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熱能是貯存于地球內部的一種巨大的能源。地球內部熱源來自重力分異、潮汐摩擦、化學反應和放射性元素衰變釋放的能量等。地熱發電是地熱利用的主要方式,地熱能在采暖、供熱、農業、醫學等領域應用廣泛。隨著傳統化石能源的日益緊缺,人們對能源安全、氣候變化的擔憂與日俱增,地熱能源也越來越得到關注,在全球范圍內激發了新一輪地熱能開采熱,歐、美、日等國紛紛加速地熱能開發。 |
我國擁有豐富的地熱資源。全國地熱可采儲量是已探明煤炭可采儲量的2.5倍,其中距地表***米內儲藏的地熱能為***億噸標準煤。全國地熱可開采資源量為每年***億立方米,所含地熱量為***萬億千焦耳。在地熱利用規模上,我國近些年來一直位居世界首位,并以每年近***%的速度穩步增長。 |
在我國的地熱資源開發中,經過多年的技術積累,地熱發電效益顯著提升。除地熱發電外,直接利用地熱水進行建筑供暖、發展溫室農業和溫泉旅游等利用途徑也得到較快發展。全國已經基本形成以西藏羊八井為代表的地熱發電、以天津和西安為代表的地熱供暖、以東南沿海為代表的療養與旅游和以華北平原為代表的種植和養殖的開發利用格局。 |
**年初,國家能源局等四部門聯合發布了《促進地熱能開發利用的指導意見》,給地熱能的開發利用打開政策空間。根據《意見》,地熱能利用的主要目標為:到**年,全國地熱供暖面積達到***億平方米,地熱發電裝機容量達到***萬千瓦;到**年,地熱能開發利用量達到***萬噸標準煤,將形成完善的地熱能開發利用技術和產業體系。 |
第一章 地熱能相關概述 |
1.1 地熱能概述 |
1.1.1 地熱能定義 |
1.1.2 地熱能的分類 |
1.1.3 淺層地熱能定義 |
1.1.4 淺層地熱能的特點 |
1.2 地熱能資源成因及評估方法 |
1.2.1 生成與分布 |
1.2.2 成因類型 |
1.2.3 評估方法 |
1.3 地熱能的利用形式 |
1.3.1 地熱能利用分類 |
1.3.2 地熱發電 |
1.3.3 地熱供暖 |
1.3.4 農業領域應用 |
1.3.5 醫學領域應用 |
第二章 2023-2029年世界地熱能開發利用狀況分析 |
2.1 全球地熱能資源開發總體分析 |
全:文:http://www.qdlaimaiche.com/A/22/DiReNengShiChangDiaoYanYuYuCe.html |
2.1.1 全球地熱能資源儲量豐富 |
2.1.2 全球主要地熱帶分布情況分析 |
2.1.3 世界地熱能開發利用掀起熱潮 |
2.2 部分國家地熱能開發利用概況 |
2.2.1 歐盟與冰島合作開發地熱能 |
2.2.2 印尼鼓勵地熱資源開發利用 |
2.2.3 智利取經新西蘭開發地熱能 |
2.2.4 美國或成為地熱能生產領袖 |
2.3 世界地熱能開發利用模式 |
2.3.1 冰島的“無煙城” |
2.3.2 捷克的“溫泉城” |
2.3.3 新西蘭的地熱觀光名城 |
第三章 2023-2029年地熱能發展環境分析 |
3.1 國際環境分析 |
3.1.1 首個中歐自貿協定利好地熱發展 |
3.1.2 世行集資鼓勵開發地熱能 |
3.1.3 歐盟地熱能源技術發展狀況分析 |
3.2 經濟環境分析 |
3.2.1 工業生產狀況分析 |
3.2.2 固定資產投資情況分析 |
3.2.3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
3.2.4 居民消費價格水平 |
3.2.5 對外貿易狀況分析 |
3.3 政策環境分析 |
3.3.1 《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解讀 |
3.3.2 《節能減排“十三五”規劃》解讀 |
3.3.3 《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解讀 |
3.3.4 《關于促進地熱能開發利用的指導意見》解讀 |
第四章 2023-2029年中國地熱能開發利用分析 |
4.1 中國地熱資源勘查情況分析 |
4.1.1 中國地熱資源儲量及分布情況分析 |
4.1.2 中國地熱資源的構造特征 |
4.1.3 中國地熱資源的勘察與評價 |
4.1.4 省會城市淺層地溫能資源狀況基本查明 |
4.2 中國地熱能開發利用綜述 |
4.2.1 我國地熱資源的開發利用方式 |
4.2.2 我國地熱能利用的發展階段 |
4.2.3 我國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情況分析 |
4.2.4 我國地熱能開發政策回顧摘編 |
4.3 中國地熱能開發利用技術概述 |
4.3.1 地熱開采技術 |
4.3.2 地熱能利用與節能綜合技術 |
4.3.3 淺層地熱能利用技術 |
4.3.4 地熱開發利用技術難題須攻克 |
China Geothermal energy market status survey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analysis report (2023-2029) |
4.4 中國地熱資源開發企業成長的邊界 |
4.4.1 市場邊界 |
4.4.2 技術邊界 |
4.4.3 資源邊界 |
4.4.4 資金邊界 |
4.4.5 管理邊界 |
4.4.6 組織邊界 |
4.4.7 環境邊界 |
4.5 中國地熱能開發利用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
4.5.1 我國地熱資源開發利用存在的問題 |
4.5.2 制約中國地熱能開發利用的主要因素 |
4.5.3 推進中國地熱開發利用的對策措施 |
4.5.4 促進地熱能可持續開發利用的建議 |
第五章 2023-2029年華北地區地熱能產業分析 |
5.1 黑龍江省 |
5.1.1 黑龍江省地熱能資源概況 |
5.1.2 大慶市地熱資源開發利用狀況分析 |
5.1.3 大慶市地熱資源優勢及前景預測 |
5.1.4 大慶市地熱開發利用問題及對策 |
5.1.5 黑龍江省地熱資源開發利用方向 |
5.2 遼寧省 |
5.2.1 遼寧省地熱資源開發利用狀況分析 |
5.2.2 遼寧沈北新區打造東北第一溫泉城 |
5.2.3 錦州市地熱資源開發利用狀況分析 |
5.2.4 錦州市地熱資源勘查問題及建議 |
5.2.5 遼寧省莊河地熱田儲量豐富 |
5.2.6 遼寧地熱資源開發面臨的制約因素 |
5.2.7 遼寧地熱資源開發管理措施規范 |
5.3 天津市 |
5.3.1 天津利用地熱水大力發展現代農業 |
5.3.2 天津市積極推進地源熱泵產業發展 |
5.3.3 天津市地熱保護項目取得新進展 |
5.3.4 天津市地熱資源開發利用前景 |
5.4 山西省 |
5.4.1 山西省地熱資源概況 |
5.4.2 山西地下熱水資源開發與利用 |
5.4.3 山西省地熱礦產開發規劃區 |
5.4.4 山西省推進深層地熱發電項目 |
5.5 其他省市 |
5.5.1 內蒙古包頭地熱資源勘探狀況分析 |
5.5.2 北京市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狀況分析 |
5.5.3 河北省地熱能資源儲量狀況分析 |
第六章 2023-2029年華東地區地熱能產業分析 |
6.1 山東省 |
中國地熱能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分析報告(2023-2029年) |
6.1.1 山東地熱資源儲量及分布情況分析 |
6.1.2 山東省地熱開發利用現狀分析 |
6.1.3 山東東營將打造中國地熱之城 |
6.1.4 臨沂市地熱資源開發利用情況分析 |
6.1.5 臨沂市地熱勘查開發利用前景 |
6.2 江西省 |
6.2.1 江西地熱資源基本情況介紹 |
6.2.2 江西地熱溫泉分布及特征 |
6.2.3 江西中低溫地熱資源開發途徑 |
6.2.4 江西省地熱溫泉旅游開發現狀調研 |
6.2.5 “十三五”江西地熱開發前景 |
6.3 其他省市 |
6.3.1 江蘇南京地熱能開發利用狀況分析 |
6.3.2 上海市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狀況分析 |
6.3.3 安徽省地熱能開發利用狀況分析 |
第七章 2023-2029年西部地區地熱能產業分析 |
7.1 重慶市 |
7.1.1 重慶巴南區地熱資源情況分析 |
7.1.2 重慶巴南區地熱能開發利用狀況分析 |
7.1.3 重慶市地熱溫泉旅游存在的問題 |
7.1.4 重慶市地熱資源開發利用建議 |
7.1.5 重慶市地熱溫泉旅游發展方向 |
7.2 西藏 |
7.2.1 西藏地熱資源儲量及分布 |
7.2.2 西藏地熱資源開發利用情況分析 |
7.2.3 加速西藏地熱資源開發的建議 |
7.2.4 西藏地熱資源開發利用前景 |
7.3 新疆 |
7.3.1 新疆地熱資源分布狀況分析 |
7.3.2 新疆高溫地熱田勘查狀況分析 |
7.3.3 新疆首個“中國溫泉之鄉” |
7.4 其他省市 |
7.4.1 陜西省地熱資源儲量及應用 |
7.4.2 甘肅省內地熱資源情況分析 |
7.4.3 青海省促地熱資源開發 |
第八章 2023-2029年中國地熱發電行業發展分析 |
8.1 地熱發電簡介 |
8.1.1 地熱能發電模式 |
8.1.2 世界地熱能發電概述 |
8.1.3 我國地熱發電的優勢 |
ZhongGuo Di Re Neng ShiChang XianZhuang DiaoYan Yu FaZhan QianJing FenXi BaoGao (2023-2029 Nian ) |
8.2 中國地熱發電發展情況分析 |
8.2.1 中國地熱發電仍處初級階段 |
8.2.2 中國地熱發電重新升溫 |
8.2.3 地熱發電“油田伴生”新模式 |
8.3 中國地熱發電發展方向及前景 |
8.3.1 青海中低溫地熱發電試驗 |
8.3.2 首個地熱發電補貼政策出臺 |
8.3.3 2023年地熱發電發展目標 |
第九章 2023-2029年中國地源供暖及地熱溫泉發展分析 |
9.1 地源熱泵相關概述 |
9.1.1 地源熱泵技術原理 |
9.1.2 地源熱泵的分類 |
9.1.3 地源熱泵的特點 |
9.1.4 地源熱泵相關技術 |
9.1.5 國外利用地源熱泵情況概述 |
9.1.6 中國地源熱泵開發配套政策回顧 |
9.2 2023-2029年中國地源熱泵行業發展狀況分析 |
9.2.1 地源熱泵行業發展現狀調研 |
9.2.2 水地源熱泵行業發展分析 |
9.2.3 地源熱泵行業快速發展 |
9.2.4 地源熱泵市場潛力及特點分析 |
9.3 地源熱泵發展的問題及前景 |
9.3.1 地源熱泵應用存在的問題 |
9.3.2 地源熱泵技術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
9.3.3 地熱供暖的發展建議 |
9.3.4 全球地源熱泵市場規模前景 |
9.3.5 中國地源熱泵業或成世界第一 |
9.4 地熱溫泉市場發展狀況分析 |
9.4.1 中國溫泉地熱資源簡述 |
9.4.2 溫泉旅游市場問題及對策 |
9.4.3 地熱溫泉發展存在的問題 |
9.4.4 促進地熱溫泉健康發展的措施 |
第十章 (中~智~林)濟研:中國地熱能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 |
10.1 投資機遇分析 |
10.1.1 地熱能成美國投資熱點 |
10.1.2 地熱電力現投資機遇 |
10.1.3 國家級研發中心促地熱開發 |
10.2 投資風險分析 |
10.2.1 資源風險 |
10.2.2 鉆井風險 |
10.2.3 成本結構風險 |
10.3 投資收益因素分析 |
10.3.1 競爭者價格因素 |
中國地熱エネルギー市場の現狀調査研究と発展見通し分析報告(2023-2029年) |
10.3.2 環保代價因素 |
10.3.3 技術發展因素 |
10.3.4 行政許可因素 |
10.4 中國地熱能行業前景展望 |
10.4.1 我國淺層地熱能發展潛力空間巨大 |
10.4.2 “十三五”期間我國地熱能發展前景 |
附錄 |
附錄一:關于促進地熱能開發利用的指導意見 |
附錄二:臨沂-中國地熱城開發利用規劃 |
圖表目錄 |
圖表 地熱源中放射性元素性能 |
圖表 地球各殼層的放射性生成熱量及比重狀況分析 |
圖表 2023年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速 |
圖表 2023年分地區投資相鄰兩月累計同比增速 |
圖表 2023年固定資產投資到位資金同比增速 |
圖表 2023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月同比增長速度 |
圖表 2023年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主要數據 |
圖表 2023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漲跌幅 |
圖表 江西省鉆孔熱流測點位置及其構造背景 |
圖表 江西省地熱溫泉基本特征 |
圖表 重慶市巴南區東溫泉片區地熱井開發利用狀況分析 |
圖表 重慶市巴南區南溫泉片區和橋口壩溫泉片區地熱井開采量 |
圖表 地源熱泵的原理圖 |
圖表 地源熱泵的分類圖 |
圖表 干熱巖發電系統圖示 |
http://www.qdlaimaiche.com/A/22/DiReNengShiChangDiaoYanYuYuCe.html
…
如需購買《中國地熱能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分析報告(2023-2029年)》,編號:1AA322A
請您致電:400-612-8668、010-66181099、66182099;傳真:010-66183099
或Email至:KF@Cir.cn 【網上訂購】 ┊ 下載《訂購協議》 ┊ 了解“訂購流程”
請您致電:400-612-8668、010-66181099、66182099;傳真:010-66183099
或Email至:KF@Cir.cn 【網上訂購】 ┊ 下載《訂購協議》 ┊ 了解“訂購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