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由依法設立的期刊出版單位出版。期刊出版單位出版期刊,必須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持有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號,領取《期刊出版許可證》。
中國期刊市場發育雖晚,但最近**年的發展速度超常。中國期刊的許多發展趨勢是與西方期刊的發展趨勢暗合的。當然,由于中國期刊市場的獨特性,也孕育出不少中國期刊獨特的發展趨勢。中國期刊集團的數量很少,不過幾***個。中國最大的期刊集團擁有12種刊物,年營業收入只有***億多人民幣;而西方大期刊集團擁有60—80種刊物,德國貝塔司曼集團的年營業收入是***億歐元;美國出版三本以上雜志的期刊集團有***個。中國9000本期刊分散在***多家雜志社中,平均每家雜志社運作1.6種雜志,由此可見,中國期刊集團化的程度很低。中國截至**還沒有真正的跨媒體的傳媒集團。但中國期刊集團化的趨勢不可阻擋。在下一輪市場競爭中,有望涌現出幾個擁有幾十種期刊,同時擁有數個大品牌的年營業額超過***億元的期刊集團。這樣的大期刊集團中的多數又將是同時擁有報紙、期刊、電視電臺、網絡、出版社的傳媒集團。
近幾年我國期刊、報紙行業發展速度較快,受益于期刊、報紙行業生產技術不斷提高以及下游需求市場不斷擴大,期刊、報紙行業在國內和國際市場上發展形勢都十分看好。雖然受金融危機影響使得期刊、報紙行業近兩年發展速度略有減緩,但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國際金融危機的逐漸消退,我國期刊、報紙行業重新迎來良好的發展機遇。進入**年我國期刊、報紙行業面臨新的發展形勢,由于新進入企業不斷增多,上游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導致行業利潤降低,因此我國期刊、報紙行業市場競爭也日趨激烈。面對這一現狀,期刊、報紙行業業內企業要積極應對,注重培養創新能力,不斷提高自身生產技術,加強企業競爭優勢,于此同時期刊、報紙行業內企業還應全面把握該行業的市場運行態勢,不斷學習該行業最新生產技術,了解該行業國家政策法規走向,掌握同行業競爭對手的發展動態,只有如此才能使企業充分了解該行業的發展動態及自身在行業中所處地位,并制定正確的發展策略以使企業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取得領先優勢。
第一章 中國期刊產業概述
第一節 期刊產業定義
第二節 期刊產業分類
第三節 期刊產業地位
第二章 世界期刊產業發展現狀分析
第一節 世界期刊產業發展綜述
一、世界期刊產業發展概況
二、世界期刊產業經營狀況分析
三、世界期刊產業最新特點
四、世界期刊產業發展趨勢預測分析
1、市場細分且定位趨高端
2、集團化趨勢加速
3、國際合作加強
第二節 主要國家期刊產業發展分析
一、美國期刊產業發展分析
二、英國期刊產業發展分析
三、法國期刊產業發展分析
四、瑞典期刊產業發展分析
五、德國期刊產業發展分析
六、荷蘭期刊產業發展分析
七、澳大利亞期刊產業分析
第三章 中國期刊產業發展現狀分析
第一節 中國期刊出版情況分析
一、期刊種數
二、期刊平均期印數
三、期刊總印數
四、期刊總印張數
第二節 中國期刊產業經營狀況分析
一、定價總金額
二、期刊發行收入
三、期刊廣告收入
四、期刊業總產值
五、期刊業利潤總額
第三節 中國期刊進出口情況分析
一、期刊出口情況分析
1、期刊出口種數
2、期刊出口數量
3、期刊出口金額
二、期刊進口情況分析
1、期刊進口種數
2、期刊進口數量
3、期刊進口金額
三、期刊進出口對比分析
1、期刊進出口種數對比
2、期刊進出口數量對比
3、期刊進出口金額對比
四、期刊進出口情況總結
第四章 中國期刊數字化背景與產業鏈整合
第一節 期刊數字化及其影響
一、數字期刊的概念
二、期刊數字化的影響
第二節 期刊數字化背景分析
一、互聯網普及狀況分析
1、互聯網普及率
2、網民規模變化
3、網民上網設備
4、網民網絡應用
二、閱讀終端普及狀況分析
1、pc
2、平板電腦
3、智能手機
4、電子閱讀器
5、上網本
6、mp3/mp4
7、數字電視
第三節 國民數字化閱讀調研分析
一、數字化閱讀率
二、數字媒介接觸率
三、數字媒介接觸時長
四、數字化閱讀量變化
五、數字化閱讀承受價格
六、數字化閱讀人群特征
1、閱讀人群年齡分布
2、閱讀人群學歷特征
3、閱讀人群城鄉分布
七、選擇數字化閱讀原因
2024-2030 Journal Industry Development Research and Market Outlook Forecast Report
八、數字化閱讀區域差距
第四節 數字期刊產業鏈分析
一、數字期刊產業鏈構成
1、技術設備提供商
2、數字內容提供商
3、渠道運營商
4、終端商
二、數字期刊產業鏈特征
三、數字期刊產業鏈整合
四、產業鏈建設中的瓶頸
1、產業鏈收益分配失衡
2、以版權為基礎的分配難以維系
3、收益分配失衡的危害
第五節 期刊數字版權環境分析
一、期刊數字版權的定義
二、期刊數字版權的特征
三、期刊數字版權糾紛狀況分析
1、數字版權糾紛事件頻發
2、數字版權糾紛原因剖析
四、數字版權保護趨勢向好
1、版權保護法規日益完善
2、政府對版權保護力度加大
3、版權保護技術環境改善
第五章 中國期刊數字化現狀與商業模式分析
第一節 中國期刊數字化發展模式分析
一、期刊數字出版模式分析
1、網站平臺
2、開發和營銷數字產品
3、數字合作
4、利用數字方式的新型推廣
二、數字期刊經營主體分析
1、數據庫技術提供商和運營商
2、傳統報刊出版單位
3、網絡期刊平臺運營商
4、it類企業單位
5、名人或明星
三、傳統出版數字化轉型模式分析
1、轉型為電紙書產品提供商
2、轉型為專業數據庫提供商
3、轉型為社交網站
4、拓展為平臺提供商
第二節 中國數字期刊發行平臺發展分析
一、數字發行平臺必要條件
二、不同潛在平臺的優劣勢
1、傳統出版發行廠商
2、第三方平臺
3、運營商
4、閱讀器終端商
5、互聯網企業
三、不同潛在平臺的競爭分析
1、牌照準入問題
2、版權保護問題
3、用戶和內容問題
2024-2030年期刊行業發展調研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
四、數字發行平臺主要類型
1、電信運營商型
2、技術服務型
3、文學創作型
4、互聯網門戶/信息服務型
5、電子商務型
第三節 中國期刊數字化出版現狀分析
一、期刊數字化出版現狀調研
二、互聯網期刊發展分析
1、互聯網期刊出版狀況分析
2、互聯網期刊收入規模
3、互聯網期刊市場格局
4、互聯網期刊市場分布
5、互聯網期刊應用狀況分析
三、數字期刊移動閱讀市場分析
1、我國移動閱讀市場分析
2、平板電腦期刊閱讀市場
3、手機期刊閱讀市場分析
4、其它期刊移動閱讀市場分析
四、iptv期刊閱讀市場分析
第四節 中國數字期刊盈利模式及利潤分成
一、數字期刊當前盈利模式
1、付費閱讀模式
2、廣告盈利模式
3、服務盈利模式
二、數字期刊盈利分成模式
1、期刊集團與編輯社合作分成
2、獨家承攬版權盈利
3、期刊電子訂閱盈利分成
4、期刊手機閱讀版權利潤分配
三、數字期刊盈利模式拓展思路
1、拓展個性化服務模式
2、利用交叉補貼模式
3、完善產業鏈延伸模式
四、數字期刊利潤分成中的問題
1、版權盈利模式存在法律漏點
2、期刊社提供的數據資源價格與價值不符
3、第三方支付不成熟,嚴重依賴運營商
第六章 2024-2030年中國期刊發展趨勢預測
第一節 2024-2030年中國期刊產業前景展望
一、2023年中國期刊發展形勢分析
二、發展期刊產業的機遇及趨勢預測分析
三、未來10年中國期刊產業發展規劃
四、2024-2030年中國期刊產量預測分析
第二節 2024-2030年期刊產業發展趨勢探討
一、2024-2030年期刊產業前景展望
二、2024-2030年期刊產業發展目標
第七章 專家觀點與研究結論
第一節 報告主要研究結論
第二節 中.智.林:濟研:行業專家建議
圖表目錄
圖表 1:期刊主要分類方法
圖表 2:主要國家期刊數量統計(單位:種)
2024-2030 Nian Qi Kan HangYe FaZhan DiaoYan Yu ShiChang QianJing YuCe BaoGao
圖表 3:2023年美國期刊業收入情況(單位:億美元)
圖表 4:英國期刊業收入構成情況(單位:%)
圖表 5:2018-2023年我國期刊種數(單位:種,%)
圖表 6:2018-2023年我國期刊均期印數(單位:萬冊)
圖表 7:2018-2023年我國期刊總印數(單位:億冊,%)
圖表 8:2018-2023年我國期刊總印張數(單位:億印張,%)
圖表 9:2018-2023年我國期刊定價總金額(單位:億元,%)
圖表 10:2018-2023年我國期刊業發行收入(單位:億元,%)
圖表 11:2018-2023年我國期刊業廣告收入(單位:億元,%)
圖表 12:2018-2023年我國期刊業總產值(單位:億元,%)
圖表 13:2018-2023年我國期刊業利潤總額(單位:億元,%)
圖表 14:2018-2023年我國期刊出口種數(單位:種,%)
圖表 15:2018-2023年我國期刊出口數量(單位:萬冊、份,%)
圖表 16:2018-2023年我國期刊出口金額(單位:萬美元,%)
圖表 17:2018-2023年我國期刊進口種數(單位:種,%)
圖表 18:2018-2023年我國期刊進口數量(單位:萬冊、份,%)
圖表 19:2018-2023年我國期刊進口金額(單位:萬美元,%)
圖表 20:2018-2023年我國期刊進出口種類(單位:種)
圖表 21:2018-2023年我國期刊進出口數量對比(單位:萬冊、份)
圖表 22:2018-2023年我國期刊進出口金額對比(單位:萬美元)
圖表 23:2018-2023年我國互聯網普及率(單位:%)
圖表 24:2018-2023年我國網民數量(單位:萬人)
圖表 25:2018-2023年我國手機網民規模及其占網民比例(單位:萬人,%)
圖表 26:2023年我國網民上網設備比例(單位:%)
圖表 27:2018-2023年使用各終端上網的網民數量(單位:萬人)
圖表 28:2018-2023年網民對各類網絡應用的使用率(單位:萬,%)
圖表 29:2018-2023年手機網民網絡應用(單位:%)
圖表 30:2018-2023年我國微型電子計算機月度產量及同比增速
圖表 31:2018-2023年我國筆記本電腦月度產量及同比增速
圖表 32:2018-2023年我國平板電腦銷量及增長率(單位:萬臺,%)
圖表 33:2023年我國平板電腦市場份額(單位:%)
圖表 34:2018-2023年我國手機銷量及滲透率(單位:萬臺,%)
圖表 35:2018-2023年我國電子閱讀器銷量及增長率(單位:萬臺,%)
圖表 36:2023年中國上網本市場品牌關注比例分布(單位:%)
圖表 37:2023年中國上網本市場不同價格段產品關注比例分布(單位:%)
圖表 38:中國mp3/mp4整體市場品牌關注比例分布(單位:%)
圖表 39:中國mp3/mp4市場不同存儲容量產品關注比例分布(單位:%)
圖表 40:2018-2023年中國數字電視用戶數量及變化(單位:萬戶,%)
圖表 41:中國18-70周歲國民電子書報刊閱讀率(單位:%)
圖表 42:2018-2023年我國國民數字媒介閱讀率(單位:%)
圖表 43:2018-2023年各類數字化閱讀方式的接觸率比較(單位:%)
圖表 44:我國18-70周歲國民新興數字媒介接觸時長(單位:分鐘)
圖表 45:2023年我國國民個人紙質閱讀內容和數字閱讀內容的閱讀量變化狀況分析
圖表 46:2018-2023年中國國民數字化閱讀承受價格(單位:元)
圖表 47:2023年中國數字化閱讀人群年齡分布(單位:%)
圖表 48:2023年中國數字化閱讀人群學歷分布(單位:%)
圖表 49:2023年中國數字化閱讀人群城鄉分布(單位:%)
圖表 50:2023年中國國民選擇數字化閱讀的原因(單位:%)
圖表 51:2023年前十位城市數字化閱讀方式接觸率比較(單位:%)
圖表 52:2023年手機閱讀方式接觸率前十位城市比較(單位:%)
圖表 53:2023年接觸過數字閱讀的國民中讀過電子書的比例排名前十位城市比較
圖表 54:數字期刊產業鏈示意圖
圖表 55:數字期刊產業鏈主要技術設備提供商狀況分析
2024-2030年定期刊行物業界の発展調査と市場見通し予測報告
圖表 56:期刊傳統出版產業鏈中心
圖表 57:期刊數字出版產業鏈中心
圖表 58:我國版權保護主要法律法規
圖表 59:我國數字版權保護的技術環境改善進程
圖表 60:數字發行平臺需要具備的幾個必要條件
圖表 61:不同潛在平臺的優劣勢比較
圖表 62:不同情景下容易勝出的廠商類型
圖表 63:2018-2023年中國數字期刊市場產值及其增長情況(單位:億元,%)
圖表 64:中國期刊數據庫各主要企業期刊資源收錄數據庫
圖表 65:2018-2023年我國互聯網期刊收入規模變化趨勢(單位,億元,%)
圖表 66:龍源期刊在基礎教育領域的市場占有狀況(單位,%)
圖表 67:2018-2023年中國移動閱讀市場活躍用戶情況(單位,億,%)
圖表 68:2018-2023年中國移動閱讀市場收入變化情況(單位,億元,%)
圖表 69:2023年手機閱讀用戶經常閱讀的文學內容(單位,%)
圖表 70:2023年用戶使用電子閱讀器所看書目類型(單位,%)
圖表 71:2023年ipad閱讀top10(單位:次)
圖表 72:2018-2023年viva手機雜志用戶數(單位:百萬)
圖表 73:2023年viva手機雜志用戶構成(單位:%)
圖表 74:2023年各頻道雜志總pv(單位:%)
圖表 75:2023年viva手機雜志各頻道平均pv對比
圖表 76:2023年手機雜志用戶地域分布(單位:%)
圖表 77:2023年手機雜志用戶分時段全天用戶數
圖表 78:2023年手機閱讀top10
圖表 79:2023年中國電子閱讀器市場廠商銷量份額(單位:%)
圖表 80:參與調查用戶對于mp3/mp4播放功能以外的需求(單位:%)
圖表 81:期刊集團與編輯社合作模式
圖表 82:獨家承攬版權盈利模式
圖表 83:付費下載盈利模式
http://www.qdlaimaiche.com/5/03/QiKanHangYeYanJiuBaoGao.html
……
如需訂購《2024-2030年期刊行業發展調研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編號:1A25035
請您致電:400-612-8668、010-66181099、66182099;傳真:010-66183099
Email:KF@Cir.cn 【網上訂購】 | 下載《訂購協議》 | 了解“訂購流程”
請您致電:400-612-8668、010-66181099、66182099;傳真:010-66183099
Email:KF@Cir.cn 【網上訂購】 | 下載《訂購協議》 | 了解“訂購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