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保險是市場經濟國家扶持農業發展的通行做法。通過政策性農業保險,可以在世貿組織規則允許的范圍內,代替直接補貼對我國農業實施合理有效的保護,減輕加入世貿組織帶來的沖擊,減少自然災害對農業生產的影響,穩定農民收入,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在中國,農業保險又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組成部分。
隨著國家對“三農”的投入,農村保險消費能力正在逐步得到培育和壯大,因此,加大對農村市場的研究和投入,引起了各家保險公司的重視。在當前情勢下雙方都出于主動的地位,積極性高,更能促進此工作的順利實施。十八大報告中關于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總體規劃,就是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同步發展的道路,這其中蘊含著中國農業保險發展的新機遇。2011年全球農業保險保費總額235億美元之中,有50億左右來自新興市場,尤其是中國與印度。然而,農業保險的滲透率仍然很低,瑞士再保險預計,到2025年,農業保險保費總額可達到150億至200億美元。 2012年,中國保險業服務經濟社會的能力不斷提高。其中,農業保險保費收入240.6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38.3%,為1.83億戶次提供了9006億元風險保障,向2818萬受災農戶支付賠款148.2億元。
2013年農業保險保費補貼預算指標56.6億元,同比增加16.7億元,增長41.9%。伴隨著城鎮化進程中農村地區要素結構的變化,分散的小規模土地生產經營情況應該會發生根本性的轉變。但是,由于以土地、戶籍等一系列制度因素的抑制,中國城鎮化進程中的轉移勞動力沒有能夠順利實現“地域——職業——身份”的三維同步轉換,呈現出“半城鎮化”的特點。其突出表現就是轉移農民沒有完全脫離土地,也沒能獲得城鎮身份,不利于改變農村土地細碎化的現狀。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加快改革戶籍制度,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實現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可以預見,中國的“半城鎮化”問題將逐步得到解決,由農村向城鎮的地域轉移、務農向非農的職業轉換以及農民向市民的身份轉化同步進行的完全意義上的城鎮化,將成為中國城鎮化發展的主流。這不僅意味著非農化的農村勞動力順利轉移到城鎮,更重要的是真正意義上的人口流出將帶來中國農村社會經濟結構的重大變化,原本稀缺的土地資源將變得相對充裕,農業的規模化、產業化和機械化生產經營將逐漸成為現實,中國農業保險的發展也將迎來真正的現實有效需求。可以說,城鎮化的深入推進將為農業保險帶來新的發展空間。
第一部分 行業現狀調研
第一章 農業保險相關概述
第一節 農業保險的定義及性質
一、農業保險的定義
二、農業保險性質
第二節 農業保險的理論依據及其效用分析
一、農業保險的基本理論依據
二、農業保險效用的理論分析
三、農業保險與政府政策
第三節 我國農業保險業務內生的顯著特征
一、農業保險特殊性的經濟學分析
二、農業保險特殊性的保險學分析
第四節 農業保險的重要性
一、農業保險是真正提高農民收入的重要條件和保障手段
二、農業保險能夠改善農業經營主體的信用地位
三、農業保險有助于提升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四、農業保險能夠將農村社會福利納入政府目標之中
第五節 農業保險功效分析
一、農業保險的福利功效
二、農業保險的信貸支持功效
詳情:http://www.qdlaimaiche.com/A/67/NongYeBaoXianShiChangYuCeBaoGao.html
三、農業保險的政策功效
第六節 農業保險的特殊性分析
一、保險標的的特殊性
二、農業風險的特殊性
三、農業保險商品的特殊性
四、農業保險經營方式的特殊性
五、農業保險組織形式的特殊性
第七節 農業保險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重要作用
一、發展農業保險的實質是使農民獲取保險利益
二、農業保險發展不足影響和諧社會的構建
三、農業保險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發展策略
第二章 國外農業保險發展態勢分析
第一節 2024-2030年國外農業保險的發展特點分析
一、將農業保險從商業保險中分離出來經營
二、國家給予農業保險一定的財政扶持
三、通過專門立法確定農業保險的法律地位
第二節 2024-2030年國外農業保險制度的主要模式分析
一、政府主導模式
二、政府支持型相互保險模式
三、民辦公助模式
四、政府重點選擇性扶植模式
第三節 國外政策性農業保險典型模式
一、美國模式
二、加拿大模式
三、日本模式
四、法國模式
五、發展中國家模式:以菲律賓為例
六、國外政策性農業保險發展典型模式比較
七、國外政策性農業保險發展實踐的經驗借鑒
第四節 2024-2030年世界各國農業保險制度模式的基本特征分析
一、具有強有力的立法保障
二、農業保險的發展具有一定程度的強制性
三、基本上都有行政保護且由政府提供一定比例的保費補貼
四、政府對農業保險提供再保險支持
五、各國農業保險主要以收支平衡為主要經營目標
第五節 發達國家農業保險經驗與實踐
一、建立完善的農業保險法律體系作為保障
二、構建政府為主導多元化的農業保險組織體系
三、提供必要的財政支持
四、農業保險開展具有強制色彩
五、實施低費率高補貼的財政扶持政策
六、建立再保險多重分散風險與安全保障機制
七、農業保險品種較齊全、覆蓋面較廣
第六節 發達國家農業保險模式變革的主要特征
一、類型選擇:由單一性走向多樣性和特色化
二、價值取向:由偏重公平轉向重視公平與效率兩者的結合
Report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China's Agricultural Insurance Industry in 2023
三、變革重點:由農業保險體制變革擴展到農業保險運行機制變革
四、市場空間:由封閉式經營轉向尋求國際合作
第七節 國外農業保險發展的經驗
一、實行農業保險立法并將其擺到重要位置
二、根據經濟發展水平調整農業保險經營模式
三、絕大部分國家都在財政上給予大力支持
四、突出了農作物再保險機制的構建
第八節 國外農業保險風險分區的分析
一、美國農作物的風險分區
二、日本農作物的風險分區
三、加拿大農作物的風險分區
四、其他國家農作物的風險分區
第九節 各國農業保險的運作分析
一、美國
二、日本
三、法國
四、西班牙
五、印度
第十節 美法農業保險比較分析
一、美國與法國農業保險的發展歷史
二、美國與法國農業保險的模式
三、美國與法國農業保險的體系框架
四、美國與法國農業保險的運行機制
五、美國與法國農業保險的共同特點
第十一節 日本農業保險發展分析
一、日本農業保險的總體狀況分析
二、日本政策性農業保險發展概況
三、日本農業保險制度的內容
四、日本農業保險體系及特點
五、日本農業保險優勢
六、日本農業保險制度的趨向
七、日本政府發展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做法
第十二節 巴西農業保險發展分析
一、巴西農業保險發展概況
二、巴西農業保險支持政策
三、巴西農業保險發展經驗的啟示
第十三節 西班牙農業保險發展分析
一、西班牙農業保險的背景
二、農業保險運作及特點
三、經驗借鑒
第三章 中國政策性農業保險發展分析
第一節 開展政策性農業保險的依據
一、理論依據
二、現實依據
第二節 政府在政策性農業保險微觀經營中的作用
一、政府參與我國農業保險微觀經營活動的必要性
2023年中國農業保險行業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二、政府參與我國農業保險微觀經營活動面臨的問題及對策
第三節 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基本特性
一、政策性農業保險是政府推動志在穩定農業生產的保險
二、政策性農業保險是減輕農民交費負擔的農業保險
三、政策性農業保險是不以盈利為首要目的農業保險
四、政策性農業保險是政府主導,保險公司承辦的農業保險
第四節 中國政策性農業保險制度的問題分析
一、農戶需求的結構性失衡
二、運行機制的錯位式走樣
三、交易成本的延續性高漲
第五節 我國政策性農業保險概況
一、政策性農業險的特征
二、政策性農業險的范圍
三、適合政策性農業險的項目
四、政策性農業保險和商業性農業保險的區別
五、我國推進政策性農業保險的深層障礙
六、我國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制度安排
七、推進政策性農業保險的難點
八、推進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對策選擇基點
第六節 政策性農業保險發展的難點
一、廣大農民保險意識不強,影響政策性農業保險的開展
二、基層財力落實補貼困難,影響農業保險順利開展
三、農業保險高費率,低保額,影響農民投保積極性
四、農村保險服務網點少,不適應政策性農業保險要求
五、法律法規的缺失,不利子政策性農業保險的順利推廣
第七節 我國政策性農業保險發展現狀調研
一、形成了六種試點模式
二、農業保險的經營主體逐漸增多
三、農業保費收入迅速攀升
四、政策性農業保險服務領域不斷拓寬
五、政策新農業保險組織形式向多元化方向發展
六、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功能作用逐步發揮
第八節 現階段政策性農業保險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對政策性農業保險的認識不夠明確
二、農民收入水平低,保險意識淡薄
三、保險公司經營管理技術水平落后
四、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規支持
五、地方政府對政策性農業保險的財政補貼缺乏長效機制
六、巨災風險分散體系和農業保險再保險機制的缺失
七、目前政策性農業保險保費補貼方式存在諸多隱患
第九節 我國現行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的基本特征
一、政府積極引導與強力推動
2023 Nian ZhongGuo Nong Ye Bao Xian HangYe XianZhuang DiaoYan Ji FaZhan QuShi YuCe BaoGao
二、財政資金高比例補貼保費
三、保險公司市場化經營農業保險業務
四、農戶自愿投保基本上得以貫徹
五、各地具體實施方案存在較大差異
第十節 我國政策性農業保險發展對策
一、加快農業保險立法進程
二、進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三、構建多層次的農業巨災風險分散機制
四、加強政策性農業保險宣傳教育
五、設立政策性農業保險監管機構
第十一節 完善我國政策性農業保險財稅政策的思考
一、政策性農業保險財稅政策現狀調研
二、政策性農業保險財稅政策存在的問題
三、完善我國政策性農業保險財稅政策的建議
第十二節 我國政策性農業保險制度優化路徑分析
一、當前政策性農業保險發展缺乏整體規制
二、我國政策性農業保險路徑優化的總體設想
三、優化路徑的實施
第十三節 完善中國政策性農業保險制度的思路與建議
一、堅持財政保費補貼的政府支持導向作用
二、構建強保障、高補貼、多層次的經營模式
三、強調市場經濟體制下的農戶自愿參保原則
四、側重對農業基地與弱勢地區的政策性傾斜
五、健全符合農業保險業務特點的運行機制
第四章 中國農業保險發展現狀分析
第一節 2024-2030年中國影響農業保險發展的因素分析
一、經濟發展水平和農民人均收入情況分析
二、農業受災損失情況分析
三、農業保險供給量
四、政府對農業保險的補貼和支持
五、農民的保險意識因素
六、農業保險的賠付率因素
七、農業保險人才因素
第二節 2024-2030年中國農業保險的發展現狀分析
一、中國農業保險發展的歷史演進
二、農業保險成財險業第三大險種
三、我國農業保險經歷的三輪試驗
四、農業保險快速發展已成趨勢預測分析
五、農業保險覆蓋面有望擴大
六、多地大旱考驗農業保險
七、用完善的制度推動“十三五”期間農業保險業務發展
第三節 2024-2030年中國農業保險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供給主體數量偏少
二、種類較為單一
三、缺乏立法支持
2023年中國農業保険業界の現狀調査と発展傾向予測報告
四、財政補貼力度不足
五、農業風險分散機制缺失
六、農民風險意識不強
第四節 2024-2030年中國農業保險市場結構特征分析
一、農業保險市場主體存在兩種矛盾現象
二、農業保險業務供需不平衡
三、市場壁壘阻礙農業保險業新興主體進入
第五節 2024-2030年中國農業保險監管面臨的主要問題分析
一、監管方式不適應實際狀況分析
二、監管法律體系缺乏系統性
三、監管協調機制未建立
第二部分 行業市場
第五章 中國農業保險供需分析
第一節 農業保險供需的經濟學分析
一、農業保險消費的外部性及其有效需求的不足
二、農業保險生產的外部性與保險公司有效供給的有限性
第二節 非正式制度因素對農業保險需求的制約分析
一、“傳統小農意識”決定了農業保險需求
二、非正式保險安排限定正式農業保險制度發展的空間
三、政府災害補助導致的依賴心理制約農業保險需求
四、農業保險市場信用制度體系建設滯后
第三節 農業保險需求及其需求彈性
一、農業保險需求的特征
二、農業保險需求的替代彈性較大
第四節 中-智-林-基于“需求追隨型”理論的農業保險
一、“需求追隨型”
http://www.qdlaimaiche.com/A/67/NongYeBaoXianShiChangYuCeBaoGao.html
略……
請您致電:400-612-8668、010-66181099、66182099;傳真:010-66183099
或Email至:KF@Cir.cn 【網上訂購】 ┊ 下載《訂購協議》 ┊ 了解“訂購流程”