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作為一種重要的金融服務形式,旨在為農村地區提供信貸、保險等多樣化的金融產品。近年來,隨著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金融科技的廣泛應用,農村金融市場取得了長足進展。目前,農村金融的服務模式不斷創新,通過采用移動支付、線上貸款等數字化手段,提高了金融服務的覆蓋面和便利性。同時,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農村金融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然而,農村金融市場依然面臨著信用體系建設不完善、風險控制能力不足等問題。
未來,農村金融的發展將更加注重普惠與科技融合。一方面,通過引入新技術和新模式,開發出更符合農村實際需求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滿足不同農戶群體的需求;另一方面,通過優化服務渠道,提高農村金融服務的可獲得性和效率,如推廣使用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進行精準授信和風險評估,提升用戶體驗。此外,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農村金融將更加注重支持農村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如開發專門支持農業產業鏈融資的產品,提升市場競爭力。同時,通過加強品牌建設和市場推廣,提升農村金融產品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占有率。
第一章 中國農村金融發展現狀
第一節 中國農村金融制度演變與機構組成
一、制度演變
二、機構組成
第二節 農村金融市場特征
一、農村金融市場是大而分散的市場
二、農村金融市場是一個信用缺失的市場
三、農村金融市場是風險難以控制的市場
四、我國農村金融服務的三個主要矛盾
第三節 中國農村金融服務swot分析
一、我國農村金融服務的優勢(strength)
二、我國農村金融服務的劣勢(weakness)
三、我國農村金融服務的機會(opportunity)
四、我國農村金融服務的威脅(threats)
第四節 中國農村金融發展現狀
一、農村金融機構體系不完善
二、農村金融功能弱化
三、農村融資信用環節薄弱
四、農村金融資源流失嚴重
第五節 當前我國農村金融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真正意義上的“涉農”金融機構缺乏
二、經營機制缺陷
三、農村金融機構功能不完善
四、農村金融基礎設施不匹配
第六節 中國農村金融的發展前景
一、小額信貸已成星火燎原之勢
二、新型農村金融機構覆蓋全面加速
三、多種方式分擔小額農戶貸款風險
四、外資銀行進駐農村金融市場
第二章 中國農村金融需求分析
第一節 農村金融需求特點
一、多層次且具有差異性
二、多層次且具有差異性
三、季節性和時間性
四、需求多元化
第二節 農村金融需求層次的劃分
一、農戶貸款需求
全.文:http://www.qdlaimaiche.com/2013-04/NongCunJinRongShiChangFenXiBaoGao.html
二、鄉鎮企業貸款需求
第三節 農戶金融需求分析
一、農戶的特征
二、存款需求基本得到滿足
三、生活性需求和生產性需求并存
四、農戶貸款分散且額度小
五、消費需求增加,信貸需求缺口大
第四節 農村企業金融需求分析
一、農村企業的特征
二、存款需求基本得到滿足
三、農村中小企業貸款困難
四、貸款主要來源于非正規金融
五、農村企業保險需求增加。
第五節 農村金融服務需求現狀
一、惠農政策廣受歡迎,金融政策尚需進一步惠農
二、機構網點仍顯不足,農‘村網點尚需進一步延伸
三、機構網點仍顯不足,農‘村網點尚需進一步延伸
四、金融知識普及面窄,金融宣傳尚需進一步加強
五、小面額人民幣短缺,人民幣反假工作需進一步加強
六、支付結算實現全覆蓋,支付工具使用尚需進一步推廣
七、農村信貸范圍擴大,業務發展需進一步拓展
八、農村金融產品單一,涉農金融產品尚需進一步創新
第六節 城鎮化進程中農村金融服務需求分析
一、基礎設施建設中的金融需求
二、農產品生產、流通及銷售領域的金融需求
三、與農業相關的高科技行業的金融需求
四、保險與社會保障方面的金融需求
五、城鎮化進程中資金需求的特性劃分
六、城鎮化進程中金融供給匹配需求的特性劃分
第七節 解決我國農村金融需求的幾點思路及建議
一、大力提升農村內生性發展動力,真正釋放農村真實有效的信貸需求
二、大力發展多層次的農村金融,實現農村金融服務覆蓋廣度和供給規模的突破
三、大力培育互助性的農村金融組織,滿足農村經濟主體多元化需求
四、大力培育互助性的農村金融組織,滿足農村經濟主體多元化需求
五、大力完善持續性的農村金融扶持政策,提高農村市場對金融的吸附能力
六、大力強化匹配性的農村金融保障體系建設,提升農村金融可持續發展能力
第八節 發展農村金融需求的政策建議
一、金融供給層次化
二、加快發展農村保險市場
三、加快發展非正規金融市場
第三章 中國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發展
第一節 現有農村金融機構構架
一、農村信用社:農村金融發展的主力軍
二、中資全國性商業銀行:基層網點整合,農村金融業務持續萎縮
三、農業發展銀行:服務品種單一,影響有限
四、郵政儲蓄銀行:吸納農村金融資源與支持農業發展功能不匹配
五、民間融資:農村金融市場的需要與內在金融意識的萌發
六、小額貸款公司:草根金融的原生態發展
七、村鎮銀行:民間金融向規范金融的轉型
八、農村合作銀行:傳統農村信用社的再發展
九、農村資金互助社:農村金融領域的星星之火
第二節 我國農村金融體系構成現狀
一、農村商業金融主導地位弱化
二、農村商業金融主導地位弱化
三、農村合作金融作用顯著而力度不足
四、農村合作金融作用顯著而力度不足
五、農業保險制度對農村金融的作用顯著不足
第三節 中國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現狀
一、中國農村金融體系存在嚴重的金融抑制
二、農村信用社的產權不清晰、不完整
三、現行的農村金融制度對農村經濟的支持力度不夠
第四節 我國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存在的問題
一、我國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功能不健全
二、我國農村金融網點覆蓋率低造成金融供給不足且競爭不充分
三、農村信用無法保證且融資難
四、我國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建設滯后
第五節 現有的農村金融體系不能適應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
一、商業銀行加快商業化轉型,支農力度減弱
二、政策性銀行業務功能單一,支持面窄
三、合作性金融定位模糊,農村信用社充當農村金融主力軍力不從心
四、郵政儲蓄體系在我國金融體系中扮演了一個特殊而重要的角色
五、非正式金融作用巨大,但沒有合法地位
第六節 構建農村多元化金融體系的路徑選擇
一、構建市場化運作農村正規金融體系
二、建立完善農村非正規金融體系
三、重塑“三農”政策性金融扶助體系
四、大力改善農村金融生態環境,加快農村信用體系建設
第七節 構建我國農村金融體系的具體措施
2013-2018 China 's rural financial market depth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rend analysis
一、建立健全我國農業保險制度
二、加大政策性金融對農業的支持力度
三、確保農村合作金融的基礎地位
四、完善我國農村金融的相關立法
五、發揮村鎮銀行在農村金融中的作用
第八節 完善我國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的對策
一、加快我國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的法律制度建設
二、完善我國農村金融服務信用體系
三、積極引導非正規農村金融機構
四、創新我國農村金融服務體系
第四章 中國農村信用社發展
第一節 2012年中國農村信用社發展
一、2012年中國農村信用社資產負債表
二、2012年中國農村信用社資產規模
三、2012年中國農村信用社負債規模
四、2012年中國農村信用社所有者權益
五、2012年中國農村信用社稅后利潤
第二節 農村信用社的現狀
一、農村信用社的現狀及體制改革的著力點
二、當前農村信用社的經營環境
三、當前農村信用社面臨的主要問題
第三節 當前農村信用社存在的問題
一、不良貸款居高不下
二、管理者有章不循、令不行、禁不止
三、人員老化、結構不合理
四、員工法律意識淡薄、以身試法
第四節 中國農村信用社改革
一、農村信用社改革的背景
二、農村信用社改革的主要內容
三、農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重要的階段性成果
四、農村信用社改革面臨的問題
五、農村信用社改革的成功經驗
六、進一步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的思路
第五章 中國農村商業銀行發展
第一節 2012年中國農村商業銀行發展
一、2012年中國農村商業銀行資產增長47.1%
二、2012年中國農村商業銀行負債規模
三、2012年中國農村商業銀行所有者權益
四、2012年中國農村商業銀行稅后利潤
第二節 農村商業銀行面臨的挑戰
一、中國金融深化特別是利率市場化的挑戰
二、中國社會快速變遷的挑戰
三、經濟周期波動的挑戰
四、公司治理的挑戰
五、戰略管理能力的挑戰
六、戰略管理能力的挑戰
第三節 農村商業銀行發展面臨的機會
一、經濟發展與轉型帶來的行業性機會
二、改制帶來的制度性機會
三、新技術革命帶來的機會
第四節 改制后的農商行應處理好六大關系
一、正確處理好短期與長遠的關系
二、正確處理好效益與質量的關系
三、正確處理好理念與價值的關系
四、正確處理好創新與穩健的關系
五、正確處理好改革與和諧的關系
六、正確處理好成果與共享的關系
第五節 農村商業銀行如何應對利率市場化
一、農村商業銀行業務經營的特點
二、利率市場化對農村商業銀行的影響
三、農村商業銀行應對利率市場化的對策思考
第六章 中國農村合作銀行發展
第一節 農村合作銀行與農村商業銀行比較
一、股權結構比較
二、法人治理結構比較
三、農村合作銀行與農村商業銀行的政策扶持
第二節 2012年中國農村合作銀行發展
一、2012年中國農村合作銀行資產規模
二、2012年中國農村合作銀行負債規模
三、2012年中國農村合作銀行所有者權益
四、2012年中國農村合作銀行稅后利潤
第三節 組建農村合作銀行的模式與步驟
一、組建農村合作銀行的模式
二、組建農村合作銀行的步驟
第四節 農村合作銀行信貸風險管理
一、農村合作銀行的信貸活動概述
二、農村合作銀行的信貸活動風險成因
三、農村合作銀行的信貸活動風險防范對策
2013-2018年中國農村金融市場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第五節 農村合作銀行拓展城區業務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思考
一、加強農合行城區業務發展的必要性
二、目前農合行城區業務發展存在的問題
三、農合行拓展城區業務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建議
第七章 中國村鎮銀行發展
第一節 村鎮銀行發展情況分析
一、經濟情況分析
二、監管情況分析
三、同業情況分析
第二節 村鎮銀行的優勢
一、經營模式可持續
二、市場定位較清楚
第三節 我國村鎮銀行的演進特點分析
一、數量變化呈現階段性
二、區域性中小銀行成為發起主力軍
三、地區分布基本覆蓋東部、中部和西部,東部地區設立意愿強
第四節 村鎮銀行的現狀
一、村鎮銀行業務經營模式單一,吸儲壓力較大
二、風險控制能力較弱
三、控股模式單一
四、公眾認知度低,可持續發展能力差
五、地方政府行政干預過多、政策扶植力度不足
六、我國村鎮銀行發展現狀
第五節 新時期我國村鎮銀行發展面臨的障礙
一、信用環境較差
二、資金來源不足
三、人才力量薄弱
四、貸款脫農化趨勢顯著
五、服務創新力度有限
六、缺乏完善的扶持政策
第六節 村鎮銀行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市場定位方面
二、自身經營管理方面
三、自身經營管理方面
四、自身經營管理方面
五、金融監管方面
第七節 促進我國村鎮銀行發展的建議
一、明確市場定位
二、提高自身經營管理水平
三、健全配套制度與措施
四、改善村鎮銀行外部服務環境
五、加強對村鎮銀行的監管
第八章 新型農村金融機構(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農村資金互助社)發展
第一節 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基本功能與開展必要性
一、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基本功能
二、開展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必要性
第二節 2012年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和郵政儲蓄銀行發展
一、2012年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和郵政儲蓄銀行資產規模
二、2012年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和郵政儲蓄銀行負債規模
三、2012年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和郵政儲蓄銀行所有者權益
四、2012年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和郵政儲蓄銀行稅后利潤
五、2012年新型農村金融機構數
第三節 制約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發展的內在沖突分析
一、規模沖突:小型微利還是規模經濟
二、服務對象沖突:扶富還是扶貧
三、目標沖突:商業可持續發展還是普惠金融
四、監管沖突:風險監管下嚴格的準入門檻還是審慎監管下引人多元化投資主體
五、競爭沖突:水平競爭還是垂直合作
第四節 新型農村金融機構運行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一、新型農村金融機構運行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二、融資渠道狹窄,資金來源不足
三、人員素質不高,增加操作風險
四、監管風險高,監管指標不完善
五、創新不足,產品相對簡單
第五節 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發展的制約因素
一、農村金融面臨更高的經營風險
二、相關金融政策依然缺失
三、農村金融資金來源不足
四、農村金融組織內部管理有待提高
五、涉農金融機構市場退出機制還不完善
第六節 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經營績效與扶持政策
一、促進我國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發展的扶持政策
二、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經營績效
三、進一步促進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發展的政策建議
第七節 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發展的對策
一、綜合運用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二、增加資金來源渠道,有效解決資金不足
三、加快建設符合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人才隊伍
2013-2018 nián zhōngguó nóngcūn jīnróng shìchǎng shēndù tiáo yán yǔ fāzhǎn qūshì fēnxī bàogào
四、完善監管制度,提高監管水平
五、加快創新,提高自身競爭力
第九章 中國農村金融正規金融機構:中國農業銀行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
第一節 中國農業銀行
一、銀行簡介
二、2012年總體經營情況分析
第二節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
一、公司簡介
二、2012年總體經營情況分析
第十章 中國農村金融風險分析
第一節 中國農村金融風險特征
一、農村金融風險具有不確定性
二、農村金融風險具有不確定性
三、農村金融風險具有隱蔽性
四、農村金融風險具有可控性
第二節 中國農村金融面臨的風險
一、資本風險
二、信用風險
三、流動性風險
四、其他性風險
第三節 外部金融沖擊對農村金融市場的風險分析
一、外部金融沖擊的特性
二、外部金融沖擊對農村金融風險的形成原因
三、外部金融市場(非農村)的主要風險
四、外部金融沖擊下的農村金融風險分析
第四節 農村金融風險分擔補償機制現狀
一、信用擔保體系不健全,難以起到分擔農村金融風險的作用
二、農業保險發展滯后,農業風險容易傳遞給農村金融
三、缺乏有效的外部風險補償機制
四、農村地區金融服務品種單一,信貸投入不足
第十一章 從新型農村金融發展看農村金融的重構
第一節 當前我國農村金融的格局與變化
一、傳統農村金融機構商業化運作加速
二、新型農村金融機構服務“三農”職能尚需加強
第二節 以商業化經營為主導的新型農村金融機構不能有效解決農村金融不足
一、商業性村鎮銀行服務“三農”的困境
二、商業性小額信貸公司惠及三農的目標偏離
三、正規合作性質農村資金互助社的商業化經營沖動
第三節 構建服務“三農”農村金融體系還需觀念與制度上的創新
一、重構我國農村政策性金融體系需要觀念與方法上的創新
二、非正規、民間合作金融是中國農村金融發展的必由之路
第十二章 中國農村金融發展策略
第一節 財政支持農村金融發展的對策
一、積極推動農村金融改革,促進農村金融市場發展
二、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引導更多金融資源投向“三農”
三、完善農村金融的激勵和風險分擔機制,支持農村金融創新服務
第二節 防止農村金融邊緣化的對策
一、堅持城鄉統籌,加快推進農村社會經濟全面發展
二、堅持服務創新,加快推進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建設
三、堅持返哺農村,加大“三農”發展金融支持力度
四、堅持標本兼治,加大農村金融生態環境基礎建設
第三節 加強我國農村金融服務的政策建議
一、建立健全農村金融體系
二、建立農村金融保障體系
三、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四、構建完善的農村金融法律體系
五、制定政策鼓勵完善農村金融產品體系
第四節 農村金融機構應對利率市場化的措施
一、在目標市場細分的基礎上,找準自己的目標市場,辦出自己的特色
二、提高精細化管理能力
三、建立存貸款的定價能力
第五節 農村金融機構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對策及建議
一、設立專營服務機構,組建專業服務團隊
二、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
三、創新貸款機制
四、建立全面風險管理
五、健全擔保體系,實行專項貸款貼息
第六節 我國農村金融服務發展的路徑選擇
一、治本之舉:促進農村社會、經濟繁榮與農村金融良性互動
二、固本之舉:金融逐利性與政策引導相結合
三、強本之舉:加大農村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改善農村金融發展環境
第七節 政府進一步促進農村金融的政策建議
一、更加注重農業已存在的不同金融需求,大力打造不同類型的金融生態
二、充分發揮財政、信貸資金相互協調的配套作用
三、建立完善農村征信體系,防范信用風險
四、規范發展地方性農村金融機構,擴大農村金融供給
五、激活、滿足農村金融需求
第八節 中?智?林?:解決我國農村金融抑制的對策
2013-2018中國の農村金融市場の深さの研究開発動向分析
一、重建新型正規農村金融
二、引導民間金融健康發展
三、完善優化農村金融市場
四、規范政府支農職能體系
圖表 2012年中國農村信用社資產負債表
圖表 2010-2012年中國農村信用社資產規模及增長走勢圖
圖表 2010-2012年中國農村信用社負債規模及增長走勢圖
圖表 2010-2012年中國農村信用社所有者權益及增長走勢圖
圖表 2010-2012年中國農村信用社稅后利潤及增長走勢圖
圖表 2010-2012年中國農村商業銀行資產規模及增長走勢圖
圖表 2010-2012年中國農村商業銀行負債規模及增長走勢圖
圖表 2010-2012年中國農村商業銀行所有者權益及增長走勢圖
圖表 2010-2012年中國農村商業銀行稅后利潤及增長走勢圖
圖表 2010-2012年中國農村合作銀行資產規模及增長走勢圖
圖表 2010-2012年中國農村合作銀行負債規模及增長走勢圖
圖表 2010-2012年中國農村合作銀行所有者權益及增長走勢圖
圖表 2010-2012年中國農村合作銀行稅后利潤及增長走勢圖
圖表 2010-2012年中國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和郵政儲蓄銀行資產規模及增長走勢圖
圖表 2010-2012年中國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和郵政儲蓄銀行負債規模及增長走勢圖
圖表 2010-2012年中國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和郵政儲蓄銀行所有者權益及增長走勢圖
圖表 2010-2012年中國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和郵政儲蓄銀行稅后利潤及增長走勢圖
圖表 2010-2012年新型農村金融機構數量
圖表 2010-2012年村鎮銀行數量
圖表 2010-2012年貸款公司數量
圖表 2010-2012年農村資金互助社數量
圖表 2008-2012年中國農業銀行主營收入和營業利潤
圖表 2008-2012年中國農業銀行凈利潤和每股收益
圖表 2008-2012年中國農業銀行股東權益和未分配利潤
圖表 2008-2012年中國農業銀行總資產和負債
圖表 2011-2012年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不良貸款余額
圖表 2011-2012年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不良貸款率
圖表 2011-2012年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經營利潤
圖表 2011-2012年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撥備覆蓋率
圖表 村鎮銀行主發起人情況
圖表 村鎮銀行發展相關條例
圖表 農村合作銀行資格股和投資股的比較
圖表 中國農村金融組織機構圖
圖表 農戶借貸額度
圖表 農戶的貸款渠道構成
圖表 農村企業貸款渠道
http://www.qdlaimaiche.com/2013-04/NongCunJinRongShiChangFenXiBaoGao.html
……
請您致電:400 612 8668、010-6618 1099、66182099、66183099
或Email至:KF@Cir.cn 【網上訂購】 ┊ 下載《訂購協議》 ┊ 了解“訂購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