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 關 |
|
第一章 我國加油站的相關概述
第一節 中國加油站概述
一、由分散經營向規模經營轉化
二、社會各業加油站在競爭中相互促進,共同提高
三、經營由單一品種向多種經營延伸
四、由價格競爭向品牌競爭轉化
五、由經驗型管理向規范化管理轉化
第二節 加油站建設重要性分析
第三節 加油站發展政策環境分析
一、國家出口退稅政策變更對國內成品油市場的影響
二、成品油市場管理暫行辦法解讀
三、成品油批發準入可能不設加油站門檻
四、成品油批發管理新辦法及其影響
第四節 安全評價對加油站的作用分析
一、安全評價的含義
二、安全評價的分類
三、安全評價的法律依據
四、安全評價對加油站的作用
第二章 國際加油站的發展分析
第一節 境外四國加油站的設置分析
一、瑞典
二、美國
三、阿根廷
四、意大利
第二節 境外四國加油站油品銷售分析
一、瑞典
二、美國
三、阿根廷
四、南非
第三節 美國加油站調查分析
一、分布密,人員少,效率高
二、信息化、自動化程度極高
三、經營管理于無聲處
四、中美加油站差異對比
詳.情:http://www.qdlaimaiche.com/DiaoYan/2012-09/jiayouzhanshichangyanjiufenxi.html
第四節 美國加油站的經營之道分析
一、以服務為主旨的經營理念
二、各具特色的企業文化
三、明確的市場定位
四、統一的品牌形象
五、多元化的業務
六、信息化程度較高的管理
七、靈活的定價方式
八、啟示和建議
第五節 美國加油站發展的成功經驗分析
一、布局設計以方便車輛加油為原則,加油站外觀突出視覺沖擊力
二、注重應用新技術,使加油更快捷、安全和環保
三、積極開展非油品銷售,拓寬常規業務領域
四、經營理念先進,管理科學、規范
第六節 歐洲加油站分析
一、加油站選址及環保
二、綜合服務
三、便利店的經營管理
四、定價及信息化建設
第七節 英國加油站建設運營現狀及對我國的啟示
一、英國成品油零售市場現狀
二、科學合理的建設
三、規范高效的管理
四、游刃有余的營銷策略
五、對我國加油站發展的幾點思考
第八節 德國加油站經營狀況及對我們的啟示
一、德國加油站概況
二、德國加油站的經營形式
三、德國加油站的主要經營特點
四、對我們的幾點啟示
第九節 日本加油站TBA銷售經驗借鑒
一、日本加油站發展概況
二、日本加油站開展非油品銷售的經驗
三、國內開展TBA銷售的初步分析和實踐
第十節 國外的加油站便利店
一、美國:以人為本的特色服務
二、德國:安全至關重要
三、南非:“四位一體”服務
四、意大利:有趣的圖標語言
第十一節 國外加油站發展趨勢
一、單站規模大型化+網絡布局合理化
二、服務綜合化+品牌多元化
三、設備設施自動化+加油服務自助化
四、更健康+更安全+更環保
第三章 我國加油站經營發展分析
第一節 我國加油站總體經營情況分析
一、中國加油站進入總量過剩時代,從數量增長轉向質量提升
二、我國加油站趨向多元化經營發展
三、外資殺入遼寧成品油市場,建60座加油站
四、利用價格擠壓社會加油站屬“違紀行為”
第二節 加油站非油品業務發展情況分析
一、非油品業務現狀
二、非油品業務存在的問題
三、國外加油站非油品業務特點
四、對加油站非油品業務的思考
第四章 加油站數量分析
第一節 國內外加油站相關數據對比
第二節 中國加油站數量現狀分析
一、民營加油站數量門檻將取消
二、2006年6月中石油萬噸級加油站突破600座
三、中國石油將全面推行加油站工程模塊化建設
四、截至2007年6月底中國石油加油站總數達到18630座
五、中石油計劃在2010年使加油站總量達到2.5萬座
六、中海油成品油銷售擴張 計劃在廣東建300個加油站
七、中石化斥資3億青島建綠色加油站
八、2007年年底前中國石化將改造近2000座加油站
第三節 外資及合資加油站數量分析
一、我國已批準建設2517座外資加油站
2007 gas station market research and analysis report
二、中俄合資公司將在中國建300家加油站
三、英國石油將與中石化中石油合資建設1000個加油站
四、BP聯手中石化在粵建500加油站
第四節 中國加油站數量偏多的原因分析
一、高額利潤回報是加油站數量猛增的根本原因
二、中國成品油零售市場還處于初級發展階段
第五節 未來幾年各地加油站建設情況
一、未來5年重慶市新增792座加油站
二、“十一五”期間天津將建設30座加氣站
三、安徽合肥擬建40座壓縮天然氣站
四、“十一五”期末景德鎮市加油站數量將達114座
五、至2010年深圳規劃增建150座油站
第五章 2006年各地加油站發展情況分析
第一節 廣東
一、珠三角有望成為國內首個整體實施國Ⅲ標準地區
二、2006年廣東省500加油站年內可用粵通卡
第二節 北京
一、北京加油站特許經營權首次公開招標
二、北京加油站非油品業務調查
三、2006年二季度北京市車用燃油質量監督抽查結果公布
四、北京加油站營銷策略分析
第三節 上海
一、上海加油站現狀分析與評價
二、加油站需求預測分析
三、加油站布局規劃
第四節 部分省市加油站發展情況
一、山東成品油銷售趨向集中
二、中國石油新疆銷售加油站數量六年翻三番
三、應對成品油全面開放安徽省計劃給加油站評級
四、中石化統一湖北省內加油站“門臉”
五、中石油三年內在湖北再建300余座加油站
六、內蒙古民營加油站夾縫中求生
七、中石油天津分公司投資8000萬改造加油站
第六章 2005-2006年成品油市場分析
第一節 2006-2007年我國成品油市場分析
一、2006年成品油市場消費特點分析
二、2006年成品油生產與進出口形勢變化分析
三、2006年各油品需求快速增長
四、2007年上半年國內成品油生產增速創新高
五、2007年1-6月份中國油品分品種進出口情況
第二節 2005-2006年我國成品油產量分析及消費量預測
一、2005-2006年我國汽油產量及消費量預測分析
二、2005-2006年我國柴油產量及消費量預測分析
三、2005-2006年我國煤油產量
四、2005-2006年我國燃料油產量及消費量預測分析
五、2005-2006年我國潤滑油產量及消費量預測分析
第三節 國際油價飆升對我國成品油等行業的影響分析
第四節 雙放開我國成品油市場的挑戰與對策分析
一、2006年外資進入后我國成品油市場的新格局
二、2006年外資進入對我國成品油市場的挑戰
三、面對外資進入,我國石油企業應采取的策略
第五節 開放前夜的中國成品油市場分析
一、中國成品油市場特征與發展前景
二、中國成品油市場政策取向
三、創建卓越的成品油零售企業
第六節 中國成品油市場供需平衡與未來趨勢
一、世界煉油工業發展簡介
二、2005年我國煉油業發展主要特點分析
三、我國石油和成品油消費的總體概念
四、中國石油供應結構
五、中國成品油需求趨勢
六、中國煉油業發展的主要任務
七、我國煉油業發展中需解決的問題
第七節 全面放開后成品油市場展望
第七章 成品油銷售策略分析
第一節 成品油零售
一、歐洲成品油零售市場發展的啟示
二、成品油零售市場仍是巨頭天下
2007年加油站市場研究分析報告
三、品牌是成品油零售市場競爭主旋律
四、以新的觀念應對成品油零售放開
五、兩大集團成品油銷售的價格博弈分析
六、成品油零售價格體系和流通體系有待改革
七、成品油零售市場的外資圈地運動 BP再次搶購企業
第二節 成品油批發市場分析
一、批發成品油市場:新規之下的利益生態
二、成品油批發市場開放在即
三、成品油批發市場放開后的政企對策
四、即將開放的成品油批發市場機遇與挑戰并存
第三節 信息化在成品油銷售中的作用
一、用信息化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二、用信息化支撐專業化營銷體系建設
三、用信息化加強對銷售業務的控制
四、用信息化促進銷售業務流程增值
第四節 提高成品油終端銷售能力的幾點建議
一、進一步加強營銷網絡建設,提高終端市場控制力
二、進一步推行加油站承包方式,激活單個加油站的盈利能力
三、加強直銷配送與服務延伸工作
四、成立專門的物流公司
第八章 成品油銷售企業分析
第一節 成品油銷售企業市場占有率的分析
一、對成品油市場占有率的認識過程
二、未來市場占有率增長空間主要集中在小額用戶
三、如何提高市場占有率
四、提高市場占有率應注意的問題
第二節 我國成品油銷售企業顧客滿意戰略分析
一、成品油銷售企業CS戰略的必要性與重要性
二、成品油銷售企業CS戰略的基本思想與主要內容
第三節 當前成品油銷售企業應注意把握好的幾個問題
第四節 中國省級成品油銷售企業營銷體制改革分析
一、現有成品油營銷體制及弊端
二、成品油營銷體制改革的方向及辦法
三、改革后的成品油營銷體制及業務運行
四、結論
第五節 成品油銷售企業財會管理模式分析
一、現行成品油銷售核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二、在銷售企業實行會計集中核算管理的嘗試
三、成品油會計財務集中核算管理模式的運行
第九章 加油站連鎖經營分析
第一節 加油站連鎖經營分析
一、連鎖經營概述
二、連鎖經營的優勢
三、連鎖經營的不足
四、加油站連鎖經營模式條件
五、加油站連鎖經營策略
第二節 加油站特許經營分析
一、連鎖經營的主要形式及特征
二、實施特許經營的條件
三、國外石油公司特許經營的主要做法
四、特許經營雙方利害關系互動分析
五、國內加油站特許經營現狀分析
六、加油站特許經營面臨的問題
七、發展加油站特許經營的戰略思考
八、發展特許經營的指導原則和工作程序
九、對加油站特許經營的四點建議
第三節 中石油加油站經營模式分析
一、全資(租賃)加油站
二、控股加油站
三、參股加油站
四、特許經營加油站
第十章 加油站顧客滿意分析
第一節 加油站顧客滿意度測評分析
一、測評意義及目的
二、測評指標體系的建立
三、測評方法
四、實踐中應注意的若干問題
第二節 加油站顧客滿意戰略分析
2007 nián jiāyóu zhàn shìchǎng yánjiū fēnxī bàogào
一、顧客滿意戰略起源
二、顧客滿意戰略內涵
三、加油站的產品屬性與顧客滿意
四、加油站實施顧客滿意戰略的主要內容
五、實施顧客滿意戰略應注意的問題
第十一章 國道加油站消費需求分析
第一節 不同消費群體對國道加油站油品及服務上的心理需求特點分析
一、追逐品牌的消費心理
二、追逐規模形象的消費心理
三、追逐廉價的消費心理
四、追逐食宿服務的消費心理
第二節 對癥施策是贏得國道用戶市場的重要保障
一、樹好品牌形象牌
二、抓好站容與規模改造
三、建立差別靈活的價格機制
四、提供多功能配套的親情化服務
第十二章 加油站競爭格局分析
第一節 美國油品市場的競爭格局分析
第二節 市場即將開放 國資、外資、民資角力加油站
一、石油終端市場開放進入倒計時
二、跨國公司的強勢突入
三、民資的機會主義選擇
四、國企巨頭的機遇與挑戰
第三節 加油站的新競爭者分析
第四節 中外寡頭博弈加油站
第五節 整治低效加油站提高銷售業競爭力
一、低效加油站成因分析
二、低效加油站的消極影響不可小視
三、整治低效加油站提高經營效益
第十三章 加油站的經營管理及投資策略分析
第一節 加強加油站的油品管理原因分析
一、降低油品損失
二、優化油品配送
三、減少系統維護損耗
四、加強環保與安全
第二節 加油站經營管理的探索與實踐
一、體制要理順
二、管理要細化
三、經營要搞活
四、素質要提高
第三節 加油站的投資策略
一、宏觀環境分析
二、市場機會分析
三、競爭分析
四、市場選擇
五、財務分析
六、可行性分析
第十四章 加油站其他問題分析
第一節 加油站服務營銷問題分析
一、加油站服務營銷內容及策略應因地制宜
二、油站服務營銷必須保持特色優勢
三、油站服務營銷投入產出應成正比
四、油站服務營銷必須軟硬件搭配適度
第二節 加油站用戶忠誠度培育策略分析
一、加油站培育用戶忠誠度的六大功能
二、加油站用戶忠誠度的培育策略
第三節 加油站資金風險防范要點分析
一、加油站資金風險的類別
二、加油站資金風險防范的措施
第四節 中?智林?-加油站點關停與經營臨界點銷量測算分析
一、決定站點關停的關鍵在效益
二、站點經營臨界點銷量測算
圖表目錄
圖表1 1970-2001年德國加油站數量
圖表2 主要國家加油站相關數據
圖表3 截至2006年底中石油、中石化、其他國有、民營、外資加油站數量
圖表4 截至2006年底中石油、中石化、其他國有、民營、外資加油站數量比例
圖表5 截至2006年底中石油自營及特許加油站數量
2007ガソリンスタンドの市場調査および分析レポート
圖表6 截至2006年底中石化自營及特許加油站數量
圖表7 1950年以來德國加油站的數量變化
圖表8 2000年―2004年上海市機動車保有量增長情況
圖表9 上海市現有加油站基本情況
圖表10 2001-2006年我國成品油產量
圖表11 2006年成品油需求結構
圖表12 2000-2006年成品油表觀消費量
圖表13 2006年成品油需求增長貢獻
圖表14 2007年6月及1-6月中國成品油進出口數據一覽表
圖表15 2005年全國汽油產量
圖表16 2006年2-12全國汽油產量
圖表18 2005年全國柴油生產情況
圖表19 2006年2-12月全國柴油生產情況
圖表20 2007-2010年柴油消費量預測分析
圖表21 2005年全國煤油生產情況
圖表22 2006年2-12月全國煤油生產情況
圖表23 2005年全國燃料油生產情況
圖表24 2006年2-12月全國燃料油生產情況
圖表26 2005年全國潤滑油生產情況
圖表27 2006年2-12月全國潤滑油生產情況
圖表29 中國近期將合資加油站一覽表
圖表30 2002 -2005年我國原油、汽油、柴油以及煤油的消費量
圖表31 反映曲線和古諾均衡
圖表32 “囚徒的困境”理論分析
圖表33 成品油銷售市場的調控
圖表34 我國成品油銷售企業CS戰略
圖表35 現有成品油營銷體制及業務流程示意圖
圖表36 改革后成品油營銷體制及業務流程示意圖
圖表37 加油站顧客滿意度CSD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路線
圖表38 加油站顧客需求結構
圖表39 加油站CSD測評指標體系
圖表40 加油站CSD測評等級內涵的界定及標準劃分
圖表41 加油站CSD測評因素及項目的權重
圖表42 5級度法權數的確定
圖表43 美國油品流程過程示意圖
http://www.qdlaimaiche.com/DiaoYan/2012-09/jiayouzhanshichangyanjiufenxi.html
……
相 關 |
|
請您致電:400 612 8668、010-6618 1099、66182099、66183099
或Email至:KF@Cir.cn 【網上訂購】 ┊ 下載《訂購協議》 ┊ 了解“訂購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