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 關 |
|
超材料是一種具有特殊性質的人工復合材料,由于其獨特的物理特性和設計靈活性,在光學、電磁學、聲學等多個領域展現出巨大潛力。近年來,隨著納米技術和微納制造技術的進步,超材料的研發和應用得到了快速發展。目前,超材料不僅在提高電磁性能和光學特性方面有所突破,還在提升多功能性和集成性方面進行了優化。例如,通過采用更先進的制造技術和更精細的設計方法,可以顯著提高超材料的功能性和穩定性。此外,隨著對環保和可持續性要求的提高,超材料的應用正逐步向更多領域擴展,以適應不同應用場景的需求。
未來,超材料的發展將更加注重技術創新和應用領域的深化。一方面,隨著新材料和新技術的應用,超材料將更加注重提高其綜合性能,如通過引入更高效的結構設計和更智能的制造工藝,提高超材料的性能和可靠性。另一方面,隨著對智能化超材料的需求增加,這些材料將更加注重集成智能互聯功能,實現遠程監控和數據分析,以支持遠程管理和智能決策。此外,隨著對超材料新應用領域的探索,其將在更多場景中發揮重要作用,特別是在無線通信、隱身技術、傳感技術和能源轉化等領域。
《2025年版中國超材料市場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全面梳理了超材料產業鏈,結合市場需求和市場規模等數據,深入剖析超材料行業現狀。報告詳細探討了超材料市場競爭格局,重點關注重點企業及其品牌影響力,并分析了超材料價格機制和細分市場特征。通過對超材料技術現狀及未來方向的評估,報告展望了超材料市場前景,預測了行業發展趨勢,同時識別了潛在機遇與風險。報告采用科學、規范、客觀的分析方法,為相關企業和決策者提供了權威的戰略建議和行業洞察。
第一章 超材料行業概述
第一節 超材料產品概述
第二節 超材料產品說明
一、超材料用途
二、超材料特征
三、超材料分類情況
第三節 超材料產業鏈分析
一、產業鏈模型介紹
二、超材料產業鏈模型分析
超材料目前主要處于研發階段,未來前景廣闊。
超材料產業鏈結構
應用一:國防軍工/交通航空
詳^情:http://www.qdlaimaiche.com/8/55/ChaoCaiLiaoWeiLaiFaZhanQuShi.html
在《中國制造 2025年》中,航空航天、軌道交通、海洋工程等高端裝備制造業被列為重點產業。國防軍工/交通航通領域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也依賴中游材料性能進步,對輕金屬、合金、復合材料、超高強度鋼等結構性材料,以及高溫合金、超導等功能性材料的需求不斷上升。
國防軍工/交通航空材料應用分類:
新材料在國防軍工/交通航空領域的典型應用
碳纖維:我國高端碳纖維亟待發展
我國碳纖維的應用還停留在低品質的體育休閑領域,國內已實現量產。我國工業領域應用主要是進口中端碳纖維絲制備工業碳纖維制品,如風力發電葉片等;隨著汽車輕量化發展和我國航空工業發展如 C919 下線,我國工業領域的碳纖維使用潛力將有巨大空間。波音公司 推出的 787 客機在機身主要部分包括流線型罩都使用了碳纖維復合材料(30 噸/架)。目前來看,小型機使用碳纖維復合材料的比率為 70-80%、大型機 10-50%、軍用飛機 30-40%。
高溫合金:在國防軍工等關鍵部件中有廣泛應用
全球每年消費高溫合金材料約 28 萬噸,被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特別是航空航天領域,占總使用量的 55%;其次電力領域 20%、機械領域 10%。例如平均每架飛機需高溫合金、鈦合金近 100 噸,其中平均用鈦約為 27.5-33.7 噸/架、高溫合金 66.3-72.5 噸/架。
高溫合金的適用部件
全球高溫合金應用情況
高溫合金的適用部件
超導材料:技術突破顛覆傳統電氣領域
超導材料應用方向主要看好超導限流器,關注超導電纜、超導儲能和超導變壓器等。國際超導科技界(世界超導工業峰會)和相關產業部門預測,到 ,全球超導產業規模將超過 2400 億美元。
超導材料產業鏈
應用二:新能源
新能源按照能源應用環節來分,可分為能源生產端(太陽能、風能、核能等多種能源形式)以及儲能端如電池材料、儲氫材料、超級電容等,以及節能端如稀土永磁材料等。
新能源材料應用分類
能源生產端:新能源供應端增加拉動能源材料消耗
我國對能源的需求與日遞增,而針對各種能源特點,也正在進行能源結構調整。十四五間,我國的太陽能、風能、核能等均有長足進展。太陽能消耗的材料是晶硅,產量相對飽和;薄膜太陽能市場占有率正在提高,全球市場預計到 將增至 842 億美元;隨著我國核電重啟,相關的包殼、核輻射屏蔽、核燃料等相關材料需求隨之重啟并不斷實現國產替代。
能量儲存端:電池、超級電容等儲能器件受制于材料性能
能源生產能力提高,但同時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形式的棄風、棄光率等非常嚴重,因此能量的儲存是當務之急,而決定儲能效果則是取決于電池和電容器等材料的電學性能。
在鋰電池儲能材料領域,除了隔膜以外,正極、負極和電解液早已完成國產替代,中國企業依靠性價比優勢迅速提升市場份額,已經趕超日韓企業。
鋰離子電池年產量
中國超級電容市場規模和預計
鋰離子電池產業鏈
能源節約端:稀土永磁材料用于節能電機
稀土永磁材料主要用于節能電機領域,包括風電、變頻空調等領域,未來還將拓展機器人伺服電機、新能源汽車等新興領域。
風電:我國風電新增裝機容量 3297 萬千瓦,再創歷史新高,累計并網裝機容量達到 1.29 億千瓦,占全部發電裝機容量的 8.6%。按每臺 1MW 級永磁風力發電機需用釹鐵硼 1 噸計算,約消耗釹鐵硼磁體 12.9 萬噸。
新能源汽車: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全年新能源汽車銷售 33 萬輛,按照每輛車需要高性能釹鐵硼約 7 公斤,消耗磁體約 0.231 萬噸。
變頻空調:日本、歐美 98%為變頻空調,但我國目前應用較少,由于空調市場巨大,變頻空調將為釹鐵硼開拓一個新應用領域。
應用三:生物醫療
2025 edition China Metamaterials marke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rend forecast report
國務院《生物產業發展規劃》鼓勵加速高附加值介入材料及制品的產業化,推動仿生醫學、再生醫學和組織工程與生物技術的融合,促進新型高生物相容性醫用材料的研制和產業化;到 ,包括生物醫學材料產業在內的整個生物醫學工程產業年產值達到 4000 億元。
生物醫用材料應用分類
我國各類醫療器械的市場份額
預計到 ,我國生物醫用材料銷售額可達 1355 億美元
2012 年,全球醫療器械市場銷售總額為 3310 億美元,預計到 可達 4400 億美元,醫療器械行業的迅速發展為生物醫用材料帶來巨大的發展空間。
2014 年我國生物醫用材料市場銷售額近 3000 億元,復合增長率約 20%。預計 年銷售額可達到近萬億元級別,10 年內我國將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生物醫用材料市場。
我國各類醫療器械的市場份額
應用四:節能環保
節能環保已被列為我國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首,在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大趨勢下,將迎來良好的發展機遇,具備極大的成長潛力;環保產業發展也將拉動新型節能環保材料的需求釋放,新型節能環保材料不同于傳統材料,其主要向綠色化、輕便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并且能可重復利用。
節能環保材料應用分類
工程塑料將致力于汽車輕量化、環境友好、具備功能性的特點發展
工程塑料是指被用做工業零件或外殼材料的工業用塑料,是強度、耐沖擊性、耐熱性、硬度及抗老化性均優的塑料。日本業界將它定義為“可以做為構造用及機械零件用的高性能塑料,耐熱性在 100℃ 以上,主要運用在工業上。
工程塑料的種類和適用溫度
工程塑料發展趨勢
水處理膜市場膜材料增長率超 20%,朝向國產替代
2014 年,國內的膜法水處理產業總產值達到 700 億元的市場規模。工信部提出“十五五”期間我國膜工業發展目標是,平均增長率將達到或超過 20%,故保守預測到 產值規模將再翻番,達到 -2500 億元,膜產品出口產值每年超過 100 億元。
在膜法水處理領域,技術含量最高的的是膜元件環節(反滲透、超濾和微濾),在各種膜組件中,反滲透膜的市場規模占比最高,達到 45%左右。目前高端市場由科氏為首的國外企業占據,中低端市場由國內企業瓜分;超濾/微濾膜國產率目前達到 50%左右。 綠色建材行業起步,迎來萬億級市場空間
我國是能源消耗大國,建筑能源消耗量占社會能源總消耗量已由上世紀 70 年代末的 10%,激增到 的 30%。我國現有建筑約 400 億平方米,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隨著我國城市化的繼續推進,建筑“綠色化”之路是必然發展趨勢。
根據 Navigant 調查機構的最新報告預測,全球綠色建筑材料市場將從 的 1116 億美元增長至 的 2540 億美元。到 ,我國的綠色建筑帶動的產業規模將超過 1萬億元,將有效帶動新型建材、新能源、節能服務等產業發展。
應用五:電子信息
電子信息材料及產品支撐著現代通信、計算機、信息網絡技術、微機械智能系統、工業自動化和家電等現代高技術產業。未來電子信息材料將向著大尺寸、高均勻性、晶格高完整性,以及元器件向薄膜化、多功能化、片式化、超高集成度和低能耗方向發展。當前我國電子信息材料和國外差距較大,主要集中在低附加值的產業鏈下游,上游材料制備和應用技術長期限制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
電子信息材料應用分類
半導體集成電路產業規模攀升,高性能材料仍需進口
我國半導體產業整體規模不斷上升,但半導體材料產業化水平低;高性能材料以及電路設計等仍需靠進口。目前集成電路和半導體器件用材料由單片集成向系統集成發展,建議重點關注第三代半導體材料。
新型顯示行業主要利潤和瓶頸仍集中在上游原材料
LED、OLED、QLED 等新型顯示行業規模 已達近 3000 億元,并保持 10%以上增速,主要應用于通用照明、背光應用、景觀照明、顯示屏等。在整個產業鏈中的關鍵環節是原材料制備,占行業利潤比高達 70%。隨著 OLED、QLED 等新型照明技術的突破和成本的逐步降低,顯示行業材料市場將持續高增長。
LED(OLED)產業鏈
2020-2025年中國LED產值及增速統計
第二章 全球超材料行業市場概況
第三章 中國超材料行業分析
2025年版中國超材料市場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第一節 中國超材料市場存在的問題分析
第二節 中國超材料市場面臨的挑戰分析
第三節 超材料行業SWOT分析
一、行業有利因素分析
二、行業不利因素分析
第四章 超材料行業發展環境分析
第一節 宏觀經濟環境
一、宏觀經濟
二、工業生產
三、社會消費
四、固定資產投資
五、對外貿易
六、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七、2025年宏觀經濟預測分析
第二節 政策環境
一、產業政策
二、相關政策
第五章 超材料區域分析
第一節 華北地區分析
第二節 華東地區分析
第三節 華南地區分析
四節 其他重點區域分析
第六章 超材料市場供需態勢分析
第一節 中國超材料市場運行情況分析
一、國內超材料產能分析
二、國內超材料市場生產情況分析
目前,我國超材料產業還出研發階段,目前,國內興起投資超材料產業的潮流。目前,我國超材料主要在氣凝膠領域有了較大的突破。另外,光啟集團超材料產業化應用初見成效,三大領域率先實現突破。以超材料為源頭技術的尖端裝備產品已經開始為軍隊供貨。光啟尖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負責超材料技術在軍工尖端裝備方面的產業化應用。光啟尖端目前已經取得了國家二級保密資格單位證書、國軍標 GJB9001B-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明、《裝備承制單位注冊證書》和《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證》等軍工科研生產資質,具備向軍方及涉軍單位供應定制化軍用超材料產品。光啟尖端目前有超材料功能結構件、超材料電磁罩、超材料天線及優化組件三大產品體系。目前,尖端裝備產品已在我國多型軍用飛機、海軍裝備、導彈、反隱身雷達系統等核心高端裝備上逐步得以應用。光啟尖端還將積極向電磁防護應用領域延伸。
光啟尖端三大超材料產品體系特點比較
2015年我國超材料行業投資規模約5億元。同比的3億元增長了67%,近幾年我國超材料行業投資規模情況如下圖示:
2020-2025年中國超材料行業投資規模情況
2025 nián bǎn zhōngguó chāo cái liào shìchǎng diàoyán yǔ fāzhǎn qūshì yùcè bàogào
三、國內超材料市場需求情況分析
第二節 中國超材料行業市場供需平衡分析
第三節 中國超材料行業供需平衡預測分析
第七章 2020-2025年超材料進出口分析
第一節 2020-2025年超材料進口情況
第二節 2020-2025年超材料出口情況
第八章 2020-2025年中國超材料所屬行業(其他制造業 )總體發展情況分析
第一節 中國超材料所屬行業(其他制造業 )規模情況分析
一、行業單位規模情況分析
二、行業人員規模狀況分析
三、行業資產規模狀況分析
四、行業市場規模狀況分析
第二節 中國超材料所屬行業(其他制造業 )財務能力分析
第九章 超材料行業競爭情況
第一節 現有企業的競爭
第二節 潛在進入者
第三節 替代品的威脅
第四節 供貨商的議價能力
第五節 購買者的討價還價能力
第十章 國內重點超材料研究企事業機構分析
第一節 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
第二節 中國科學院
第三節 深圳超材料產業聯盟
第四節 清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
第十一章 超材料行業未來發展預測及行業前景調研分析
2025年版中國のメタマテリアル市場調査と発展傾向予測レポート
第一節 2025-2031年超材料行業發展預測分析
一、2025-2031年超材料產能預測分析
二、2025-2031年超材料行業市場容量預測分析
三、2025-2031年超材料進出口預測分析
四、2025-2031年超材料競爭格局預測分析
第二節 超材料產品投資機會
第三節 超材料產品投資收益預測分析
第四節 超材料產品投資熱點及未來投資方向
第十二章 專家觀點與結論
第一節 中國超材料行業市場發展趨勢預測分析
第二節 行業應對策略
一、把握國家投資的契機
二、競爭性戰略聯盟的實施
三、企業自身應對策略
第三節 [-中-智-林]市場的重點客戶戰略實施
一、實施重點客戶戰略的必要性
二、合理確立重點客戶
三、重點客戶戰略管理
四、重點客戶管理功能
http://www.qdlaimaiche.com/8/55/ChaoCaiLiaoWeiLaiFaZhanQuShi.html
略……
相 關 |
|
請您致電:400 612 8668、010-6618 1099、66182099、66183099
或Email至:KF@Cir.cn 【網上訂購】 ┊ 下載《訂購協議》 ┊ 了解“訂購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