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 關 |
|
地熱能是一種可再生能源,近年來在全球范圍內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特別是在冰島、美國、菲律賓等國家和地區,地熱能已經成為重要的電力和熱力供應來源。地熱發電站、地熱供暖系統等基礎設施的建設,不僅提供了穩定、清潔的能源,也有助于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然而,地熱能的開發和利用也面臨著勘探成本高、地質風險大、技術瓶頸等挑戰。
未來,地熱能行業將更加注重技術創新和可持續開發。一方面,通過研發更高效、更經濟的地熱勘探和開采技術,如增強地熱系統(EGS)、高溫巖體發電,擴大地熱能的利用范圍和經濟性。另一方面,地熱能行業將加強與清潔能源、儲能技術的融合,如與太陽能、風能互補,以及開發地熱能存儲系統,提高能源系統的穩定性和靈活性。同時,隨著全球對可持續能源需求的增加,地熱能行業將獲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促進其在全球能源轉型中的角色和貢獻。
《2025-2031年中國地熱能行業研究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系統分析了地熱能行業的市場規模、需求動態及價格趨勢,并深入探討了地熱能產業鏈結構的變化與發展。報告詳細解讀了地熱能行業現狀,科學預測了未來市場前景與發展趨勢,同時對地熱能細分市場的競爭格局進行了全面評估,重點關注領先企業的競爭實力、市場集中度及品牌影響力。結合地熱能技術現狀與未來方向,報告揭示了地熱能行業機遇與潛在風險,為投資者、研究機構及政府決策層提供了制定戰略的重要依據。
第一章 地熱能相關概述
1.1 地熱能概述
1.1.1 地熱能定義
1.1.2 地熱能的分類
1.1.3 淺層地熱能定義
1.1.4 淺層地熱能的特點
1.2 地熱能資源成因及評估方法
1.2.1 生成與分布
1.2.2 成因類型
1.2.3 評估方法
1.3 地熱能的利用形式
1.3.1 地熱能利用分類
1.3.2 地熱發電
1.3.3 地熱供暖
1.3.4 農業領域應用
1.3.5 醫學領域應用
第二章 2025-2031年世界地熱能開發利用情況
2.1 全球地熱能資源開發總體分析
2015年全球地熱裝機容量占前三位的國家分別是美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在美國,地熱是第四大可再生能源,早在,美國就有近3000MW的地熱發電與電網連接,每年生產約24000GWh的電力,約占世界地熱發電總量的30%,大大領 先于其他國家。冰島25%的電力和90%的供暖來自于地熱資源 ,堪稱現代化地熱技術成功應用于社區的典型范例 。中國地 熱裝機量僅為27MW,排全球第19位。
2015年全球地熱裝機量(單位:MW)
美國、印度尼西亞、新西蘭、肯尼亞以及土耳其保持了強勁的增長,這些國家中既有地熱發電傳統強國,又有地熱發電新興 國家,這說明地熱發電在全世界范圍內仍有很大的增長空間。而中國的地熱發電裝機容量則是長期處在27兆瓦左右,地熱發 電發展嚴重滯后,與我國地熱資源大國和人口大國的地位非常不匹配,未來中國地熱資源開發利用市場潛力巨大。從下圖的 部分國家地熱發電裝機容量增長計劃,可以看出,很多國家在地熱發電領域都會有大量的持續性進展,特別是美國、肯尼亞、印度尼西亞、日本等,他們的裝機容量增幅都會是數倍之多。
部分國家裝機容量(單位:MW)
部分國家地熱裝機計劃(單位:GW)
據美國地熱能協會(GEA)預測,到,全球地熱能裝機總量將達到14.8-18.3GW。其中 14.8GW是保守估計,基于在建并宣布完成日期的項目;18.3GW是標準預測,基于各國已宣布的建設目標。根據各國已經公布 的地熱計劃,全球地熱裝機總量將達到30GW。
全球地熱發電穩定增長(MW)
2.1.1 全球地熱能資源儲量豐富
2.1.2 全球主要地熱帶分布情況分析
2.1.3 世界地熱能開發利用掀起熱潮
2.2 部分國家地熱能開發利用概況
2.2.1 歐盟與冰島合作開發地熱能
2.2.2 印尼鼓勵地熱資源開發利用
2.2.3 智利取經新西蘭開發地熱能
2.2.4 美國或成為地熱能生產領袖
2.3 世界地熱能開發利用模式
2.3.1 冰島的“無煙城”
2.3.2 捷克的“溫泉城”
2.3.3 新西蘭的地熱觀光名城
第三章 2025-2031年地熱能發展環境分析
3.1 國際環境分析
3.1.1 首個中歐自貿協定利好地熱發展
3.1.2 世行集資鼓勵開發地熱能
3.1.3 歐盟地熱能源技術發展情況
3.2 經濟環境分析
3.2.1 工業生產情況
3.2.2 固定資產投資情況分析
3.2.3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3.2.4 居民消費價格水平
3.2.5 對外貿易情況
3.3 政策環境分析
3.3.1 《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解讀
3.3.2 《可再生能源“十五五”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解讀
3.3.3 《關于促進地熱能開發利用的指導意見》解讀
第四章 2025-2031年中國地熱能開發利用分析
4.1 中國地熱資源勘查情況分析
4.1.1 中國地熱資源儲量及分布情況分析
中國高溫地熱帶分布主要集中在兩個地區:一是藏南—川西—滇西地區;二是中國臺灣地區。中國中低溫地熱資源廣布于板塊內 部的大陸地殼隆起區和地殼沉降區。地殼隆起區主要位于東南沿海地熱帶,主要包括江西東部、湖南南部、福建、廣東及海 南省等地。地殼沉降區主要包括華北盆地、松遼盆地、四川盆地、鄂爾多斯盆地、渭河盆地、蘇北盆地、準噶爾盆地、塔里 木盆地和柴達木盆地等,這些盆地蘊藏著豐富的中低溫地熱資源。
中國常規地熱資源分布
據全國地熱資源評價成果統計,中國12個主要盆地(平原)地熱資源量為 24 964.4×1018 J,折合標準煤 8531.9×108 t, 預計每年可采的地熱資源量折合標準煤 6.4×108 t,每年可減排CO2 13×108 t。
中國12個主要盆地(平原)地熱資源評價結果統計
4.1.2 中國地熱資源的構造特征
4.1.3 中國地熱資源的勘察與評價
4.1.4 省會城市淺層地溫能資源狀況基本查明
4.2 中國地熱能開發利用綜述
4.2.1 我國地熱資源的開發利用方式
4.2.2 我國地熱能利用的發展階段
4.2.3 我國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情況分析
2025-2031 China Geothermal Energy industry research analysis and market prospects forecast report
4.2.4 我國地熱能開發政策回顧摘編
4.3 中國地熱能開發利用技術概述
4.3.1 地熱開采技術
4.3.2 地熱能利用與節能綜合技術
4.3.3 淺層地熱能利用技術
4.3.4 地熱開發利用技術難題須攻克
4.4 中國地熱資源開發企業成長的邊界
4.4.1 市場邊界
4.4.2 技術邊界
4.4.3 資源邊界
4.4.4 資金邊界
4.4.5 管理邊界
4.4.6 組織邊界
4.4.7 環境邊界
4.5 中國地熱能開發利用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4.5.1 我國地熱資源開發利用存在的問題
4.5.2 制約中國地熱能開發利用的主要因素
4.5.3 推進中國地熱開發利用的對策措施
4.5.4 促進地熱能可持續開發利用的建議
第五章 2025-2031年華北地區地熱能產業分析
5.1 黑龍江省
5.1.1 黑龍江省地熱能資源概況
5.1.2 大慶市地熱資源開發利用情況
5.1.3 大慶市地熱資源優勢及前景預測
5.1.4 大慶市地熱開發利用問題及對策
5.1.5 黑龍江省地熱資源開發利用方向
5.2 遼寧省
5.2.1 遼寧省地熱資源開發利用情況
5.2.2 遼寧沈北新區打造東北第一溫泉城
5.2.3 錦州市地熱資源開發利用情況
5.2.4 錦州市地熱資源勘查問題及建議
5.2.5 遼寧省莊河地熱田儲量豐富
5.2.6 遼寧地熱資源開發面臨的制約因素
5.2.7 遼寧地熱資源開發管理措施規范
5.3 天津市
5.3.1 天津利用地熱水大力發展現代農業
5.3.2 天津市積極推進地源熱泵產業發展
5.3.3 天津市地熱保護項目取得新進展
5.3.4 天津市地熱資源開發利用前景
5.4 山西省
5.4.1 山西省地熱資源概況
5.4.2 山西地下熱水資源開發與利用
5.4.3 山西省地熱礦產開發規劃區
2025-2031年中國地熱能行業研究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
5.4.4 山西省推進深層地熱發電項目
5.5 其他省市
5.5.1 內蒙古包頭地熱資源勘探情況
5.5.2 北京市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情況
5.5.3 河北省地熱能資源儲量情況
第六章 2025-2031年華東地區地熱能產業分析
6.1 山東省
6.1.1 山東地熱資源儲量及分布情況分析
6.1.2 山東省地熱開發利用現狀分析
6.1.3 山東東營將打造中國地熱之城
6.1.4 臨沂市地熱資源開發利用情況分析
6.1.5 臨沂市地熱勘查開發利用前景
6.2 江西省
6.2.1 江西地熱資源基本情況介紹
6.2.2 江西地熱溫泉分布及特征
6.2.3 江西中低溫地熱資源開發途徑
6.2.4 江西省地熱溫泉旅游開發現狀
6.2.5 “十五五”江西地熱開發前景
6.3 其他省市
6.3.1 江蘇南京地熱能開發利用情況
6.3.2 上海市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情況
6.3.3 安徽省地熱能開發利用情況
第七章 2025-2031年西部地區地熱能產業分析
7.1 重慶市
7.1.1 重慶巴南區地熱資源情況分析
7.1.2 重慶巴南區地熱能開發利用情況
7.1.3 重慶市地熱溫泉旅游存在的問題
7.1.4 重慶市地熱資源開發利用建議
7.1.5 重慶市地熱溫泉旅游發展方向
7.2 西藏
7.2.1 西藏地熱資源儲量及分布
7.2.2 西藏地熱資源開發利用情況分析
7.2.3 加速西藏地熱資源開發的建議
7.2.4 西藏地熱資源開發利用前景
7.3 新疆
7.3.1 新疆地熱資源分布情況
7.3.2 新疆高溫地熱田勘查情況
7.3.3 新疆首個“中國溫泉之鄉”
7.4 其他省市
7.4.1 陜西省地熱資源儲量及應用
7.4.2 甘肅省內地熱資源情況分析
7.4.3 青海省促地熱資源開發
第八章 2025-2031年中國地熱發電行業發展分析
8.1 地熱發電簡介
8.1.1 地熱能發電模式
2025-2031 nián zhōngguó dì rè néng hángyè yánjiū fēnxī jí shìchǎng qiántú yùcè bàogào
8.1.2 世界地熱能發電概述
8.1.3 我國地熱發電的優勢
8.2 中國地熱發電發展情況分析
8.2.1 中國地熱發電仍處初級階段
8.2.2 中國地熱發電重新升溫
8.2.3 地熱發電“油田伴生”新模式
8.3 中國地熱發電發展方向及前景
8.3.1 青海中低溫地熱發電試驗
8.3.2 首個地熱發電補貼政策出臺
8.3.3 2025年地熱發電發展目標
第九章 2025-2031年中國地源供暖及地熱溫泉發展分析
9.1 地源熱泵相關概述
9.1.1 地源熱泵技術原理
9.1.2 地源熱泵的分類
9.1.3 地源熱泵的特點
9.1.4 地源熱泵相關技術
9.1.5 國外利用地源熱泵情況概述
9.1.6 中國地源熱泵開發配套政策回顧
9.2 2025-2031年中國地源熱泵行業發展情況
9.2.1 地源熱泵行業發展現狀
9.2.2 水地源熱泵行業發展分析
9.2.3 地源熱泵行業快速發展
9.2.4 地源熱泵市場潛力及特點分析
9.3 地源熱泵發展的問題及前景
9.3.1 地源熱泵應用存在的問題
9.3.2 地源熱泵技術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9.3.3 地熱供暖的發展建議
9.3.4 全球地源熱泵市場規模前景
9.3.5 中國地源熱泵業或成世界第一
9.4 地熱溫泉市場發展情況
9.4.1 中國溫泉地熱資源簡述
9.4.2 溫泉旅游市場問題及對策
9.4.3 地熱溫泉發展存在的問題
9.4.4 促進地熱溫泉健康發展的措施
第十章 (中:智:林)中國地熱能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
10.1 投資機遇分析
10.1.1 地熱能成美國投資熱點
10.1.2 地熱電力現投資機遇
10.1.3 國家級研發中心促地熱開發
10.2 投資風險分析
10.2.1 資源風險
10.2.2 鉆井風險
10.2.3 成本結構風險
10.3 投資收益因素分析
10.3.1 競爭者價格因素
2025-2031年中國の地熱エネルギー業界研究分析と市場見通し予測レポート
10.3.2 環保代價因素
10.3.3 技術發展因素
10.3.4 行政許可因素
10.4 中國地熱能行業前景展望
10.4.1 淺層地熱能發展潛力空間巨大
10.4.2 “十五五”期間地熱能發展前景
附錄:
附錄一:關于促進地熱能開發利用的指導意見
附錄二:臨沂-中國地熱城開發利用規劃
圖表目錄
圖表 地熱源中放射性元素性能
圖表 地球各殼層的放射性生成熱量及比重情況
圖表 2025年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速
圖表 2025年分地區投資相鄰兩月累計同比增速
圖表 2025年固定資產投資到位資金同比增速
圖表 2025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月同比增長速度
圖表 2025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主要數據
圖表 2025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漲跌幅
圖表 江西省鉆孔熱流測點位置及其構造背景
圖表 江西省地熱溫泉基本特征
圖表 重慶市巴南區東溫泉片區地熱井開發利用情況
圖表 重慶市巴南區南溫泉片區和橋口壩溫泉片區地熱井開采量
圖表 地源熱泵的原理圖
圖表 地源熱泵的分類圖
圖表 干熱巖發電系統圖示
http://www.qdlaimaiche.com/3/85/DiReNengShiChangJingZhengYuFaZha.html
省略………
相 關 |
|
熱點:地源熱泵供暖的利與弊、地熱能是可再生能源嗎、農村做一套地源熱泵要多少錢、地熱能的特點、中國地熱能發展現狀、地熱能來自于太陽能嗎?、地熱能的開發與利用、地熱能的來源、核能是可再生能源還是不可再生
訂購《2025-2031年中國地熱能行業研究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編號:1911853
請撥打:400 612 8668、010-6618 1099、66182099、66183099
Email:KF@Cir.cn 下載《訂購協議》 ┊ 【網上訂購】 ┊ 了解“訂購流程”
請撥打:400 612 8668、010-6618 1099、66182099、66183099
Email:KF@Cir.cn 下載《訂購協議》 ┊ 【網上訂購】 ┊ 了解“訂購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