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 關 |
|
生物農藥是一種環保、安全的病蟲害防治手段,近年來隨著全球對化學農藥的限制和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市場需求日益增長。生物農藥包括微生物農藥、植物源農藥、信息素等,具有對環境影響小、對人畜安全、不易產生抗藥性等優點。然而,生物農藥的效果受環境因素影響較大,且成本相對較高,影響了其市場競爭力。
未來,生物農藥將更加注重功效提升和成本控制,通過生物工程技術,培育更高效、更穩定的生物農藥制劑,降低生產成本。同時,生物農藥將與精準農業技術結合,如智能噴灑系統,實現精準施藥,提高農藥利用率。此外,生物農藥的法律法規和市場推廣將得到加強,提升農民和消費者對生物農藥的認知和接受度。
《中國生物農藥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前景研究報告(2025年版)》系統分析了生物農藥行業的現狀,全面梳理了生物農藥市場需求、市場規模、產業鏈結構及價格體系,詳細解讀了生物農藥細分市場特點。報告結合權威數據,科學預測了生物農藥市場前景與發展趨勢,客觀分析了品牌競爭格局、市場集中度及重點企業的運營表現,并指出了生物農藥行業面臨的機遇與風險。為生物農藥行業內企業、投資公司及政府部門提供決策支持,是把握行業動態、規避風險、挖掘投資機會的重要參考依據。
第一章 生物農藥相關概述
1.1 農藥的相關簡釋
1.1.1 農藥的定義及分類
農藥廣義的定義是指用于預防、消滅或者控制危害農業、林業的病、蟲、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調節、控制、影響植物和有害生物代謝、生長、發育、繁殖過程的化學合成或者來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產物及應用生物技術產生的一種物質或者幾種物質的混合物及其制劑。狹義上是指在農業生產中,為保障、促進植物和農作物的成長,所施用的殺蟲、殺菌、殺滅有害動物(或雜草)的一類藥物統稱。特指在農業上用于防治病蟲以及調節植物生長、除草等藥劑。
根據原料來源可分為有機農藥、無機農藥、植物性農藥、微生物農藥。此外,還有昆蟲激素。根據加工劑型可分為粉劑、可濕性粉劑、可溶性粉劑、乳劑、乳油、濃乳劑、乳膏、糊劑、膠體劑、熏煙劑、熏蒸劑、煙霧劑、油劑、顆粒劑和微粒劑等。大多數是液體或固體,少數是氣體。
1.1.2 農藥的作用
1.1.3 幾種常用農藥的作用特點
1.1.4 農藥劑型介紹
1.2 生物農藥的相關介紹
1.2.1 生物農藥的概念及分類
1.2.2 生物農藥的應用
1.2.3 幾種高效低毒的生物農藥介紹
1.3 生物防治相關介紹
1.3.1 生物防治的概念
1.3.2 生物防治技術的分類
1.3.3 生物防治的意義
第二章 2025年中國農藥行業發展總體形勢分析
2.1 2025年中國農藥行業的發展概況分析
2.1.1 中國農藥行業發展綜述
2.1.2 我國農藥市場供需格局分析
2015年1~12月,我國累計生產除草劑1773997噸,與同期相比下調了1.5%;累計生產殺蟲劑513536噸,與同期相比下調了4.3%;累計生產殺菌劑182126噸,與同期相比下調了8.4%。
2020-2025年我國農藥產量走勢圖
2.1.3 國內農藥進出口的特點
轉-載-自:http://www.qdlaimaiche.com/1/30/ShengWuNongYaoDeFaZhanQuShi.html
2.2 2025年中國各地區農藥市場發展分析
2.2.1 浙江農藥行業發展情況分析
2.2.2 江蘇省農藥產品標簽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2.2.3 陜西農藥市場概況及措施建議
2.2.4 河南農藥市場的特點及趨勢
2.2.5 湖北殺蟲劑類發展分析
2.2.6 江西農藥市場需調整結構
2.3 2025年中國農藥行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2.3.1 中國農藥產業的五大問題
2.3.2 農藥行業的三大壓力
2.3.3 阻礙中國農藥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2.3.4 我國農藥行業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挑戰
2.4 2025年中國農藥行業的發展對策與建議分析
2.4.1 促進我國農藥行業發展的主要對策
2.4.2 農藥生產企業的投資策略
2.4.3 增強中國農藥競爭力的建議
2.4.4 推進農藥管理的具體措施
2.4.5 解決我國農藥安全問題的對策建議
2.5 2025-2031年中國農藥行業的發展趨勢預測
2.5.1 國內農藥的發展趨勢
2.5.2 中國農藥產品開發的趨勢
2.5.3 國內農藥需求總量預測分析
2.5.4 國內農藥的營銷預測分析
第三章 2025年中國生物農藥行業運行局勢分析
3.1 2025年中國生物農藥產業運營概況
3.1.1 國內生物農藥使用廣泛
3.1.2 中國生物農藥產品開發情況分析
3.1.3 國內生物農藥的總體發展情況分析
3.1.4 我國建立新型生物農藥研發技術體系
3.1.5 生物農藥應用市場的主要特征
3.2 近幾年中國各地生物農藥研發狀況分析
3.2.1 納米生物農藥在四川誕生
3.2.2 江蘇研制新型抗“根結線蟲病”生物農藥
3.2.3 寧夏引進國外技術研發生物農藥
3.2.4 山西生物農藥技術取得突破
3.2.5 山東利用生物農藥滅蝗
3.2.6 深圳生物農藥進入東南亞時市場
3.2.7 首批農藥抽查:除草劑合格率97%,生物農藥合格率低
3.2.8 巴斯夫與PAT簽署合作開發新型生物農藥
3.2.9 國內首個生物農藥品牌誕生
3.3 2025年中國生物農藥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3.3.1 我國生物農藥發展面臨挑戰
3.3.2 我國生物農藥行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3.3.3 生物農藥市場占有率低的原因分析
3.3.4 制約生物農藥推廣的不利因素
3.3.5 中國生物農藥發展面臨的風險
3.4 2025年中國生物農藥的發展對策分析
3.4.1 三力合一促進生物農藥產業發展
3.4.2 中國生物農藥的發展措施
3.4.3 發展生物農藥的幾點建議
3.4.4 推進中國生物農藥產業的策略分析
3.4.5 生物農藥產業的投資前景
China Biopesticides Industry Current Status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s Research Report (2025 Edition)
第四章 2020-2025年中國生物化學農藥制造行業主要數據監測分析
4.1 2020-2025年中國生物化學農藥制造行業規模分析
4.1.1 企業數量增長分析
4.1.2 從業人數增長分析
4.1.3 資產規模增長分析
4.2 2025年中國生物化學農藥制造行業結構分析
4.2.1 企業數量結構分析
4.2.2 銷售收入結構分析
4.3 2020-2025年中國生物化學農藥制造行業產值分析
4.3.1 產成品增長分析
4.3.2 工業銷售產值分析
4.3.3 出口交貨值分析
4.4 2020-2025年中國生物化學農藥制造行業成本費用分析
4.4.1 銷售成本分析
4.4.2 費用分析
4.5 2020-2025年中國生物化學農藥制造行業盈利能力分析
4.5.1 主要盈利指標分析
4.5.2 主要盈利能力指標分析
第五章 2025年中國植物源生物農藥市場營運格局分析
5.1 植物源生物農藥簡述
5.1.1 植物源生物農藥的活性成分
5.1.2 植物源生物農藥的優缺點
5.1.3 植物源生物農藥的作用機理
5.2 植物源生物農藥產品簡釋
5.2.1 幾種用于瓜果蔬菜的植物源生物農藥
5.2.2 幾種用于茶園的植物源生物農藥
5.2.3 幾種用于果樹的植物源生物農藥
5.2.4 植物源生物農藥新品種印楝素簡介
5.3 植物源生物農藥的研發進展
5.3.1 我國植物源生物農藥的資源情況分析
5.3.2 中國植物源農藥的研發情況分析
5.3.3 國內植物源生物農藥研發的改進措施
5.4 植物源生物農藥存在的問題及相應對策
5.4.1 植物源農藥發展中存在六大問題
5.4.2 制約植物源生物農藥推廣的因素
5.4.3 開發植物源農藥的途徑和條件
5.4.4 推動我國植物源生物農藥發展的對策措施
第六章 2025年中國微生物農藥市場運行局勢分析
6.1 微生物農藥簡釋
6.1.1 微生物農藥的定義及優缺點
6.1.2 微生物農藥的分類
6.1.3 微生物殺蟲劑的分類
6.1.4 微生物除草劑的分類
6.1.5 微生物代謝產物殺蟲劑的分類
6.2 微生物農藥的研發及應用
6.2.1 基因工程微生物農藥的研發情況分析
6.2.2 國內活體微生物農藥的研究及應用
6.2.3 國內殺蟲微生物的研究應用
6.2.4 我國發展微生物殺蟲劑的優勢及思路
中國生物農藥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前景研究報告(2025年版)
6.3 各地區微生物農藥的開發情況分析
6.3.1 江蘇省加強微生物農藥研究開發
6.3.2 云南成功研制出“百抗”
6.3.3 湖南研制出蘇云金桿菌綠色殺蟲劑
6.3.4 湖北“活體微生物農藥”研制成功
6.3.5 北京生防微生物制劑研究取得突破
第七章 2025年中國其他生物農藥細分產品分析
7.1 天敵生物農藥
7.1.1 天敵生物農藥的發展情況分析
7.1.2 天敵昆蟲概述
7.1.3 天敵昆蟲的重要地位
7.1.4 幾種果樹害蟲天敵的作用介紹
7.1.5 城市園林中天敵昆蟲的利用情況分析
7.1.6 湖南建設有害生物天敵繁育場
7.2 昆蟲信息素
7.2.1 昆蟲信息素概述
7.2.2 昆蟲信息素的優點及應用
7.2.3 昆蟲性信息素的應用技術
7.2.4 應用昆蟲信息素進行害蟲防治
7.2.5 昆蟲性信息素應用技術得到推廣
7.3 昆蟲生長調節劑
7.3.1 昆蟲生長調節劑概述
7.3.2 昆蟲生長調節劑的特點
7.3.3 昆蟲生長調節劑在農業領域的應用
7.3.4 應用昆蟲生長調節劑防治蚜蟲
7.3.5 應用昆蟲生長調節劑消滅糧蟲
第八章 2025年中國生物農藥與化學農藥的競爭格局分析
8.1 2025年中國化學農藥行業發展概況
8.1.1 中國化學農藥發展歷程簡述
8.1.2 我國化學農藥行業發展特征
8.1.3 國內化學農藥產品市場運行情況分析
8.1.4 我國南方化學農藥市場價格分析
8.1.5 我國化學農藥行業面臨的主要難題
第二節 2025年中國生物農藥與化學農藥的比較分析
一、生物農藥與化學農藥相比的優缺點
二、生物農藥的應用日益廣泛
三、綠色無公害生物農藥發展正當時
四、化學農藥的未來發展方向
第三節 中智.林:生物農藥與化學農藥的并存趨勢
一、國家短期內仍需要支持化學農藥
二、生物農藥替代化學農藥將暫緩實現
三、生物農藥替代化學農藥仍需時日
四、化學農藥與生物農藥應平衡發展
五、現階段我國須堅持生物和化學農藥并舉
第九章 2025-2031年中國生物農藥行業的行業前景調研分析
9.1 2025-2031年中國生物農藥行業的投資機會分析
9.1.1 生物農藥行業凸現商機
9.1.2 中國市場環保要求提高為生物農藥帶來機會
9.1.3 我國大力發展生物農藥可行性分析
9.1.4 中國農業格局給生物農藥帶來發展機會
9.2 2025-2031年中國生物農藥行業趨勢預測分析
zhōngguó shēng wù nóng yào hángyè xiànzhuàng fēnxī yǔ fāzhan qiántú yánjiū bàogào (2025 niánbǎn)
9.2.1 全球生物農藥前景廣闊
9.2.2 生物農藥的發展方向
9.2.3 生物農藥前途光明
9.3 2025-2031年中國主要類別生物農藥的前景展望
9.3.1 中國微生物農藥產業趨勢預測看好
9.3.2 生物農藥阿維菌素前景廣闊
9.3.3 微生物殺蟲劑的趨勢預測分析
9.3.4 基因工程微生物農藥前途光明
第十章 2025年中國生物農藥產業優勢企業競爭性數據分析
10.1 廣西田園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10.1.1 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10.1.2 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10.1.3 企業盈利能力分析
10.1.4 企業償債能力分析
10.1.5 企業運營能力分析
10.1.6 企業經營優劣勢分析
10.2 青島潤生農化有限公司
10.2.1 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10.2.2 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10.1.3 企業盈利能力分析
10.1.4 企業償債能力分析
10.1.5 企業運營能力分析
10.2.6 企業經營優劣勢分析
10.3 湖北漢川市綠天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0.3.1 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10.3.2 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10.6.3 企業盈利能力分析
10.6.4 企業償債能力分析
10.6.5 企業運營能力分析
10.3.6 企業經營優劣勢分析
10.4 四川彭山昌泉科農股份有限公司
10.4.1 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10.4.2 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10.4.3 企業盈利能力分析
10.4.4 企業償債能力分析
10.4.5 企業運營能力分析
10.4.6 企業經營優劣勢分析
10.5 三通生物工程(濰坊)有限公司
10.5.1 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10.5.2 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10.5.3 企業盈利能力分析
10.5.4 企業償債能力分析
10.5.5 企業運營能力分析
10.5.6 企業經營優劣勢分析
10.6 武漢科諾生物農藥有限公司
10.6.1 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10.6.2 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10.6.3 企業盈利能力分析
10.6.4 企業償債能力分析
10.6.5 企業運營能力分析
10.6.6 企業經營優劣勢分析
中國の生物農薬業界現狀分析と発展見通し調査レポート(2025年版)
10.7 安徽眾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0.7.1 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10.7.2 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10.7.3 企業盈利能力分析
10.7.4 企業償債能力分析
10.7.5 企業運營能力分析
10.7.6 企業經營優劣勢分析
10.8 安慶茁壯農藥有限公司
10.8.1 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10.8.2 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10.8.3 企業盈利能力分析
10.8.4 企業償債能力分析
10.8.5 企業運營能力分析
10.8.6 企業經營優劣勢分析
10.9 廈門市綠地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0.9.1 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10.9.2 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10.9.3 企業盈利能力分析
10.9.4 企業償債能力分析
10.9.5 企業運營能力分析
10.9.6 企業經營優劣勢分析
10.10 山東魯抗生物農藥有限責任公司
10.10.1 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10.10.2 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10.10.3 企業盈利能力分析
10.10.4 企業償債能力分析
10.10.5 企業運營能力分析
10.10.6 企業經營優劣勢分析
http://www.qdlaimaiche.com/1/30/ShengWuNongYaoDeFaZhanQuShi.html
……
相 關 |
|
請您致電:400 612 8668、010-6618 1099、66182099、66183099
Email:KF@Cir.cn 【網上訂購】 | 下載《訂購協議》 | 了解“訂購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