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T(數字新媒體)是信息技術、媒體和電信三個領域的交叉點,近年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和5G技術的應用,迎來了快速發展期。目前,TMT領域不僅包括傳統的互聯網服務、社交媒體等,還擴展到了虛擬現實、增強現實、人工智能等內容和服務。隨著消費者對高質量數字內容的需求增加,TMT行業正在不斷推出新的產品和服務來滿足市場需求。
未來,TMT行業將更加注重用戶體驗和內容創新。一方面,隨著5G和下一代互聯網技術的應用,TMT行業將提供更加高速、穩定的網絡服務,支持更多創新應用;另一方面,隨著消費者對個性化體驗的需求增加,TMT企業將更加注重內容的創新和用戶體驗的優化。此外,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TMT行業將更加智能化,為用戶提供更加個性化的內容和服務。
《2025-2031年中國TMT(數字新媒體)市場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前景報告》基于多年市場監測與行業研究,全面分析了TMT(數字新媒體)行業的現狀、市場需求及市場規模,詳細解讀了TMT(數字新媒體)產業鏈結構、價格趨勢及細分市場特點。報告科學預測了行業前景與發展方向,重點剖析了品牌競爭格局、市場集中度及主要企業的經營表現,并通過SWOT分析揭示了TMT(數字新媒體)行業機遇與風險。為投資者和決策者提供專業、客觀的戰略建議,是把握TMT(數字新媒體)行業動態與投資機會的重要參考。
第一章 TMT(數字新媒體)發展概述
1.1 TMT(數字新媒體)概念
1.2 TMT(數字新媒體)的特點
1.2.1 交互性與即時性
1.2.2 海量性與共享性
1.2.3 多媒體與超文本
1.2.4 個性化與社群化
1.3 TMT(數字新媒體)的內容及分類
1.3.1 網絡流媒體
1.3.2 IPTV
1.3.3 數字電視
1.3.4 手機電視
1.3.5 車載移動電視
1.3.6 樓宇廣告電視
轉-載自:http://www.qdlaimaiche.com/1/66/TMTShuZiXinMeiTiDeFaZhanQuShi.html
第二章 TMT(數字新媒體)形式發展特性研究
2.1 網絡媒體形式發展特性研究
2.1.1 技術支撐
2.1.2 個性魅力
2.1.3 社會影響
2.2 手機媒體形式發展特性研究
2.2.1 技術支撐
2.2.2 個性魅力
2.2.3 社會影響
2.3 數字電視形式發展特性研究
2.3.1 技術支撐
2.3.2 個性魅力
2.3.3 社會影響
2.4 博(播)客形式發展特性研究
2.4.1 技術支撐
2.4.2 個性魅力
2.4.3 社會影響
2.5 微博形式發展特性研究
2.5.1 技術支撐
2.5.2 個性魅力
2.5.3 社會影響
2.6 數字報紙形式發展特性研究
2.6.1 技術支撐
2.6.2 個性魅力
2.6.3 社會影響
2.7 IPTV形式發展特性研究
2.7.1 技術支撐
2.7.2 個性魅力
2.7.3 社會影響
2.8 全媒體形式發展特性研究
2.8.1 技術支撐
2.8.2 個性魅力
2.8.3 社會影響
第三章 2025-2031年中國TMT(數字新媒體)市場發展現狀分析
3.1 世界TMT(數字新媒體)主要國家發展動態
Research and Analysi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China's TMT (Digital New Media) Market from 2024 to 2030
3.1.1 美國
美國數字新媒體的發展處于世界先進行列。美國互聯網用戶規模正在逐漸上升,用戶規模為2.03億,到則上升至2.11億,普及率達到68.9%,到美國互聯網用戶規模達到2.51億,普及率達到77.8%。
2013年美國手機銷售量為1.33億臺,增長至1.72億臺,目前美國仍是全球手機最大市場之一。
2015年美國成年人平均每天花費在手機和電腦上的時間為4小時40分鐘,首次超過花費在電視上的4小時31分。這得益于過去3年移動互聯網的崛起,美國人花費在手機上的時間為2小時21分,這一數字在僅為24分鐘。
2016年,美國電信市場的業務總收入為4150億美元,年均增長率2.4%,電信收入列全球第一,比列第二位的中國高兩倍。電信業仍是美國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之一,并呈現出新特點:內容為主、為先;寬帶部署的加快;競爭的多變性和動態性;工業互聯網的發展;信息安全出現新問題。這些都要求監管部門在相關領域做出相應的調整和改革。,針對通信行業發展的特點,美國確定了電信管制的7大重點,其中兩項涉及互聯網、兩項涉及內容、兩項涉及隱私、一項涉及寬帶。
寬帶部署加快,電信業是推動美國經濟發展驅動力
數據業務發展迅速,內容重要性增加。美國數據業務競爭增加,內容收入重要性增加。為了滿足數據業務需求,運營商加大的對網絡擴容的投入。運營商Sprint的價格下降和T-Mobile推出的促銷,對主要運營商Verizon和AT&T產生影響,導致競爭加劇。
寬帶部署加快,價格下降。,美國寬帶普及率為29.9%,高于中國、日本和俄羅斯。對于運營商來說,通過寬帶部署吸引用戶已成為擴大收入的重要手段之一。例如:Verizon的FiOS和AT&T的U-Verse,其中FiOS對Verizon的有線收入貢獻達到82%,年用戶增長達到9%。U-Verse則推動AT&T有線業務的發展、重構高速互聯網。其它有線運營商WIN、CTL和FTR也在全國部署了光纖網。
市場競爭加劇,公平競爭至關重要。美國電信行業進入成熟期,核心話音業務市場已飽和,運營商很難發展新用戶,因此,市場競爭異常激烈,特別是價格競爭。無線通信市場由消費者主導,有線市場則由商業用戶,主要是大中企業主導。在寬帶市場,運營商市場占有率出現下滑趨勢,如:Verizon的市場占有率將從的68%,下降到的34.2%。,美國付費電視市場的業務收入為1030億美元,家庭普及率為84.9%,用戶達1.018億。
工業互聯網支撐作用凸顯。為了建立先進的美國制造業,重要的是創造新的就業機會、提高生產率、降低生產成本,美國加大了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和部署,并將其確定為最優先發展的戰略目標,希望通過高新技術改造傳統制造業,推動美國經濟可持續發。除政府政策扶持外,行業聯盟也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技術發展引發對信息安全的重視。隨著美國大數據國家戰略的推進,云計算部署的加快,導致現有的信息安全手段已不能滿足信息安全要求,對海量數據進行安全防護變得更加困難,數據泄露的風險增加。
2017年美國電信管制瞄準七大重點
一是網絡中立性的維護。互聯網已成為社會發展的核心引擎,需要不斷的創新和發展,互聯網的自由和開放是人人向往的,但在美國小部分ISP控制了管道,例如:AT&T、Comcast和Verizon,通過阻擋內容、拒絕競爭者的應用、給網絡流量設定優先權,讓他們擁有比其它經營者更多的權力。
為此,2016年美國制定了一項計劃,要采用強有力的法規,保護網絡中立性。其中包括FCC的促進競爭和讓用戶有更多選擇的網絡中立性新法規。這意味著ISP應平等對待經其網絡的所有數據傳輸。這一計劃將防止ISP通過節流的方式阻擋合法內容的傳輸。但這一法規遇到了來自主導運營商的反對,他們認為,網絡中立性法規應簡單明,采用一事一議的方式,網絡管理應采取靈活和有差別的管制。
2017年,網絡中立性仍將是美國電信行業管制的重點議題之一,圍繞它的博弈仍將在管制者FCC和運營商間進行。但核心是如何實現用戶利益的最大化。
二是互聯網稅收授權延期。如果國會不能對互聯網自由稅收法(IFTA)的稅收授權延期,政府將開始對互聯網業務征稅,稅收水平與無線業務類似。這意味著用戶將為發送郵件或網上搜索交稅。根據相關研究,用戶為此支付的稅額每年將高達147億美元。
盡量眾議院已通過了永久性互聯網稅收自由法,禁止各州和地方對互聯網接入征稅,參議院尚不得不采取相應的行動,但IFTA的稅收授權延期仍是2025年管制的重要議題之一。
三是醫療IT裝置框架。2017年,與醫療IT裝置相關的管制框架將納入現代醫療法中。這一法律形成于2025年,立法的目標是促進和開發針對慢性和罕見疾病的新治療法;鼓勵開發更好的診斷工具。現代醫療法消除了可開發治療無法滿足人們醫療需求(疾病很少見和無法治療)產品的障礙。
四是通過專利改革法案。2017年,整體專利改革將向前推進,主要是希望通過專利改革法案。涉及專利持有公司的立法,通常稱之為“專利流氓”,通過許可和訴訟,購買專利賺錢。數以百計的公司,例如:谷歌和微軟,迫使國會防范“專利流氓”。
目前美國四家電信運營商AT&T、Verizon、T-Mobile和Sprint形成鼎足之勢。類似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的AT&T和Verizon公司嗎,在另兩家較小運營商的價格和服務競爭下,也不得不快速更新服務內容并給予價格上的優惠。
如果監管者允許電信業整合成一個三寡頭壟斷的局面,會產生更良性的競爭。AT&T公司2025年初曾表示要收購T-Mobile來補強自己移動網絡上的短板。另外,Sprint也曾考慮在今年競購T-Mobile公司。但所有這些嘗試都被監管機構拒絕了。目前,美國電信業存在著一種結構性失衡的局面。Verizon公司是美國最大的無線運營商,而AT&T受益于曾經的固網客戶基礎排名第二,另倆家則小的多,只能在夾縫中求生存。
不過,結構性失衡的局面并沒有產生大魚吃小魚的局面。在美國電信業這樣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T-Mobile正以不惜一切代價的方式來提高用戶數量,連續六個季度,每個季度的用戶數量都增加超過一百萬。由于不斷降低套餐價格,優化客戶簽約手機的方式,以及采用新的技術服務,T-Mobile給前兩大無線運營商制造了很大的麻煩。這使得AT&T和Verizon公司不得不采用同樣的策略跟進。徹底顛覆了這一行業。
Verizon公司擁有8500萬最富有的用戶,也就是所謂的后付費簽約用戶;AT&T擁有7000萬用戶;而Sprint和T-Mobile遠遠落后于這兩家用戶數分別只有2700萬和2500萬。于是后兩家只能在低利潤的預付費的消費者身上做文章,不過最終Sprint和T-Mobile公司幾乎主宰了預付費市場共計擁有3100萬用戶,Verizon和AT&T共計只有1700萬。
Verizon公司具有同行業中最高的無線利潤率,49.5%。不過為了參與價格戰,降低套餐價格與增加補貼已經開始影響該公司的利潤。第三季度未計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盈利(EBITDA)低于分析師的預期。雖然價格戰不太可能將Verizon公司從無線業務的老大位置拉下馬,但該公司未來一年的盈利能力將不可避免的下降。
兩大巨頭Verizon公司和AT&T公司把控的電信業已經成為“一個擁擠的行業。”但他認為,T-Mobile擁有最有大的上升空間。T-Mobile公司擁有行業內最好的成長性,而且是四大運營商對唯一一個對價格戰無所畏懼的公司。
3.1.2 歐盟
3.1.3 日本
3.1.4 韓國
3.2 世界TMT(數字新媒體)行業發展特點分析
3.2.1 產業規模
3.2.2 產業結構
3.2.3 產業競爭
3.3 TMT(數字新媒體)產業SWOT分析
第四章 2025-2031年中國TMT(數字新媒體)產業鏈分析
4.1 TMT(數字新媒體)產業鏈概況
2024-2030年中國TMT(數字新媒體)市場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前景報告
4.2 TMT(數字新媒體)產業鏈結構及特征
4.3 中國TMT(數字新媒體)產業鏈現狀
4.4 中國TMT(數字新媒體)產業鏈演進趨勢
4.4.1 產業鏈生命周期分析
4.4.2 產業鏈價值流動分析
4.4.3 演進路徑與趨勢
第五章 2025-2031年中國TMT(數字新媒體)產業商業模式分析
5.1 TMT(數字新媒體)主要商業模式分析
5.1.1 市場細分
5.1.2 經營策略分析
5.1.3 產業鏈合作
5.2 國外TMT(數字新媒體)發展經驗的啟示
第六章 2025-2031年中國TMT(數字新媒體)市場發展分析
6.1 中國TMT(數字新媒體)市場現狀
6.1.1 產業環境
6.1.2 產業規模
6.1.3 產業結構
6.1.4 產業盈利水平
6.1.5 產業投資現狀
6.2 中國TMT(數字新媒體)發展的利弊因素分析
6.2.1 政策環境
6.2.2 標準制定
6.2.3 市場環境
6.2.4 市場現狀
6.2.5 技術發展
6.3 未來幾年TMT(數字新媒體)行業發展趨勢及影響因素
6.3.1 TMT(數字新媒體)技術發展趨勢
6.3.2 三網融合等相關政策導向
6.3.3 業務發展模式趨勢
第七章 2025-2031年中國TMT(數字新媒體)的目標用戶分析
7.1 個人用戶
7.1.1 用戶認知度
7.1.2 用戶需求
7.1.3 用戶偏好
7.1.4 消費行為與習慣
2024-2030 Nian ZhongGuo TMT( Shu Zi Xin Mei Ti ) ShiChang XianZhuang DiaoYan FenXi Ji FaZhan QianJing BaoGao
7.2 企業用戶
7.2.1 認知度
7.2.2 需求特點
7.2.3 消費習慣
第八章 中國TMT(數字新媒體)產業重點企業經營策略分析
8.1 上海東方明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8.1.1 企業發展概況
8.1.2 企業經營分析
8.1.3 企業主要媒體
8.1.4 企業發展動態
8.2 中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8.2.1 企業發展概況
8.2.2 企業經營分析
8.2.3 企業主要媒體
8.2.4 企業發展動態
8.3 成都博瑞傳播股份有限公司
8.3.1 企業發展概況
8.3.2 企業經營分析
8.3.3 企業主要媒體
8.3.4 企業發展動態
8.4 湖南電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8.4.1 企業發展概況
8.4.2 企業經營分析
8.4.3 企業主要媒體
8.4.4 企業發展動態
8.5 北京歌華有線電視網絡股份有限公司
8.5.1 企業發展概況
8.5.2 企業經營分析
8.5.3 企業主要媒體
8.5.4 企業發展動態
8.6 陜西廣電網絡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2024-2030年の中國TMT(デジタル新メディア)市場現狀調査?分析及び発展見通し報告
8.6.1 企業發展概況
8.6.2 企業經營分析
8.6.3 企業主要媒體
8.6.4 企業發展動態
第九章 2020-2025年TMT(數字新媒體)市場規模預測分析
9.1 全球TMT(數字新媒體)發展趨勢預測
9.1.1 可穿戴設備
9.1.2 融合客廳
9.1.3 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
9.1.4 在線醫療
9.1.5 電視收視率監測
9.1.6 PHABLET的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跨界產品將熱銷
9.1.7 智能手機的代溝
9.1.8 三防手機的入門價格
9.2 2025-2031年中國TMT(數字新媒體)市場預測分析
第十章 [中.智.林]2020-2025年中國TMT(數字新媒體)投資策略及建議
10.1 TMT(數字新媒體)業務投資策略分析
10.2 對運營商的建議
10.3 對TMT(數字新媒體)內容服務商的建議
10.4 對設備商的建議
10.5 對相關監管部門的建議
http://www.qdlaimaiche.com/1/66/TMTShuZiXinMeiTiDeFaZhanQuShi.html
……
請您致電:400 612 8668、010-6618 1099、66182099、66183099
Email:KF@Cir.cn 【網上訂購】 | 下載《訂購協議》 | 了解“訂購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