴要求,大視角、寬領域統籌規劃會展業的格局。首先要強化省城太原會展業的中心地位,在太原市選址建設中部領先、國內一流的山西省會展中心。按照現代化、國際化的標準,進一步改造山西煤博館、山西展覽館等現有的會展場館。其次要兼顧大同、運城、長治等中心城市,將其會展業納入全省的發展規劃,建設一批主題突出、特色鮮明、聚集和輻射功能強大的現代化會展場館。積極爭取在山西設立國際經濟貿易洽談會,使太原成為中西部地區重要的旅游、商務和會展中心。 |
(三)結合山西產業優勢和歷史文化特點,突出山西會展業獨具的“品牌”優勢 |
特色決定成色。對于會展業的定位,一定要緊密結合山西產業優勢和歷史文化特點,突出山西會展業的發展特色。因此,山西會展業的定位應在如下方面著力:以全國煤炭定貨會和世界煤炭博覽會為契機,大力發展煤炭、焦炭及其延伸產品的會展;以重型機械設備、不銹鋼及新材料等產業為突破點,建設全國性的新型工業產品會展中心;以高新技術區的發展為依托,設立山西新技術產品展;以太原國際面食節為依托設立平遙牛肉、面食、汾酒、醋等傳統飲食文化產品展,以及核桃、紅棗、沙棘汁等土特產品展。各地要因地制宜,發展各具特色的會展業。 |
(四)充分發揮“兩只手”的作用,既要注重政府扶持,更要依靠市場運作 |
對于山西會展業的發展,一定要注重政府扶持與市場運作相結合。以德國為例:德國的政府部門和行業協會只是展覽業的管理者和協作者,不直接參與展覽舉辦。但是,德國的展覽場館由政府投資興建,政府是展覽場館的經營者,政府還將展覽業作為支柱產業加以扶持,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措施和優惠政策。在德國,每個展覽都是由展覽組織者與參展商、參觀者以及行業協會密切協商后制定出來的。展覽公司與行業客戶保持經常性聯系,由客戶提供信息,共同探究相關展覽的市場定位,可以有效避免重復辦展。因此,山西可借鑒其經驗,政府一方面要從財力物力上支持或主導建設會展基礎設施,一方面應設立會展業發展專項資金,對展覽規模大、社會效益好、有發展潛力的會展活動給予補貼。同時,對于服務好、質量高、有品牌價值的展會,政府部門應給予國家層面的信譽認證。不僅如此,政府部門還應大力支持和引導會展單位吸引優秀專業人才,并加強對從業人員的專業培訓,造就一支高素質的會展人才隊伍。 |
http://www.qdlaimaiche.com/R_2009-07/2009nianshanxihuizhanyefenxi.html
略……
如需購買《2009年山西會展業分析報告》,編號:03A5939
請您致電:400 612 8668、010-6618 1099、66182099、66183099
或Email至:KF@Cir.cn 【網上訂購】 ┊ 下載《訂購協議》 ┊ 了解“訂購流程”
請您致電:400 612 8668、010-6618 1099、66182099、66183099
或Email至:KF@Cir.cn 【網上訂購】 ┊ 下載《訂購協議》 ┊ 了解“訂購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