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質檢是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對產品質量進行智能化檢測和評估的過程。近年來,隨著制造業轉型升級和質量控制標準的提高,智慧質檢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目前,智慧質檢系統不僅在缺陷檢測的準確性和速度上有了顯著提升,還能通過深度學習等技術自動識別新的質量問題,提高整體生產效率。
未來,智慧質檢的發展將更加側重于深度集成和自主學習能力。一方面,通過與生產線的深度融合,智慧質檢系統將能夠實時監測和分析生產數據,實現質量控制的閉環管理。另一方面,隨著機器學習算法的不斷優化,智慧質檢系統將更加注重自我學習和適應能力的提升,以應對復雜多變的生產環境。此外,智慧質檢還將更加注重跨領域的應用,如在農業、醫療等其他行業中實現質量檢測的智能化。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質檢行業取得了持續快速的發展,同時信息化對質檢工作服務能力不斷提升,信息化對質檢工作技術支撐不斷加強,信息化對質檢工作有效保障不斷完善,信息化與質檢工作科學融合不斷深化,質檢系統信息化建設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特別是在十二五期間,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依托國家統一電子政務內外網、互聯網、移動網和物聯網,基于大質量工作機制、大質檢文化的理念建設質檢行業信息化,隨著金質工程、大通關等一系列重大信息化工程的推進,重點支撐并實現了融合質量監督檢驗檢疫業務,統籌解決了質檢問題,提高了全社會質量管理工作的行業自律、市場監管和公共服務水平。
目前,隨著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產品質量必將成為社會進步的重要前提保證,信息化更需要加大投入、深化應用建設。如何抓住這樣的歷史機遇,緊密把握質檢未來信息化建設重點,如建設大質量平臺,深度融合質量監督檢驗檢疫業務;建立物聯網質檢行業示范試點應用;建設宏觀質量管理數據庫、重點產品基礎信息庫等重點數據庫;實現監測分析、宏觀決策、行政執法、政務公開、社會應急、內部管理等作業系統;都為信息化的各方參與者帶來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在這種發展形勢背景下,發布的《2011-2012年中國智慧質檢發展研究年度報告》,將幫助硬件提供商、軟件廠商、IT服務廠商更精確地把握質檢行業IT應用市場的發展規律,更準確的把握質檢行業的信息化應用需求。
更加深入、詳實的市場研究數據。從質檢行業IT應用市場的專業角度出發,給出質檢行業對于IT產品投資(包括整體投資、硬件、軟件、細分應用系統的投資結構等)的詳細數據和年度發展變化規律,洞察行業IT應用發展動向。
更加全面、深刻的品牌競爭分析。精煉主要產品提供商和市場競爭者2011年度的市場表現,從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競爭策略、未來發展趨勢等多個維度總結企業成敗得失,評點市場領先要素。
更加科學、完整的未來發展預測。以近年來詳實的數據為基礎,合理展望未來三年行業IT應用需求趨勢,對未來該行業市場投資規模進行深度量化預測,確保給出有價值的趨勢分析與定量預測結果。
研究對象
主要結論
重要發現
一、2011年中國質檢行業發展現狀
詳.情:http://www.qdlaimaiche.com/DiaoYan/2012-05/zhihuizhijianfazhanfenxi2012nianban.html
(一)業務發展
1、實現轉型發展,質量提升是必然要求
2、質量水平、安全事件考驗著質檢人的智慧和力量
3、以構建大質量工作機制為協調發展的基礎
4、以推進大質檢文化建設為共同發展的保障
5、質檢工作服務能力與水平得到快速提升
(二)發展問題
1、質量水平符合基本國情、更需要順應百姓期盼
2、保安全迫切需要嚴字當頭、科學監管
3、服務發展大局,為實現穩中求進的總目標作貢獻
4、加強質量管理,抓好宏觀、管理和產品三個提升
二、2011年中國智慧質檢應用情況分析
(一)應用需求
1、需求規模
2、需求結構
3、主要產品需求
4、主要應用系統需求
(二)應用特點
1、基礎設施建設基本覆蓋質檢全系統
2、應用系統建設涵蓋了質檢主要業務
3、政府網站群建設取得長足進展
4、資金投入穩步增長結構日趨合理
5、信息化工作隊伍建設基本滿足業務需要
6、地方兩局信息化建設各具特色
三、智慧質檢發展影響因素
Chinese wisdom of Quality Analysis Report ( 2012 edition )
(一)政策
1、《質量發展綱要(2011-2020年)》統領信息化建設全局
2、質檢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指明信息化建設路線圖
3、智慧質檢標準建設進入新階段
(二)經濟
1、經濟結構調整對質檢信息化的時效性和有效性要求更突出
2、外貿發展形勢對質檢信息化突破技術性貿易壁壘的要求更強
3、打破地方保護對質檢信息化的共享和交換能力要求更迫切
(三)社會
1、關注民生實現質檢工作重點向護民轉移
2、質檢系統要維護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四)技術
1、移動政務實現質檢現場監管
2、物聯網技術進行質檢信息動態采集
3、云計算技術支撐質檢數據大集中應用
4、數字地球技術直觀展現空間地理應用
四、2012-2014年中國智慧質檢應用需求
(一)需求規模
(二)需求結構
1、產品結構
2、用戶類型結構
(三)需求重點
1、建設重點
2、重點項目
五、中國智慧質檢發展趨勢
中國智慧質檢發展分析報告(2012年版)
(一)頂層設計和規劃咨詢成為智慧質檢建設的統一思路
(二)信息化重點工程建設將緊密圍繞質檢業務中心工作
(三)強化質檢業務實際應用效果成為信息系統建設的主導
(四)應用系統維護、升級成為質檢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五)立足現有門戶網站的建設成果,繼續加強門戶網站群建設
(六)信息技術創新應用將帶來質檢信息化歷史性的發展機遇
(七)抓好信息安全工作是未來質檢信息化建設的基本保障
六、中國智慧質檢解決方案應用價值評價
(一)評價指標體系
(二)解決方案評價
1、東軟
2、浪潮
3、和利時
4、中軟國際
5、信雅達
6、主力廠商競爭力評估
七、建議
(一)對質檢部門
1、健全信息化建設領導組織機構
2、完善信息化建設培訓機制
3、提高信息化建設資金使用效率
4、建立健全多層次、多渠道的融資機制
zhōngguó zhìhuì zhì jiǎn fāzhǎn fēnxī bàogào (2012 niánbǎn)
5、完善信息化建設標準、法規
6、加強信息化建設項目的管理力度
(二)對IT廠商
1、深入理解質檢業務,積累行業成功案例
2、及時響應用戶需求,提升信息化服務能力
3、積極嘗試新興技術,創新質檢業務應用
《中國智慧質檢發展分析報告(2012年版)》說明57表目錄表12011年中國智慧質檢硬件產品投資規模與結構
表22011年中國智慧質檢軟件產品投資規模與結構
表32011年中國智慧質檢IT服務投資規模與結構
表42011年中國智慧質檢網絡建設主要內容
表52011年中國智慧質檢應用系統建設主要內容
表62011年中國質檢行業地方信息化建設主要內容
表72011年中國智慧質檢標準規劃建設
表8未來幾年質檢行業重點項目(不完全統計)
表92011年中國質檢行業信息安全技術設施建設主要內容
表102011年東軟金質工程主要解決方案
表112011年浪潮金質工程主要解決方案
表122011年和利時金質工程主要解決方案
表132011年中軟國際金質工程主要解決方案
表142011年信達雅金質工程主要解決方案
表152011年金質工程主力廠商綜合競爭力排名
圖目錄圖12009-2011年中國智慧質檢投資規模
圖22011年中國智慧質檢產品投資結構
圖32011年中國智慧質檢投資用戶結構
品質分析報告書の中國の知恵( 2012年版)
圖42009-2011年中國質檢行業監督管理應用系統投資規模
圖52009-2011年中國質檢行業業務信息服務應用系統投資規模
圖62009-2011年中國質檢行業行政許可與行政管理系統投資規模
圖72012-2014年中國智慧質檢投資規模預測分析
圖82012-2014年中國智慧質檢投資結構預測分析
圖92012-2014年中國智慧質檢硬件投資規模及其增長預測分析
圖102012-2014年中國智慧質檢軟件投資規模及其增長預測分析
圖112012-2014年中國智慧質檢IT服務投資規模及其增長預測分析
圖122012-2014年中國智慧質檢投資用戶結構
圖132012-2014年監測分析類業務系統投資規模預測
圖142012-2014年行政執法類業務系統投資規模預測分析
圖152012-2014年宏觀決策類業務系統投資規模預測分析
圖162012-2014年社會應急類業務系統投資規模預測分析
圖172012-2014年政務公開類業務系統投資規模預測分析
圖182012-2014年內部管理類業務系統投資規模預測分析
http://www.qdlaimaiche.com/DiaoYan/2012-05/zhihuizhijianfazhanfenxi2012nianban.html
……
請您致電:400 612 8668、010-6618 1099、66182099、66183099
或Email至:KF@Cir.cn 【網上訂購】 ┊ 下載《訂購協議》 ┊ 了解“訂購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