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燃料油市場今年來發展顯著,受國際市場影響較大,具體來說,我國燃料油市場發展表現出如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一)2006年上半年價格高位盤整
2006年燃料油市場價格高開高走,由于前期市場價格長期處于高位,需求受到打壓,造成價格上漲乏力,價格升勢趨緩。黃埔高硫180CST上半年均價為3517元/t,同比上漲了38%,而較2005年下半年僅增長10%;山東俄羅斯M100上半年均價為3699元/t,同比上漲36%,較2005年下半年上漲11%。國產燃料油漲勢略好于進口燃料油,華南250#上半年均價為3203元/t,同比上漲47%,較2005年下半年上漲12%;而山東渣油上半年均價為3238元/t,同比上漲近70%,較2005年下半年上漲27.6%。
(二)受國際市場影響顯著
近年來國內從國際市場進口燃料油都是以新加坡燃料油市場價格為基準價,加上運費成本。進口燃料油的一般成本=(MOPS價格+到岸貼水)×匯率×稅率+其他各項費用。其中匯率和稅率相對固定,雜費為75元/t左右,而到岸貼水一般在8--15美元/t的范圍內波動,可變項主要為普氏報價,所以對進口價格影響最大的就是新加坡市場價格。近年來隨著我國燃料油進口量的不斷增加,國際市場價格對國內市場的影響也日趨顯著。而廣東遠離原油產地,燃料油自產資源缺乏,同時擁有許多燃油電廠及陶瓷、建材等生產企業,是燃料油的最大消費市場及集散地,其市場價格是國內市場的晴雨表。2005年黃埔進口高硫180CST價格漲幅達38.44%,相比2004年7.8%的漲幅,大幅增加了30.64個百分點。
(三)需求逐漸下降
綜合來看,2006年由于燃料油供應減少較多,燃料油供需缺口有所減小達4389.5萬t。2006年世界燃料油需求和供應均將呈現下降趨勢,僅亞洲非經濟合作組織國家對重質燃料油的需求呈現增長態勢,主要受我國1.8%年均增長率的驅動。然而隨著我國電力方面燃料結構調整,燃料油需求減少,預計2006年,亞太非經濟合作組織國家燃料油需求也將下降。
由于燃料油容易帶來環保問題,所以替代能源的開發不斷出現。但是在我國替代燃料油的主要燃料是煤、天然氣和奧里乳化油等。專家認為,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近期燃料油替代難以大規模展開。目前煤的供應出現緊張態勢,同時近來煤價有所上漲,再加上環境、技術等方面問題,煤替代燃料油的規模將受到影響;2006年以后,隨著西氣東輸、廣東LNG項目以及與委內瑞拉奧里乳化油項目的逐步建成投產,燃料油替代規模會逐步擴大,特別是在發電領域。根據有關部門的計劃和一些部門的預測,今后國內發電領域燃料油需求將有所下降,但占我國燃料油需求近1/4的交通運輸領域燃料油需求會因水上運輸業的發展而有所增長;化工、建材以及鋼鐵等領域因其快速發展、替代燃料增長的局限性等方面的原因,燃料油需求短期內仍會有所增長。
本研究報告依據國家統計局、國家海關總署、中國石油化工協會及相關行業協會的統計,對2004年我國燃料油市場的生產、銷售、市場情況、行業結構、產品以及進出口情況等作了詳盡的分析,同時參考相關行業的發展趨勢,對今后我國燃料油市場的發展做出預測。為燃料油生產及投資企業制定生產、營銷方案、發展策略以及尋找投資機會等提供充分的依據。
第一章 行業概述
第一節 燃料油的定義
一、國外的定義和分類
二、我國的定義
第二節 燃料油的分類
第三節 燃料油的現行標準
一、新加坡普氏(PLATTS)對燃料油的質量要求
二、上海期貨交易所燃料油質量標準
三、工業燃料油標準
四、進口燃料油標準
第四節 上下游關聯產業-石油化工的發展
一、石油概述
二、石化工業概述
三、石油化工的發展
詳^情:http://www.qdlaimaiche.com/R_2007-12/2008_2010nianranliaoyoushichangfenxi.html
四、石油化工的作用
第二章 燃料油產業投資特性與產業政策
第一節 燃料油產業投資特性
一、中國燃料油煉油企業的收益情況
二、中國燃料油投資原則與方向
三、行業壁壘及其效果
四、投資風險
第二節 國家發展節能政策
一、“十一五”工業節水、節油目標確定
二、穩定國內油市的政策
第三節 國家對燃料油進出口企業的管制
第四節 我國石油能源政策戰略分析
一、中國擬建石油儲備制度
二、中國油氣行業將進一步開放
三、新的成品油批發管理體制
第五節 石油產業技術政策發展分析
一、石油產業技術政策制定和實施的背景
二、石油產業技術總體發展戰略和目標
三、石油產業技術發展方向
四、發展石油產業技術的主要政策措施
第三章 國際燃料油市場現狀
第一節 世界能源消費結構
第二節 世界發達與發展國家能源結構特點
第三節 近十年世界巨型油氣田發現分析
第四節 近期國際重質燃料油消費變化趨勢
第五節 世界各地區燃料油需求分析
一、北美地區燃料油的消費情況
二、拉美地區燃料油的消費情況
三、西歐地區燃料油的消費情況
四、亞洲地區燃料油的消費情況
第六節 國際燃料油市場進出口分析
第七節 國際燃料油市場價格變動分析
一、國際價格決定模式
二、國際價格變動趨勢
三、國際價格與國內價格的關系
第四章 中國燃料油行業的發展現狀
第一節 我國燃料油生產分析
一、地區供給狀況分析
二、生產集中度分析
三、主要廠商情況分析
第二節 中國燃料油市場基本情況
第三節 我國燃料油市場供應情況
第四節 我國煉油行業總體市場規模
第五節 2006我國燃料油進出口分析
一、進口總量分析
二、進口結構分析
三、不同地區進口狀況分析
2008-2010 fuel oil market research report
第六節 我國燃料油市場消費與需求情況
第七節 2006年國際國內石油及燃料油市場行情成因分析
一、2006年全球石油市場供需面的顯著利多
二、2006年全球經濟的高速增長
三、多數產油國的產能飽和
四、美國能源市場的供應及需求變化
五、國際政治局勢的復雜及緊張
六、國際大型投資基金在國際石油期貨市場的交易策略
七、美元的持續下跌
八、新加坡燃料油市場行情總體弱于美國WTI原油期價
九、國內燃料油市場需求有所下降
第八節 我國水上油品市場及油品水上運輸情況
一、我國水上油品市場分析
二、我國成品油水上運輸情況
第五章 我國燃料油期貨市場分析
第一節 燃料油期貨重大意義
第二節 燃料油品種上市對期市的影響分析
第三節 燃料油期貨是我國石油期貨市場的突破口
一、石油期貨功能
二、我國建立石油期貨市場的必要性
三、選擇燃料油作為第一只石油期貨交易品種的原因
第四節 燃料油期貨交易分析
一、影響燃料油期貨價格走勢的基本因素
二、國內燃料油未來供求潛在變化分析
三、對燃料油期貨交割相關問題的思考
第五節 2006年中國燃料油期貨市場回顧
一、全球原油供需預測分析
二、燃料油供需預測分析
三、市場參與者結構的變化
第六章 燃料油行業市場分析
第一節 船用燃料油
一、中國船用燃料油生產規模及進出口分析
二、中國船用燃料油行業發展現狀
第二節 爐用燃料油
一、中國爐用燃料油生產規模及進出口分析
二、中國爐用燃料油行業發展現狀
三、中國爐用燃料油消費應用領域
第三節 其他等行業用燃料油
一、其他行業用燃料油生產規模及進出口分析
二、其他等行業用燃料油行業發展現狀
第七章 未來五年燃料油行業消費預測分析
第一節 “十一五”期間中國燃料油消費的影響因素
一、國家政策的影響
二、國際市場較高燃料油價格抑制進口消費
三、替代能源的影響
第二節 中國燃料油的消費現狀及變化趨勢
第三節 中國燃料油市場供求預測分析
2008-2010年燃料油市場分析調研報告
一、燃料油產量將有增長
二、進口預測分析
第四節 中國燃料油需求預測分析
一、根據消費行業對燃料油需求進行預測分析
二、根據港口建設對燃料油需求進行預測分析
三、兩種方式對船用燃料油消費預測對比分析
第八章 2006-2007年燃料油行業競爭格局分析
第一節 國際燃料油競爭格局分析
一、全球石油化工兼并重組浪潮熱度不減
二、全球石油石化業界形成新格局
三、應對競爭的發展趨勢-兼并聯合
四、組成松散的聯盟已經成為兼并之外的重要聯合與合作形式
五、精兵簡政、增創效益
第二節 我國燃料油行業壟斷競爭現狀
一、我國燃料油行業壟斷競爭格局
二、我國燃料油行業國際競爭力
三、銷售渠道競爭分析-加油站爭奪戰戰事升級
第三節 我國燃料油競爭格局發展預測分析
一、影響競爭格局發展的主要因素
二、中國燃料油市場競爭戰略分析
第九章 中國燃料油企業分析
第一節 中國燃料油企業現狀
一、技術水平
二、各供應商供應數量
第二節 中國燃料油企業對外合作戰略
一、我國燃料油企業發展對外上游資源合作戰略
二、發展對外科技合作戰略
三、發展對外工程承包和勞務合作戰略
第三節 對我國公司今后燃料油經營工作的建議
一、充分利用中國廣闊的燃料油市場
二、做好燃料油經營中的風險管理
三、高度重視資金的回收
四、參與新加坡PLATT’S燃料油交易市場的交易
五、對參與新加坡PLATT’S市場具體做法的意見
第四節 中國燃料油企業的發展戰略分析
一、中石化集團公司發展戰略分析
二、中石油集團發展戰略分析
三、中海油發展戰略分析
第十章 燃料油市場發展趨勢預測與發展趨勢(1~5年分析)
第一節 世界煉油業發展趨勢預測
一、世界煉油石化業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二、全球煉油石化業的經濟動向與發展戰略
三、世界煉油石化業發展趨勢對我國石化工業的影響
第二節 我國燃料油市場發展趨勢
一、我國燃料油市場總體形勢展望
二、未來中國燃料油進口和消費趨勢
三、我國燃料油市場發展趨勢
2008-2010 nián ránliào yóu shìchǎng fēnxī diàoyán bàogào
四、燃料油市場價格變化發展趨勢
第三節 中國燃料油政策趨勢預測
一、未來三年政策趨勢預測
二、未來五至十年政策趨勢預測
第四節 燃料油產品的優勢和劣勢分析
一、優勢
二、劣勢
第五節 中-智林-燃料油市場策略建議
一、產品策略
二、價格策略
三、市場策略
圖表目錄
圖表 12004年世界一次性能源消費結構
圖表 2近五年來北美燃料油消費變化趨勢單位萬噸
圖表 3近年來拉美燃料油消費趨勢單位:萬噸
圖表 4近年來西歐燃料油消費趨勢單位萬噸
圖表 5近年來亞洲燃料油消費狀況單位萬噸
圖表 6近年來世界主要地區燃料油進出口情況單位萬噸
圖表 72004年我國燃料油生產的區域結構
圖表 82005年我國燃料油生產集中度
圖表 92005年我國國內燃料油供應量及增長情況
圖表 10我國燃料油進口量、消費量及進口依存度變化趨勢
圖表 112006年各季度我國燃料油需求量及進口量單位:萬噸
圖表 12美國原油生產情況分析
圖表 132006年1-9月我國燃料油生產、進口及消費總量單位萬噸
圖表 14近年來我國船用燃料油產量單位萬噸
圖表 15近五年來我國船用燃料油進口狀況單位:萬噸
圖表 16近年來我國船用燃料油消費情況單位萬噸
圖表 17今年來我國爐用燃料油產量單位萬噸
圖表 18今年來我國爐用燃料油進口態勢單位萬噸
圖表 19近年來我國爐用燃料油消費需求情況單位萬噸
圖表 20近10年來我國工業用爐行業燃料油消耗情況單位萬噸
圖表 21近十年來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燃料油消耗情況單位萬噸
圖表 22近年來其他行業用燃料油生產狀況單位萬噸
圖表 23近年來其他行業燃料油進口狀況單位萬噸
圖表 241995年以來其他行業燃料油消費狀況單位萬噸
圖表 252005年我國燃料油消費結構
圖表 26船用年來我國爐用燃料油消費曲線及趨勢線擬合圖
圖表 27今后五年我國船用燃料油消費預測單位萬噸
圖表 28近年來我國爐用燃料油消費量及回歸分析單位萬噸
圖表 29未來五年我國燃料油消費預測單位萬噸
圖表 30近五年我國沿海港口貨物吞吐量單位億噸
圖表 31根據我國沿海港口吞吐量對船用燃料油需求的預測單位萬噸
圖表 32用兩種方式對我國船用燃料油消費的預測對比分析單位萬噸
圖表 33我國燃料油行業壟斷競爭格局
圖表 342005年我國燃料油生產行業前十名企業生產情況單位萬噸
圖表 35燃料油標準提高前后我國燃料油消費對比分析單位萬噸
2008-2010燃料油の市場調査レポート
圖表 362006年我國燃料油價格指數變化
表格 1新加坡普氏(PLATTS)對燃料油的質量要求
表格 2上海期貨交易所燃料油質量標準180CST燃料油質量標準
表格 3工業燃料油標準——催化柴油工業燃料油質量標準
表格 4進口低硫180號燃料油質量標準
表格 5進口低硫380號燃料油質量標準
表格 6世界石油探明儲量10億桶
表格 72004--2005年世界各地區乙烯能力狀況單位:萬噸
表格 9“十一五”期間我國各地區單位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降低指標計劃表
表格 102003年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能源消費結構對比分析
表格 11近年來世界主要地區燃料油進出口情況單位萬噸
表格 12中國主要年份分地區燃料油生產量統計(1995--2004)單位:萬噸
表格 132005年國內燃料油主要生產企業產量萬t
表格 14中國2004年燃料油產量前10位企業統計單位:噸
表格 15中國主要年份分行業燃料油消費總量統計(1995--2004)單位:萬噸
表格 162005年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煉油廠平均規模萬t/a
表格 17我國石油石化公司與四大跨國公司的經營指標比較(2004年)億美元
表格 192006年1-2月我國燃料油進口地來源
表格 21我國不同區域燃料油進口情況分析
表格 22中國主要年份分地區燃料油消費量統計(1990--2004)單位:萬噸
表格 23中國主要年份燃料油平衡統計(1990--2004)單位:萬噸
表格 24近五年來我國沿海港口貨物吞吐量和船用燃料油消費量的相關性
表格 25用兩種方式對我國船用燃料油消費的預測分析對比單位萬噸
表格 262004年我國燃料油消費總量及缺乏消費彈性的燃料油行業消費量
http://www.qdlaimaiche.com/R_2007-12/2008_2010nianranliaoyoushichangfenxi.html
略……
請您致電:400 612 8668、010-6618 1099、66182099、66183099
或Email至:KF@Cir.cn 【網上訂購】 ┊ 下載《訂購協議》 ┊ 了解“訂購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