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風能概述
第一節 風能資源
一、風能
二、風能的優缺點
三、風能的利用方式
四、風能利用歷史概述
五、世界各國大力開發風能的原因
第二節 風力發電
一、風力發電的歷史
二、風力發電的原理
三、風力發電的優勢
第三節 世界風能資源
一、風的全球資源及分布
二、風的全球資源估評
三、風能的全球地區分布
第四節 中國風能資源
一、中國風能概況
二、中國風能資源分布
三、中國利用風能的歷史
四、中國風能利用現狀
第二章 全球風電發展狀況分析
第一節 世界風電市場發展分析
轉-載-自:http://www.qdlaimaiche.com/R_2007-11/2007_2008fengnengshichangshendudiaoy.html
一、2005年世界風電總裝機容量分析
二、世界風電在能源發電中的地位
第二節 2001-2005年風電裝機容量地區國家分析
一、2001年世界風電裝機容量國別分析
二、2002年世界風電裝機容量國別分析
三、2004-2005年世界風電裝機容量地區國別分析
四、2006世界風電裝機容量地區國別分析
五、2005-2006年世界風電最新動態
第三節 國內外風能開發利用與風力發電設備
一、世界風電發展態勢
二、我國風電發展情況
三、風電技術開發與風電設備制造
四、我國風電設備市場探悉
五、2020年中國風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預測分析
六、世界風電裝機容量增長預測分析
第四節 2002-2005年世界主要國家風電市場發展分析
一、德國
二、西班牙
三、丹麥
四、荷蘭
五、英國
六、美國
七、日本
八、印度
九、澳大利亞
十、加拿大
第三章 電力行業的發展
第一節 電力行業的總體發展概況
一 中國電力工業的歷程回顧
二 中國電力行業的總體發展情況
三 中國電力消費與經濟增長的均衡關系淺析
四 國內電力工業的能效問題淺析
五 電力工業煤炭消費量的計量經濟模型研究
第二節 2006年中國電力行業的發展
一 2006年中國電力行業的運行分析
二 2006年電力行業固定資產投資
三 2006年電力生產業工業總產值
四 2006年電力生產業虧損企業虧損情況
五 2006年電力生產業收入與利潤
六 2006年電力供應業工業總產值
七 2006年電力供應業虧損企業虧損情況
八 2006年電力供應業收入與利潤
第三節 2007年中國電力行業發展分析
一 2007年中國電力工業生產簡況
二 2007年中國電力工業生產分析
Depth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wind energy market in 2007-2008
三 2007年中國電力供需基本平衡
第四節 電力行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一 中國電力環保發展面臨的挑戰
二 國內電力工業發展存在的四個難題
三 電力工業發展亟需解決的八個問題
四 國內應大力發展風電以彌補電力供應不足
五 電力行業要科學規劃協調發展
六 破解電力行業困境的途徑
第五節 電力行業的發展趨勢
一 清潔環保高效低耗成電力行業發展方向
一 “十一五”時期電力工業要優化結構和布局
三 “十一五”時期中國電力裝機規模年均增長8.5%
四 2020年中國電力發展前景展望
第四章 中國風力發電裝機容量分析
第一節 中國風電裝機容量發展現狀
一、2000-2006年中國風電累計裝機容量變化分析
二、2006年當年裝機容量變化分析
第二節 2002-2006年中國地區風電裝機容量分析
一、2002年中國地區風電裝機容量分析
二、2003年中國風電地區風電裝機容量分析
三、2004年中國風電地區裝機容量分析
四、2005年中國風電地區風電裝機容量分析
五、2006年中國風電地區風電裝機容量分析
第五章 中國主要地區風力發電的發展
第一節 內蒙古
一 內蒙古大型并網風力發電的發展潛力大
二 內蒙古靠風能資源帶動風電產業的發展
三 內蒙古加快風電資源的開發速度
四 “十一五”期間將內蒙古大力發展為國家級風電基地
第二節 新疆
一 新疆風力發電的魅力無限
二 新疆風電產業發展加速欲建亞洲最大的風力發電場
三 新疆風力發電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四 新疆三大風力發電公司欲合并重組
五 “十一五”時期新疆地區將達到全疆電網聯網
第三節 遼寧
一 40億風電項目在遼寧凌源落戶
二 能源新政引發遼寧風電發展熱潮
三 遼寧省阜新市開始形成風電發展百萬千瓦規模規劃
四 遼寧法庫縣制定出臺風力發電優惠新政策
五 遼寧葫蘆島將建中國最大風力發電場
第四節 廣東
一 廣東發展風力發電是雙贏選擇
二 廣東風力發電發展迅猛
三 電力改革使廣東風電發展存在政策瓶頸
2007-2008年中國風能市場深度調研分析
四 廣東省大力發展風力發電以緩解能源緊張局面
五 2020年廣東風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300萬千瓦
第五節 河北
一 河北省風力發電開發增速
二 有利于河北省發展風力發電的時機
三 河北省風力發電資源開發的對策以及措施
第六章 中國主要的風力發電場
第一節 廣東南澳
一 廣東南澳風力發電步入商品性開發階段
二 南澳華能風電場二期工程開始實質性建設
三 南澳風力發電開發推進縣域經濟的發展
第二節 達坂城風電場
一 新疆達坂城風力發電場介紹
二 達坂城風電場成為發展潔凈再生能源的樣本
三 新疆達坂城成為國內最大風力發電地區
四 達坂城風電三廠一期工程已開工建設
第三節 輝騰錫勒風電場
一 輝騰錫勒風電場項目概況
二 內蒙古輝騰錫勒風電場成為中國單機容量最大的風力發電場
三 輝騰錫勒風電場發展造就全國大型風電基地
四 內蒙古輝騰錫勒風力發電場裝機容量處于中國第二
第七章 不同能源發電特點比較分析
第一節 世界能源的發展趨勢預測
一、發達國家都在大力推進可再生能源的發展
二、清潔、高效成為能源生產和消費的主流
第二節 常規能源的現狀及發展概述
一、煤炭
三、水能
四、核能
第三節 新能源的資源地位分析
一、太陽能資源
二、風能資源
三、生物能
四、地熱能
第四節 新能源的技術情況分析
一、太陽能技術分析
二、風能技術分析
三、生物能技術分析
四、地熱能技術分析
五、海洋能技術分析
第五節 新能源的經濟成本分析
一、太陽能發電成本居高不下
二、風電成本已經具有市場競爭能力
三、中國風力發電成本及上網電價分析
2007-2008 nián zhōngguó fēng néng shìchǎng shēndù tiáo yán fēnxī
四、2004年最新統計各地風電上網電價
第八章 風力發電設備市場分析
第一節 世界風電設備分析
一、世界風電設備技術分析
二、世界風電設備市場分析
三、2003-2005年世界風電設備市場競爭格局分析
第二節 中國風能設備市場規模及其成長性預測(2006-2011年)
一、2006-2020年中國風力發電裝機容量預測分析
(一)2000-2005年中國風電裝機容量
(二)2006-2015年裝機容量預測分析
二、2005-2020年風力發電設備價格現狀與預測分析
三、2006-2020年中國風力發電設備市場容量預估
第三節 中國風電設備競爭分析
一、2004-2006年中國風電設備制造業產業鏈
二、2004-2005年中國風電設備市場競爭分析
三、2004-2005年中國風力設備市場競爭格局分析
四、2005年風力發電設備廠商安裝風電場裝機臺數和裝機容量詳細統計
第四節 2007-2011年中國風力發電設備競爭格局走勢預測分析
一、2006-2007年中國風力發電設備主要提供商產能
二、2007-2011年進口品牌和國產品牌競爭格局走勢預測分析
三、2007-2011年國內風力發電廠商競爭格局走勢預測分析
第五節 風電機組技術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一、風機技術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二、電機技術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三、風機技術未來發展方向
第九章 國內風電設備重點企業
第一節 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簡介
(二)公司經營范圍
(三)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專利申報情況
(四)2003-2005年金鳳科技公司經營情況評價
第二節 西安維德風電設備有限公司
第三節 浙江運達風電設備有限公司
第四節 上海申新風力發電有限責任公司
第五節 中航(保定)惠騰風電設備有限公司
第十章 未來風電市場預測分析
第一節 2005-2014年全球風電市場發展預測分析
一、短期預測:2005-2009年
二、長期預測:2010-2014年
三、世界各國地區2010,2020年裝機目標
第二節 2005-2020年中國風電市場發展預測分析
一、2006年中國風力發電行業回顧
二、2005-2020年不同類型發電裝機容量預測分析
三、2005-2020年不同機構對中國風電增長預測分析
第十一章 風力發電產業投資分析
2007-2008の風力エネルギー市場の深さの調査と分析
第一節 投資機會
一 國際風力發電新增加的投資達到了140億美元
二 中國風力發電的飛速發展
三 風力發電的基礎薄弱市場廣闊
四 到2030年風力發電欲為人類提供30%的電力
五 能源替代產品前景向好風電產業投資方興未艾
六 風力發電產業投資回報率可觀
第二節 中國風電場建設投資構成與分析
一 風電場建設單位千瓦投資
二 風電場建設投資構成
三 建議
四 結論
第三節 投資風險
一 風電產業存在的隱含風險
二 風力發電投資過熱遭遇定價瓶頸
三 風電初級階段市場存在巨大風險
四 風力發電建設項目存在的信貸風險
五 風電投資需要注意的政策屏障
第四節 中智.林 投資注意事項及前景
一 投資熱潮引發風電設備進口快增長相關問題有待關注
二 風力發電投資瓶頸亟需破解
三 海洋風電以及潮汐電的發展潛力大
四 風力發電將迎來投資熱潮
http://www.qdlaimaiche.com/R_2007-11/2007_2008fengnengshichangshendudiaoy.html
……
請您致電:400 612 8668、010-6618 1099、66182099、66183099
Email:KF@Cir.cn 【網上訂購】 | 下載《訂購協議》 | 了解“訂購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