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 關 |
|
2006年,美國IBM公司曾與全球電力專業研究機構、電力企業合作開發了“智能電網”解決方案。這一方案被形象比喻為電力系統的“中樞神經系統”,電力公司可以通過使用傳感器、計量表、數字控件和分析工具,自動監控電網,優化電網性能、防止斷電、更快地恢復供電,消費者對電力使用的管理也可細化到每個聯網的裝置。這個可以看作智能電網最完整的一個解決方案,標志著智能電網概念的正式誕生。 | |
2009年1月,奧巴馬發布了《復蘇計劃尺度報告》,宣布將鋪設或更新3000英里輸電線路,并為4000萬美國家庭安裝智能電表。美國推出了自己的智能電網改造計劃,中國將是繼美國之后第二個實施此戰略的國家。中國國家電網公司正在全面建設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干網架、各級電網協調發展的堅強電網為基礎,以信息化、數字化、自動化、互動化為特征的自主創新、國際領先的堅強智能電網。中國發展智能電網應該具有中國式的特點,我國的智能電網將主要以特高壓電網為主干電網,中國式智能電網將定義為堅強的智能的電網。 | |
國家電網首次公布了智能電網的規劃:2009年-2010年是規劃試點階段,重點開展堅強智能電網發展規劃,制定技術和管理標準,開展關鍵技術研發和設備研制,開展各環節的試點;2011年-2015年是全面建設階段,將加快特高壓電網和城鄉配電網建設,初步形成智能電網運行控制和互動服務體系,關鍵技術和裝備實現重大突破和廣泛應用;2016年-2020年是引領提升階段,將全面建成統一的堅強智能電網,技術和裝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我國智能電網將在地區實行試點,然后在全國實行推廣。目前我國政府正在研究中國智能電網的發展戰略和投資規劃,國家電網也在積極準備建設智能電網。預計2009年7月將會出臺我國未來智能電網的發展規劃。 | |
從發展智能電網的深度和廣度考慮,兩大電網公司未來在智能電網方面的總投資將不低于2000億,2015年之前將完成主要框架建設。投資構成上,結合中國式電網的幾大部分目前的狀態和未來的發展方向。我們預計,智能電網的投資構成上,不考慮大規模儲能裝置,配網自動化和用戶側系統將占40%,智能變電站占20%、智能調度占15%、柔性輸電系統(含清潔能源接入側設備)占10%,其他投資占15%。智能電網是未來中國電網新的投資方向,將成為新能源、新技術、新材料的綜合應用平臺,拉動相關產業需求。 | |
《2009-2012年中國智能電網產業市場調查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共八章,首先介紹了智能電網的定義、優點、構成及應用,接著分析了中國電力工業和電網建設發展情況,然后具體介紹了世界及中國智能電網發展現狀、智能電網產業鏈的發展情況,并對中國智能電網相關企業進行了分析,最后分析了智能電網未來發展前景。本報告內容嚴謹、數據翔實,更輔以大量直觀的圖表幫助智能電網企業準確把握行業發展動向、正確制定企業競爭戰略和投資策略。本報告依據國家統計局、海關總署和國家信息中心等渠道發布的權威數據,以及我中心對智能電網產業的實地調研,結合了行業所處的環境,從理論到實踐、從宏觀到微觀等多個角度進行研究分析。它是業內企業、相關投資公司及政府部門準確把握行業發展趨勢,洞悉行業競爭格局,規避經營和投資風險,制定正確競爭和投資戰略決策的重要決策依據之一,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 |
第一章 智能電網的相關概述 |
產 |
1.1 智能電網的概述 |
業 |
1.1.1 智能電網的概念 | 調 |
1.1.2 智能電網的簡介 | 研 |
1.1.3 智能電網的優點 | 網 |
1.1.4 智能電網的應用 | w |
1.2 智能電網的構成 |
w |
1.2.1 智能電網數據采集 | w |
1.2.2 智能電網數據傳輸 | . |
1.2.3 智能電網信息集成 | C |
1.2.4 智能電網分析優化 | i |
1.2.5 智能電網信息展現 | r |
1.3 智能電網關鍵業務應用系統 |
. |
1.3.1 自動計量管理 | c |
1.3.2 移動作業管理 | n |
1.3.3 遠程資產監視和控制 | 中 |
1.3.4 基于IP通信的SCADA | 智 |
第二章 2009-2010年中國電力工業發展分析 |
林 |
2.1 中國電力工業發展概況 |
4 |
2.1.1 電力工業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貢獻 | 0 |
2.1.2 電力規劃保障促進中國電力工業的發展 | 0 |
2.1.3 中國電力市場運營模式與市場結構分析 | 6 |
2.1.4 中國現行電力市場運行形式與特點分析 | 1 |
2.2 2010年中國電力行業發展情況分析 |
2 |
2.2.1 2010年中國電力整體運行情況 | 8 |
2.2.2 2010年中國電力生產情況分析 | 6 |
2.2.3 2010年中國電力輸送情況分析 | 6 |
2.2.4 2010年中國電力消費情況分析 | 8 |
2.2.5 2010年電力固定資產投資情況 | 產 |
2.3 2010年中國電力行業發展情況 |
業 |
2.3.1 2010年1-7月電力總體運行情況 | 調 |
2.3.2 2010年中國電力行業景氣將回升 | 研 |
2.3.3 2010年調控政策對電力行業影響 | 網 |
2.3.4 2010年中國重點電力企業動向 | w |
2.4 電力行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
w |
2.4.1 中國電力工業重點應對八大問題 | w |
2.4.2 電力行業信息化困局有待突破 | . |
2.4.3 電力行業須走與資源相協調道路 | C |
2.4.4 解決電力工業存在問題五大措施 | i |
2.5 電力行業的發展趨勢預測 |
r |
2.5.1 清潔環保高效低耗成電力行業發展方向 | . |
2.5.2 “十一五”電力工業要優化結構和布局 | c |
2.5.3 中國電力工業未來發展前景預測 | n |
第三章 2009-2010年中國電網行業發展分析 |
中 |
3.1 中國電網行業發展概況 |
智 |
3.1.1 “十五”期間中國電網建設成就顯著 | 林 |
3.1.2 “十一五”中國電網建設發展情況 | 4 |
3.1.3 中國電網建設發展面臨的形勢分析 | 0 |
3.1.4 近年來中國電網建設重點領域分析 | 0 |
3.1.5 2010年兩大電網公司電網建設情況 | 6 |
3.2 2009-2010年各地區電網建設情況 |
1 |
3.2.1 2010年成都電網建設穩步推進 | 2 |
3.2.2 2010年遼寧首批電網建設項目啟動 | 8 |
3.2.3 2009年海南省加快推進電網建設 | 6 |
3.2.4 福建加快電網建設促進海西發展 | 6 |
3.3 中國特高壓電網發展情況分析 |
8 |
3.3.1 發展特高壓電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產 |
3.3.2 中國發展特高壓輸電取得重要進展 | 業 |
3.3.3 國家電網公司推動特高壓電網建設 | 調 |
3.3.4 2010年中國特高壓電網建設工程 | 研 |
3.3.5 中國特高壓電網建設的初步規劃 | 網 |
3.4 中國電網建設存在的問題分析 |
w |
3.4.1 中國電網建設存在投資不足問題 | w |
3.4.2 中國電網建設面臨五大問題分析 | w |
3.4.3 中國市場化改革后電網建設的困境 | . |
3.5 中國電網建設的對策及建議 |
C |
3.5.1 中國應加快特高壓電網建設 | i |
3.5.2 加強措施提高現有電網輸送能力 | r |
3.5.3 提升電網輸送設備技術質量水平 | . |
3.5.4 加強中國電網建設的改革建議 | c |
第四章 2010年世界智能電網產業發展分析 |
n |
4.1 國外智能電網研究與應用 |
中 |
4.1.1 世界智能電網研究演進歷程 | 智 |
4.1.2 國外智能電網技術研究近況 | 林 |
4.1.3 國外智能電網建設應用介紹 | 4 |
4.2 美國智能電網發展現狀 |
0 |
4.2.1 美國智能電網發展歷程與相關政策 | 0 |
4.2.2 智能電網成美國經濟刺激方案重要項目 | 6 |
4.2.3 美國商務部與能源部開啟智能電網建設 | 1 |
4.2.4 美國建成智能電網監控室電網全方位監測 | 2 |
4.3 其他國家智能電網發展概述 |
8 |
4.3.1 法國電力試驗智能電網提高風電使用率 | 6 |
4.3.2 日本構建以對應新能源為主的智能電網 | 6 |
4.3.3 澳大利亞斥資1億澳元建造智能電網 | 8 |
4.4 國外智能電網企業發展分析 |
產 |
4.4.1 ZigBee聯盟推動智能電網應用迅速成長 | 業 |
4.4.2 英特爾會議商討擬定智能網絡技術標準 | 調 |
4.4.3 MicroPlanet獲新一代智能電網技術訂單 | 研 |
4.4.4 2009年谷歌公司正式進軍智能電網領域 | 網 |
4.4.5 IBM 積極參與各國政府的智能電網建設 | w |
第五章 2010年中國智能電網產業發展分析 |
w |
5.1 中國智能電網發展背景與意義 |
w |
5.1.1 智能電網的時代背景與戰略意義 | . |
5.1.2 智能電網科技革命的目的與遠景 | C |
5.1.3 中國發展智能電網的必要性分析 | i |
5.2 中國式智能電網的概述 |
r |
5.2.1 中國智能電網定義堅強智能電網 | . |
5.2.2 中國發展智能電網的特點分析 | c |
5.2.3 中國式堅強智能電網的內涵分析 | n |
5.2.4 智能調度是中國式智能電網的核心 | 中 |
5.2.5 柔性輸電系統是智能大電網的特征 | 智 |
5.3 中國智能電網發展概況 |
林 |
5.3.1 中國對智能電網的研發情況 | 4 |
5.3.2 中國智能互動電網構建原則初探 | 0 |
5.3.3 中國智能電網整體產業鏈分析 | 0 |
5.3.4 中國智能電網的發展目標與規劃 | 6 |
5.3.5 智能電網對中國企業影響分析 | 1 |
5.4 2010年中國智能電網區域格局 |
2 |
5.4.1 華北電網智能電網建設扎實向前推進 | 8 |
5.4.2 華東電網創新發展積極建設智能電網 | 6 |
5.4.3 華中區域加快推進智能電網科技攻關 | 6 |
5.5 制約智能電網大規模實施的因素 |
8 |
5.5.1 電網不成熟影響智能電網快速發展的充分性 | 產 |
5.5.2 新能源法規不完善影響智能電網發展必要性 | 業 |
5.5.3 金融危機是阻礙智能電網短期內發展的因素 | 調 |
第六章 中國智能電網相關設備市場需求分析 |
研 |
6.1 特高壓設備 |
網 |
6.1.1 2009-2010年中國特高壓設備市場格局 | w |
6.1.2 2009-2020年特高壓交流設備需求估算 | w |
6.1.3 2009-2020年特高壓直流設備需求分析 | w |
6.1.4 2009-2020年特高壓設備總體需求預測分析 | . |
詳:情:http://www.qdlaimaiche.com/R_2009-07/2009_2012zhinengdianwangchanyeshicha.html | |
6.2 用電信息采集系統 |
C |
6.2.1 計費系統是用戶端智能化的軟件平臺 | i |
6.2.2 2009-2010年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市場格局 | r |
6.2.3 2011-2015年用電信息采集系統設備需求 | . |
6.3 電網調度自動化 |
c |
6.3.1 電網調度自動化系統的相關概述 | n |
6.3.2 中國電網調度自動化市場競爭情況分析 | 中 |
6.3.3 2009-2013年電網調度自動化需求 | 智 |
6.4 智能電表 |
林 |
6.4.1 多功能電能表是用戶端智能化的基礎 | 4 |
6.4.2 2009-2010年中國智能電表市場競爭分析 | 0 |
6.4.3 2011-2015年國網規劃智能電表采購規模 | 0 |
6.5 數字化變電站 |
6 |
6.5.1 智能電網數字化變電站的概述 | 1 |
6.5.2 數字化變電站智能輸電網的物理媒介 | 2 |
6.5.3 2009-2010年數字化變電站競爭情況分析 | 8 |
6.5.4 2011-2015年數字化變電站需求預測分析 | 6 |
第七章 2010年中國智能電網相關公司分析 |
6 |
7.1 深圳市科陸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8 |
7.1.1 科陸電子公司簡介 | 產 |
7.1.2 2009年科陸電子經營狀況分析 | 業 |
7.1.3 2010年科陸電子經營狀況分析 | 調 |
7.1.4 電網用電自動化帶來發展機遇 | 研 |
7.1.5 科陸電子公司發展戰略 | 網 |
7.2 國電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w |
7.2.1 國電南瑞公司簡介 | w |
7.2.2 2009年國電南瑞經營狀況分析 | w |
7.2.3 2010年國電南瑞經營狀況分析 | . |
7.2.4 國電南端公司未來發展的展望 | C |
7.3 上海思源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
i |
7.3.1 思源電氣公司簡介 | r |
7.3.2 2009年思源電氣經營狀況分析 | . |
7.3.3 2010年思源電氣經營狀況分析 | c |
7.3.4 思源電氣公司未來發展展望 | n |
7.4 國電南京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中 |
7.4.1 國電南自公司簡介 | 智 |
7.4.2 2009年國電南自經營狀況分析 | 林 |
7.4.3 2010年國電南自經營狀況分析 | 4 |
7.4.4 國電南自公司未來發展展望 | 0 |
7.5 許繼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
0 |
7.5.1 許繼電氣公司簡介 | 6 |
7.5.2 2009年許繼電氣經營狀況分析 | 1 |
7.5.3 2010年許繼電氣經營狀況分析 | 2 |
7.5.4 許繼電氣公司未來發展展望 | 8 |
第八章 中智~林~ 2010-2015年智能電網投資前景預測 |
6 |
8.1 中國電網發展趨勢與前景 |
6 |
8.1.1 2010年中國電網投資超過3000億 | 8 |
8.1.2 特高壓和智能電網是電網建設方向 | 產 |
8.1.3 特高壓主干網架是智能電網的基礎 | 業 |
8.2 智能電網投資機會與策略 |
調 |
8.2.1 輸變電設備相關企業受益明顯 | 研 |
8.2.2 數字化變電站推廣步伐逐漸加快 | 網 |
8.2.3 智能電表政府補貼有助加快推廣 | w |
8.2.4 電網調度自動化將會先期受益 | w |
8.2 中國智能電網發展前景預測 |
w |
8.2.1 中國智能電網的發展前景預測 | . |
8.2.2 智能電網將成電網投資新方向 | C |
8.2.3 中國智能電網市場容量分析 | i |
圖表目錄 | r |
圖表 1 智能電網的功能及說明 | . |
圖表 2 智能電網示意圖 | c |
圖表 3 基于數據通信的一體化解決方案示意圖 | n |
圖表 4 智能電網與現有電網的區別 | 中 |
圖表 5 智能電網節能減排成本低廉 | 智 |
圖表 6 智能電網應用范例 | 林 |
圖表 7 智能電網的主要應用 | 4 |
圖表 8 智能電網的構成 | 0 |
圖表 9 智能電網的高級分析 | 0 |
圖表 10 智能電網的遠程資產監控與資產管理 | 6 |
圖表 11 “準四段式”電力市場結構基本框架圖 | 1 |
圖表 12 中國各級電力市場的關系 | 2 |
圖表 13 2010年被抽查的七家燃煤電力企業脫硫情況 | 8 |
圖表 14 2010年至今主要電力交易管理政策 | 6 |
圖表 15 2010年電力監管抽查結果 | 6 |
圖表 16 2010年至今對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支持政策 | 8 |
圖表 19 2001-2010年中國發電量統計及增長情況 | 產 |
圖表 20 2010年中國發電量月度數據統計 | 業 |
圖表 21 2010年中國各省區發電量排名情況 | 調 |
圖表 22 2003-2010年中國發電裝機容量統計 | 研 |
圖表 23 2006-2010年各月水、火電發電量占總發電量比重 | 網 |
圖表 24 2010年發電量結構中各種發電占百分比 | w |
圖表 25 2010年各月火電發電量及增長趨勢 | w |
圖表 26 2010年各月水電發電量及增長趨勢 | w |
圖表 27 2010年1-11月全國跨區域送電及電力進出口情況 | . |
圖表 29 2010年各產業用電量及增長趨勢 | C |
圖表 30 2010年中國電力消費結構 | i |
圖表 31 2010年各月累計電力固定資產投資及增長趨勢 | r |
圖表 32 2005-2010年中國電源投資比例 | . |
圖表 33 2004-2009年中國全社會用電量增長趨勢圖 | c |
圖表 34 2004-2009年中國發電量增長趨勢圖 | n |
圖表 37 2004-2009年中國核電發電量增長趨勢圖 | 中 |
圖表 39 2003-2009年中國水電裝機容量及增長速度 | 智 |
圖表 40 2003-2009年中國火電裝機容量及增長速度 | 林 |
圖表 41 2009年1-10月電力行業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 4 |
圖表 42 2003-2010年中國220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長度 | 0 |
圖表 43 2003-2010年中國220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長度趨勢圖 | 0 |
圖表 44 “十一五”各地區電源開工,投產,結轉規模 | 6 |
圖表 45 “西電東送”總體規劃規模 | 1 |
圖表 47 2009-2010年國家電網公司營業收入增長趨勢圖 | 2 |
圖表 49 2010年國家電網公司110(66)千伏及以上電網投資結構圖 | 8 |
圖表 53 世界智能電網發展歷程與大事記 | 6 |
圖表 54 美國智能電網可以實現的功能 | 6 |
圖表 56 美國電力市場模式--零售競爭模式 | 8 |
圖表 58 美國765KV 超高壓輸電線路現狀及規劃 | 產 |
圖表 59 美國智能電網的綜合社會效益 | 業 |
圖表 60 IBM 積極參與各國政府的智能電網建設 | 調 |
圖表 61 中國智能電網特征 | 研 |
圖表 62 智能調度示意圖(1) | 網 |
圖表 63 智能調度示意圖(2) | w |
圖表 64 大型網調、省調和地調系統硬件結構圖 | w |
圖表 65 配網調度系統 | w |
圖表 66 在線決策系統的五大模塊 | . |
圖表 68 中國智能互動電網構建原則初探 | C |
圖表 69 智能電網整體產業鏈各環節 | i |
圖表 70 中國“智能電網”三階段發展規劃時間表 | r |
圖表 71 華東電網關于智能電網三步走戰略 | . |
圖表 72 2010年中國各月電源、電網投資及比例 | c |
圖表 73 晉東南項目一次設備份額情況 | n |
圖表 74 2009-2010年中國換流閥市場份額 | 中 |
圖表 76 國網交流特高壓規劃造價估算 | 智 |
圖表 77 晉東南-南陽-荊門1000kV 特高壓線路一次設備情況 | 林 |
圖表 78 淮南-上海(雙回)特高壓線路一次設備估算 | 4 |
圖表 79 特高壓一次設備投資占比估算 | 0 |
圖表 80 2020年特高壓交流一次設備需求測算 | 0 |
圖表 81 “十一五“規劃內1000kV 線路 | 6 |
圖表 83 特高壓直流一次設備占比測算 | 1 |
圖表 84 2020年特高壓直流一次設備需求測算 | 2 |
http://www.qdlaimaiche.com/R_2009-07/2009_2012zhinengdianwangchanyeshicha.html
…
相 關 |
|
熱點:智能電網的基本概念、智能電網信息工程、下載國家電網app繳費、智能電網遠程抄表系統、智能電網關鍵技術有哪些、智能電網的管理屬于什么類人工智能、智能電網信息工程學費、智能電網的發展趨勢、智慧電網
如需購買《2009-2012年中國智能電網產業市場調查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編號:03A5626
請您致電:400 612 8668、010-6618 1099、66182099、66183099
或Email至:KF@Cir.cn 【網上訂購】 ┊ 下載《訂購協議》 ┊ 了解“訂購流程”
請您致電:400 612 8668、010-6618 1099、66182099、66183099
或Email至:KF@Cir.cn 【網上訂購】 ┊ 下載《訂購協議》 ┊ 了解“訂購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