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 關 |
|
民營醫院是醫療衛生體系的重要補充,近年來在中國得到了快速發展,尤其是在專科醫療、高端醫療和健康管理領域表現出色。受益于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增長,民營醫院數量和床位數逐年增加,服務質量逐步提升。然而,人才短缺、資金壓力和品牌信任度不足等問題,限制了民營醫院的長遠發展。 |
未來,民營醫院將朝著專業化、連鎖化和智慧化方向發展。專業化方面,深耕特色專科,如眼科、口腔、康復醫學等,提升醫療技術水平和服務質量。連鎖化方面,通過并購整合、品牌輸出等方式,擴大服務網絡,實現規模效應。智慧化方面,引入遠程醫療、電子病歷、AI輔助診斷等技術,優化就醫流程,提高患者滿意度。此外,加強與公立醫院的交流合作,構建分級診療體系,共同提升醫療服務效率和可及性。 |
《中國民營醫院行業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5-2031年)》基于多年行業研究積累,結合民營醫院市場發展現狀,依托行業權威數據資源和長期市場監測數據庫,對民營醫院市場規模、技術現狀及未來方向進行了全面分析。報告梳理了民營醫院行業競爭格局,重點評估了主要企業的市場表現及品牌影響力,并通過SWOT分析揭示了民營醫院行業機遇與潛在風險。同時,報告對民營醫院市場前景和發展趨勢進行了科學預測,為投資者提供了投資價值判斷和策略建議,助力把握民營醫院行業的增長潛力與市場機會。 |
第一章 2025年中國醫療行業發展分析 |
1.1 醫療行業簡介 |
1.1.1 醫療行業的定義 |
1.1.2 中國醫院的分類 |
1.1.3 醫療行業的經營主體 |
1.2 民營醫院概述 |
1.2.1 民營醫院的發展歷程 |
1.2.2 民營醫院的性質 |
1.2.3 民營醫院的稅收政策 |
1.2.4 民營與公立醫院的區別 |
第二章 2025年中國醫療行業發展情況 |
2.1 2025年中國衛生機構數量統計 |
2.1.1 2025年中國衛生機構床位統計 |
2.1.2 2025年中國衛生人力資源統計 |
2.1.3 2025年中國社區衛生供給情況 |
2.1.4 2025年中國醫院服務效率情況 |
2.2 2025年中國醫院行業市場需求分析 |
2.2.1 2025年中國就診需求統計 |
2.2.2 2025年中國衛生總費用統計 |
2.2.3 2025年中國人均衛生費用統計 |
2.2.4 2025年中國婦幼保健需求統計 |
2.2.5 2025-2031年中國公共衛生與疾病防治需求統計 |
2.3 2025年中國醫院行業經營效益分析 |
2.3.1 2025年中國衛生機構資產負債統計 |
2.3.2 2025年中國醫院行業經營效益分析 |
2.4 2025年中國醫療保障制度發展情況分析 |
第三章 2025-2031年中國民營醫療發展情況分析 |
3.1 中國民營醫院發展概況 |
轉自:http://www.qdlaimaiche.com/1/37/MinYingYiYuanShiChangQianJingFen.html |
3.1.1 中國民營醫院數量統計 |
3.1.2 中國民營醫療機構資產規模統計 |
我國民營醫院從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發展歷程可以歸納為起步期(1984-)、擴張期、轉型發展期(-今)。 |
1、起步期 |
1.984 年7月,我國第一家民營股份制醫院在廣州開業,拉開了我國民營醫院發展的序幕。民營醫院的發展以及形式主要分為三種類型:由小診所開始,逐步發展壯大;與公立醫療機構合作,實現科室外包;大型機構基金投資發展。在起步期,民營醫院舉步維艱,無論是床位數量、人才隊伍硬性條件還是醫院的管理方式,都無法與公立醫院相提并論。 |
2、擴張期 |
1.997 年1月,國務院發布《關于衛生改革與發展的決定》,提出以社會以及個人力量作為當前衛生體系的補充。,國家發布政策,提出醫療機構實行分類管理,非營利醫療機構占據主導地位。在政策扶持之下,我國民營醫院規模呈現爆發式擴張態勢。在此時期,各類專科醫院發展加速、集團化的民營醫院公司實現了連鎖擴張、企業職工醫院剝離原有單位。 |
3、轉型期 |
2.010 年3月,國家發布《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拉開了新一輪醫改的序幕,在總體目標中明確提出了“,將形成多元辦醫的格局。”在此基礎上,歌民營醫院走向也逐步明確。民營醫院專科化、高端化格局逐步形成,并且成為了一種明顯的信號。 |
盡管早在2025年國務院就已經提出引入社會資本進入醫療服務領域,但受制于觀念與制度限制,長期以來,民營醫院發展十分有限。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相關政策出臺愈加密集,政策性阻力與歧視的深水區已逐漸破冰,行業發展迎來新一輪高潮。目前,社會資本已開始逐步大規模介入醫療服務領域,我們正處于醫療服務行業新一輪大發展的階段。 |
2.2015 年5月,衛生部出臺了《關于確定社會資本舉辦醫院級別的通知》和《關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經營性質的通知》兩個文件,進一步明確了社會資本所辦醫院的定級和經營性質等細則問題。 |
醫療服務相關政策 |
從國家不斷發文鼓勵民營醫院可以看出,國家層面制定政策一直以鼓勵民營醫院的發展為主線,但是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地方政府的保護性使得國家的政策的執行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滯后。從醫院角度而言,賦稅、醫保、準入以及定價是直接影響醫院發展的顯性問題。 |
1)賦稅問題 |
營利性醫院盡管在成立前三年免稅,但是一個醫院從建成到實現盈利基本需要5-8年的時間,一般而,賦稅占到醫院營業收入的10%左右,而民營醫院平均年結余率僅為7%。因此,3年之期對于營利性醫院的扶持實在是難以起到實質性的作用。 |
2)醫保問題 |
許多民營醫院無法成為醫保機構的定點醫院。雖然政策中并沒有明確排斥民營醫院,但是在實際操作中,醫保頂點資格的管理卻對民營醫院設置了過高的門檻。同時,即便是進入了醫保定點,社保合同對于公立醫院和對民營醫院的補償標準也有著很大的差異。 |
3) 醫院準入 |
非公立醫院轉制的民營醫院不便進行醫院等級評審,默認為一級機構,因此各項醫療價格均參照一級機構進行管理,這就意味著某些在達到二三級醫院標準的民營醫院投入與產出嚴重不成正比。 |
4)定價問題 |
由于民營醫院一開始并不評級,所以運營中的定價往往是按照一級醫院的定價執行,這就導致了民營醫院往往投入和產出并不成正比。盡管有高投入引入先進技術設備,但受制于低定價的問題,無法取得高回報,使得這種投入難以為繼。 |
我們認為,2017年發布的《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政策,明確提出了加快落實對非公立醫療機構和公立醫療機構同等對待的政策,表面國家已經關注到了地方政府執行層面的問題,民營醫院正處于黎明前階段,加速發展的大潮即將來到。 |
近幾年民營醫院在數量上取得了飛速的增長,從數量而言,已經占據了30%的市場份額,但是從結構上而言,發展并不平衡。專科醫院中民營醫院占據了一定的優勢地位,但是在綜合醫院以及中醫醫院中,民營醫院仍處于相對劣勢地位。 |
實際上綜合醫院跟中醫醫院由于科目種類相對較多,更加講究規模效應。由于受制于賦稅、醫保、準入以及定價等瓶頸因素,民營醫院基本上還是處于小規模發展的階段,劣勢地位要比表觀數量上體現的更加巨大。 |
不同性質醫院的床位數量分布情況 |
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國目前整個醫療服務行業的競爭格局所造成的。綜合醫院是當前我國醫療行業最重要的主體,承擔了我國大部分的醫療需求,單個醫院體量較專科醫院大得多。而專科醫院雖然連鎖化經營后也擁有相當的體量,但地域性決定了很少會有政府所支持的連鎖醫院。因此,體量大、地域性強的綜合性醫院更受“公立”的青睞,而體量小的專科醫院則給民營資本的介入留下了一定的空間。 |
根據衛生部發布的中國衛生統計年鑒:我國醫院行業總資產為202042億元,當中民營醫院總資產為19142億元,民營醫院總資產占比為381%;醫院行業凈資產為1104801億元,當中民營醫院凈資產為88286億元,民營醫院凈資產占比為799%。 |
我國民營醫院資產規模分析(萬元) |
3.1.3 中國營利性醫療機構市場份額統計 |
3.1.4 中國民營醫療機構經營效益統計 |
3.2 中國民營醫院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
3.2.1 阻礙民營醫院發展的外部因素 |
3.2.2 阻礙民營醫院發展的內部因素 |
3.2.3 民營醫院發展中存在問題的綜合分析 |
3.2.4 中國民營醫院發展中的SWOT分析 |
3.3 中國民營醫院的投資策略 |
3.3.1 民營醫院發展戰略分析 |
3.3.2 民營醫院發展的戰略選擇 |
3.3.3 民營醫院的轉型投資策略 |
3.3.4 民營醫院差異化發展戰略 |
3.4 中國民營醫院發展動態分析 |
3.4.1 重慶加強查處民營醫院違法違規行為 |
3.4.2 云南昆明市民營醫院呈快速發展勢頭 |
3.4.3 人大代表呼吁加大民營醫院扶持力度 |
3.4.4 海口市加強對民營醫院的規范化管理 |
3.4.5 北京市將從多方面扶持民營醫院發展 |
3.4.6 長春不達標民營醫院將取消營業資格 |
第四章 2025年中國新醫改與民營醫療行業發展分析 |
4.1 中國醫院改革發展概況 |
4.1.1 中國醫院改革的發展歷程 |
4.1.2 中國醫院改革的主要成就 |
4.1.3 中國醫院改革面臨的問題與挑戰 |
4.2 2025-2031年中國醫改新方案分析 |
4.2.1 中國新醫改的重要性 |
4.2.2 中國新醫改方案的總體目標 |
4.2.3 中國醫改需建立的四大體系 |
4.2.4 中國新醫改衛生體制的改革 |
4.2.5 中國新醫改的五項重點改革 |
4.2.6 中國新醫改實施的總體規劃 |
4.2.7 中國新醫改方案的總體評價 |
4.3 醫改給民營醫療帶來的發展機遇 |
4.3.1 新醫改給中國民營醫院帶來的機會 |
China Private Hospitals industry statu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rend analysis report (2025-2031) |
4.3.2 昆明市出臺民營醫院投資扶持政策 |
4.3.3 湖北省出臺民營醫院發展鼓勵政策 |
4.3.4 山東省出臺意見鼓勵民營醫院發展 |
4.3.5 廣東省民營醫院部分納入醫保定點機構 |
第五章 2025年中國民營醫院細分行業發展分析 |
5.1 綜合醫院 |
5.1.1 中國民營綜合醫院數量統計 |
5.1.3 民營綜合醫院市場地位情況 |
5.1.4 中國民營醫院存在的問題 |
5.1.5 中國民營醫院發展的對策 |
5.2 專科醫院 |
5.2.1 中國民營專科醫院數量統計 |
5.2.2 民營專科醫院市場地位情況 |
5.2.3 專科醫院發展面臨的問題 |
5.2.4 中國專科醫院的建設策略 |
5.2.5 中國專科醫院的投資策略 |
5.3 腫瘤醫院 |
5.3.1 中國腫瘤醫療供給情況統計 |
隨著工業化時代的到來,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加快,汽車尾氣排放加劇、環境的污染以及生活方式的改變,導致癌癥的發病率持續上升。根據國際癌癥研究中心(IARC)報告:全球癌癥新發病例為1,266萬,死亡病例為756萬,占所有死亡人數的13%。未來幾十年內,癌癥發病人數仍將快速增長,預計全球將有2,136萬癌癥新發病例,死亡病例將達1,315萬,癌癥治療的市場需求將持續快速增長,具體如下: |
2.018 -2025年全球腫瘤發病及死亡人數 |
癌癥不僅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同時也是促使醫療費用快速上漲的重要因素。以美國為例,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評估,美國與癌癥有關的總花費為2,638億美元。根據美國國立癌癥研究所(NCI)公布的數據,美國癌癥治療的直接花費為1,2457億美元,預計到,這一數字將至少增加到1,5777億美元。 |
目前,癌癥已經成為威脅我國居民生命健康的主要殺手。衛生部發布《第三次全國人口死因調查》。調查數據顯示,我國城鄉居民惡性腫瘤死亡率處于世界較高水平,而且呈持續的增長趨勢,死亡率分別比上世紀70年代和90年代增加831%和225%。惡性腫瘤是城市首位死因(占城市死亡總數的250%),農村為第二位死因(占農村死亡總數的210%)。 |
2008-,中國實際及預計的腫瘤發病和死亡人數將持續增長。國際癌癥研究中心(IARC)報告顯示,中國預計將有487萬癌癥新發病例,死亡病例達到360萬,中國癌癥治療市場需求將保持持續增長,具體情況如下所示: |
2.018 .-2025年中國腫瘤發病及死亡人數 |
中國腫瘤醫療市場規模巨大 |
目前我國每死亡的5人中,即有1人死于癌癥;而在0-64歲人口中,每死亡4人中,即有1人死于癌癥。這不僅嚴重影響人民健康,而且成為醫療費用上漲的重要因素。每年用于癌癥患者的醫療費用近千億元。 |
腫瘤治療行業技術手段分析 |
當前全球主要的腫瘤治療常規手段包括傳統手術、化療、放療等,其基本情況及特點如下。 |
一)傳統手術 |
傳統手術是目前常用的腫瘤根除手段,其手段是在人體麻醉狀態下,通過一系列操作器具直接對人體進行外科操作,達到腫瘤部位、切除腫瘤組織的技術,在實體腫瘤治療中較常應用,大部分早期腫瘤可以通過傳統手術根治,是最有效、最徹底的腫瘤治療手段。但大多數中晚期腫瘤難以手術,或手術治療效果有限。此外,對于多數器官型腫瘤,如胃癌、肝癌、腸癌、胰腺癌等,傳統手術需要對器官或部分器官進行切除,對人體的創傷較大,特別對一些年老體弱的腫瘤患者不適合采用傳統手術治療。 |
二)化療 |
化療是利用化學藥物殺死腫瘤細胞、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繁殖的一種治療方式,它是一種全身性治療手段,但化療在殺傷腫瘤細胞的同時,也將正常細胞和免疫細胞一同殺滅。此外,化療在治療過程中,會相對產生較為強烈的毒副作用,導致病患者免疫能力和身體機能下降,生活質量降低。化療的應用面很廣,特別對于化療敏感型腫瘤的治療效果較好,但對大多數腫瘤的治療的有效性較低,特別對中晚期腫瘤患者,治療效果有限。 |
三)放療 |
放療是用 X 線、γ 線、電子線等放射線照射癌組織,以抑制和殺滅癌細胞的一種治療方法,是大多數腫瘤的輔助療法、少數放療敏感型腫瘤的首選療法。放療可單獨使用,也可與手術、化療等配合,作為綜合治療的一部分,以提高癌癥的治愈率。放療系大多數腫瘤治療的輔助療法。由于放療對癌細胞和正常細胞沒有分辨能力,多次放療后,患者會產生一系列毒副作用和反應,對中晚期腫瘤患者,放療作用有限。 |
傳統手術、化療、放療系全球腫瘤治療的三大主要治療手段,其中傳統手術切除系腫瘤行業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腫瘤治療手段,大部分早期發現的癌癥,均可以通過傳統手術切除達到治愈的目的。 |
常規三大腫瘤治療手段系目前全球醫療機構治療腫瘤的主要手段,歐美發達國家的知名腫瘤醫療機構如美國安德森癌癥治療中心、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癥中心、新加坡中央醫院、新加坡伊麗莎白醫院等醫療機構亦普遍使用的主要腫瘤治療手段。 |
國內三級甲等以上的醫療機構必須配備腫瘤治療科室,傳統手術、化療和放療系國內腫瘤治療科室必備的常規腫瘤治療技術,這三類傳統治療技術仍然是目前國內醫療機構占據主流的腫瘤治療技術。 |
應用傳統腫瘤治療技術的國內知名腫瘤醫療機構或醫療科室情況 |
以上述國內著名的三級甲等公立醫療機構為代表的國內腫瘤醫療機構均具有較長的辦院歷史,在癌癥防治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突破,常規腫瘤治療技術系其最基本的治療手段。 |
傳統手術、化療、放療系腫瘤治療行業主要的三大治療技術,亦是目前全球及國內腫瘤治療行業醫療機構主要使用的腫瘤治療技術。 |
腫瘤治療行業進入壁壘 |
1、技術與人才壁壘 |
腫瘤治療系醫療領域技術要求最高、最復雜的領域之一,腫瘤治療臨床醫生是腫瘤醫療機構最核心、最關鍵的資源,需在特定領域經過較長期的學術積累和臨床實踐,方能形成安全、成熟的醫療診治能力。腫瘤醫療機構需要經過較長的研究積累、較長的臨床實踐,方能培養出掌握特定醫療技術、高水平的醫療團隊。尤其對于冷凍治療、聯合免疫治療、血管介入等新型腫瘤治療技術,其醫生資源尤為稀缺,對醫療團隊的實踐經驗、研究與學術能力要求極高。 |
市場新進入者在短時間內難以具備較強的學術研究及臨床操作能力,難以充分掌握治療技術;亦難以在短時間內培養成熟的、高水平的醫療團隊。市場準入壁壘我國的衛生主管部門對醫療衛生資源配置有著總體性和區域性的規劃,新辦醫療機構的設置審批需按規劃進行,以避免衛生資源的重復配置;同時,為確保診療質量,衛生主管部門對涉及腫瘤治療的醫療機構設置了較高的設立標準,審批極其嚴格。因此新設腫瘤醫療機構在市場準入方面存在較高的門檻。 |
2、資金投入壁壘 |
腫瘤醫療行業既是技術密集型行業,亦是資本密集型行業。腫瘤的治療和檢測多為高端、精密醫療項目,對診療設備的要求很高。目前我國主要的腫瘤診療設備,尤其是新型設備,大多需要從國外進口,價格昂貴、投入較大。同時,腫瘤醫療機構在品牌培育、市場渠道建設、學術科研以及人才培養等方面都需要持續的資金投入,而新進入者難以在短時間內具備充足的資本實力在各方面進行投入。 |
醫院的品牌與聲譽,是長期醫療技術及成功案例積累的結果,是醫院歷史醫療價值影響力的總體反映,是病患者選擇醫院的重要考慮因素。新進入者在短時間內難以積累大量的成功案例,難以累積口碑,尤其在腫瘤治療領域,其醫療技術短時間內難以成熟,在重大疑難病癥的治療上難以形成影響力,其品牌的樹立存在較大的困難。 |
腫瘤治療行業特點分析 |
1、腫瘤治療需求的剛性特征 |
腫瘤系常見重大疾病,其發病率和分布具有顯著的統計學規律,不受經濟波動的影響;因腫瘤關系人的生命健康與安全,其治療需求剛性特別強,行業周期性特征不明顯,行業抗風險能力較強。即便 2025年的金融危機導致全球經濟衰退,腫瘤治療市場依然保持了平穩的增長。 |
2、市場對新型腫瘤治療技術的需求持續增加 |
隨著全球城市化、老齡化進程的加快,腫瘤發病率和腫瘤患者人數持續上升。中醫中藥網的數據顯示,當前全球已發現的癌癥病患者中,20%屬于早期,70%以上屬于中晚期。傳統早期腫瘤可通過手術切除與化療、放療相結合,得到有效的治療;而對于絕大多數的中晚期腫瘤患者,或無法手術切除的腫瘤患者,傳統治療方法治療效果有限。人們迫切需要新型腫瘤治療技術,實現腫瘤治療尤其是中晚期腫瘤治療的實質性進展,對占全球腫瘤患者大多數的中晚期腫瘤患者進行有效治療。 |
3、腫瘤治療服務半徑較大 |
腫瘤治療系醫療領域技術要求較高、較復雜的領域,腫瘤醫療機構的建設需配備高價值的診療設備、經臨床檢驗具有良好效果的腫瘤治療技術、經長期學術積累和臨床實踐的醫療團隊。與普通病人相比,腫瘤病患者更注重對腫瘤醫療機構的選擇,關注治療的真實效果,并會對信息的真實性高度敏感,而對醫療機構地點及距離相對不敏感。因此腫瘤治療服務半徑相對較大。 |
4、我國腫瘤醫療供應能力不足 |
當前我國的醫療供給能力明顯不足,各大城市主要醫院均人滿為患,而腫瘤治療等高端醫療行業的人才則更為稀缺,其醫療資源的供應更加有限,迫切需要更多的社會資本參與醫療體系和資源的建設,擴大專業化的醫療資源供給,以滿足醫療市場持續快速增長的需求。 |
據統計底我國腫瘤醫院總數為124家,腫瘤醫院總數與上年度持平,國內腫瘤醫院總數在128家左右。 |
2.013 .-2018年中國腫瘤醫院數統計 |
2.013 .-2018年我國腫瘤醫院占專科醫院數量比重分析(家,%) |
就我國腫瘤醫院城鄉分布結構而言,城市地區腫瘤醫院數量占比為806%;農村地區腫瘤醫院占比為194%。 |
我國腫瘤醫院城鄉分布結構 |
就登記注冊類型而言,公立腫瘤醫院數量占比為621%;非公立腫瘤醫院占比為379%。 |
中國民營醫院行業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5-2031年) |
我國腫瘤醫院登記注冊類型結構 |
就主辦單位類型而言,政府辦腫瘤醫院數量占比為532%;社會辦腫瘤醫院占比為266%;個人辦腫瘤醫院占比為202%。 |
我國腫瘤醫院主辦單位類型結構 |
中國腫瘤醫院各類衛生人員統計(個) |
我國腫瘤醫院人員分布結構 |
2.013 .-2018年我國腫瘤醫院設備統計 |
2.013 .-2018年中國腫瘤醫院建筑面積統計 |
中國腫瘤醫院各類房屋建筑面積統計 |
5、醫患雙方的信息不對稱 |
大多數患者對自身疾病的發病機制了解不夠,特別是腫瘤的發病機制復雜,且存在重大的個體差異,導致醫患雙方的信息不對稱。因此,醫患雙方充分的溝通,系腫瘤患者選擇最佳治療方案的重要基礎因素。 |
我國腫瘤醫療行業發競爭情況 |
全球腫瘤患者數量的快速增加,腫瘤市場的規模持續擴大,癌癥的預防與治療已成為全球醫療機構的發展重點,亦成為全球醫療機構醫療技術水平高低的衡量標準之一。目前美國的癌癥防治最為持久和有效,擁有最先進的醫療設備,掌握了最前沿的尖端醫療技術和診療手段。國際上最為知名的癌癥治療機構主要有美國安德森癌癥中心、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癥中心等。 |
在我國,腫瘤治療以公立醫院為主,公立醫院占絕大多數市場份額;大多數民營醫院因醫療技術水平不足、規模偏小,難以在腫瘤治療市場與公立醫院進行直接競爭。公立醫院以傳統手術、化療、放療為主,少數領先的公立醫院逐步開展新型腫瘤治療技術的引進和嘗試,試圖在中晚期腫瘤治療中形成突破。 |
我國少數民營醫院較早掌握并臨床應用了新型腫瘤治療技術,憑借豐富的臨床成功案例、良好的醫療服務體系,在中晚期腫瘤微創治療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與國際著名的腫瘤醫療機構相比,國內少數民營醫院具備新型特色治療技術、治療性價比高、服務成本低的優勢,在國際腫瘤治療市場取得了較高的市場口碑和品牌影響力,獲得國際市場的認可;同時與國內大型公立醫院的常規治療市場形成有效互補,占據了獨特并持續增長的腫瘤治療細分市場。 |
5.32 中國腫瘤醫療需求情況統計 |
一)腫瘤醫院就診人次統計 |
二)腫瘤醫院入院人數統計 |
三)腫瘤醫院出院人數統計 |
四)腫瘤醫院床位利用分析 |
五)腫瘤醫院經營現狀分析 |
5.33 民營腫瘤醫院市場地位情況 |
5.34 腫瘤專科醫院經營管理分析 |
5.35 新形勢下腫瘤專科醫院發展分析 |
5.4 眼科醫院 |
5.4.1 中國眼科醫療供給狀況統計 |
5.4.2 中國眼科醫療需求狀況統計 |
5.4.3 民營眼科醫院市場地位情況 |
5.4.4 中國眼科醫院發展模式分析 |
5.4.5 中國眼科資源現狀與策略分析 |
5.4.6 2025年中國首家眼科專科醫院在創業板上市 |
5.5 口腔醫院 |
5.5.1 中國口腔醫療供給情況統計 |
5.5.2 中國口腔醫療需求情況統計 |
5.5.3 民營口腔醫院市場地位情況 |
5.5.4 民營口腔醫療市場的整合之路 |
5.5.5 口腔醫療市場的營銷模式分析 |
5.5.6 中國民營口腔醫院的發展趨勢 |
5.6 醫療整形美容醫院 |
5.6.1 中國醫療整形美容醫療供給狀況統計 |
5.6.2 中國醫療整形美容醫療需求狀況統計 |
5.6.3 民營醫療整形醫院市場地位情況 |
5.6.4 醫療整形美容市場發展態勢 |
5.6.5 醫療美容市場亟待規范發展 |
5.6.6 醫療整形美容醫院發展措施 |
5.6.7 2025年醫療整形醫院行業度過考驗年 |
5.7 骨科和婦產科醫院 |
5.7.1 中國民營綜合醫院數量統計 |
5.7.2 民營骨科醫院市場地位變化情況 |
5.7.1 中國民營婦產科醫院數量統計 |
5.7.2 民營婦產科醫院市場地位變化情況 |
章 醫院核心競爭力分析 |
6.1 醫院的核心競爭力 |
6.1.1 醫院核心競爭力的定義和特點 |
6.1.2 醫院核心競爭力在經營中的作用 |
6.1.3 構建醫院核心競爭力的發展建議 |
6.2 醫院競爭的關鍵因素分析 |
6.2.1 醫院行業競爭中的決策能力因素 |
6.2.2 醫院行業競爭中的產品服務因素 |
6.2.3 醫院行業競爭中的人才資源因素 |
6.2.4 醫院行業競爭中的組織文化因素 |
6.3 提高醫院競爭力的策略 |
6.3.1 提高醫院競爭力的產品策略 |
zhōngguó mín yíng yī yuàn hángyè xiànzhuàng diàoyán jí fāzhǎn qūshì fēnxī bàogào (2025-2031 nián) |
6.3.2 提高醫院競爭力的價格策略 |
6.3.3 提高醫院競爭力的管理策略 |
6.3.4 提高醫院競爭力的品牌策略 |
章 醫院經營與管理分析 |
7.1 醫院經營管理分析 |
7.1.1 醫院經營管理環境分析 |
7.1.2 醫院經營管理能力分析 |
7.1.3 醫院經營能力評價指標 |
7.1.4 中國醫院管理發展趨勢 |
7.2 醫院營銷管理分析 |
7.2.1 醫院營銷概述 |
7.2.2 中國醫院營銷現狀分析 |
7.2.3 中國醫院營銷問題分析 |
7.2.4 中國醫院營銷對策分析 |
7.2.5 醫院營銷管理體系的建立 |
7.2.6 制定醫院營銷戰略的步驟 |
7.3 醫院信息化管理分析 |
7.3.1 醫院信息化管理概述 |
7.3.2 醫院信息化的發展階段與障礙 |
7.3.3 中國醫院信息化建設步入拐點 |
7.3.4 中國醫院信息化熱點領域分析 |
7.3.5 中國醫院信息化發展趨勢預測 |
章 中外醫療重點企業發展分析 |
8.1 美國CHS連鎖醫院(COMMUNITY HEALTH SYSTEMS) |
8.1.1 企業基本情況 |
8.1.2 企業醫院業務情況 |
8.1.3 2025-2031年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
8.1.4 2025-2031年企業財務情況分析 |
8.2 美國UHS連鎖醫院(UNIVERSAL HEALTH SERVICES) |
8.2.1 企業基本情況 |
8.2.2 企業醫院業務情況 |
8.2.3 2025-2031年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
8.2.4 2025-2031年企業財務情況分析 |
8.3 美國HMA連鎖醫院(HEALTH MANAGEMENT ASSOCIATES) |
8.3.1 企業基本情況 |
8.3.2 企業醫院業務情況 |
8.3.3 2025-2031年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
8.3.4 2025-2031年企業財務情況分析 |
8.4 華夏醫療集團(HK08143) |
8.4.1 企業基本情況 |
8.4.2 企業醫院業務情況 |
8.4.3 2025年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
…… |
8.4.5 2025-2031年企業財務情況分析 |
8.4.6 企業未來發展戰略 |
8.5 愛爾眼科醫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8.5.1 企業基本情況 |
8.5.2 企業醫院業務情況 |
8.5.3 2025年企業經營情況 |
8.5.4 2025-2031年企業財務情況 |
8.5.5 2025年愛爾眼科在創業板成功上市 |
8.5.6 2025年愛爾眼科發展戰略 |
8.5.7 2025年愛爾眼科將迎來快速擴張期 |
8.6 通策醫療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
8.6.1 企業基本情況 |
8.6.2 企業醫院業務情況 |
8.6.3 2025年企業經營情況 |
中國民間病院産業の現狀調査及び発展傾向分析レポート(2025-2031年) |
…… |
8.6.5 2025-2031年企業財務情況 |
8.6.6 企業未來發展戰略 |
8.7 其他企業 |
8.7.1 廣州仁愛醫院集團 |
8.7.2 深圳博愛醫院集團 |
8.7.3 北京鳳凰醫療集團 |
8.7.4 天津現代女子醫院 |
第九章 (中^智林)2020-2025年中國民營醫院投資分析 |
9.1 中國醫院投資決策分析 |
9.1.1 醫院投資中遇到的問題 |
9.1.2 醫院投資的主要模式分析 |
9.1.3 醫院長期投資的決策分析 |
9.1.4 醫院投資的贏利因素分析 |
9.2 民營醫院投資模式分析 |
9.2.1 民營企業資本向民營醫院延伸 |
9.2.2 公立醫院整體轉讓給民營企業 |
9.2.3 投資機構和集團并購國有醫院 |
9.2.4 投資機構和集團托管公有醫院 |
9.2.5 村民集體聯合投資興辦民營醫院 |
9.2.6 通過有償轉讓實現公立醫院產權過渡 |
9.3 2020-2025年中國醫院投資機會分析 |
9.3.1 2020-2025年中國醫療市場發展預測分析 |
9.3.2 2020-2025年中國民營醫療市場發展預測分析 |
933 財政部投8500億至醫療領域 |
9.3.4 公立醫院轉民營將帶來投資機會 |
9.3.5 中國民營醫院投資將迎來新時代 |
9.4 2020-2025年中國醫院投資前景預測 |
9.4.1 政策風險 |
9.4.2 社會風險 |
9.4.3 競爭風險 |
9.4.4 技術風險 |
9.4.5 醫療事故 |
9.4.6 目標選擇風險 |
9.4.7 醫院投資前景防范策略 |
http://www.qdlaimaiche.com/1/37/MinYingYiYuanShiChangQianJingFen.html
略……
相 關 |
|
熱點:民營和私立醫院有啥區別、民營醫院是私立醫院嗎、高端私立醫院排名、民營醫院年終總結及明年工作計劃、開辦民營醫院的條件、民營醫院自查自糾整改報告、開一家民營醫院需要多少錢、民營醫院營銷策劃方案、民營醫院收費比公立的貴嗎
如需購買《中國民營醫院行業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5-2031年)》,編號:2290371
請您致電:400 612 8668、010-6618 1099、66182099、66183099
或Email至:KF@Cir.cn 【網上訂購】 ┊ 下載《訂購協議》 ┊ 了解“訂購流程”
請您致電:400 612 8668、010-6618 1099、66182099、66183099
或Email至:KF@Cir.cn 【網上訂購】 ┊ 下載《訂購協議》 ┊ 了解“訂購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